为了追求速度,林赐选择了骑马前往海封府,当然了是被迫选择!一切都是陈宫的安排。
三日之后,林赐如愿以偿的来到了海封城。
当他踏入海封城的那一刻,成吨的消息接踵而至。由于他没有参加海封城的战役,所以这些系统消息到了此时才发送过来。
“叮咚,玩家属下赵云占领宋国银星府【银星城】(中级县城),玩家获得国战功勋50万,恭喜玩家。”
“叮咚,玩家属下曹性成功击杀三流武将王虎,玩家获得国战功勋5万,恭喜玩家。”
“叮咚,玩家属下太史慈成功击杀三流武将【独火星】孔梁,玩家获得国战功勋5万,由于孔梁为三流神眷者,国战功勋翻倍,恭喜玩家。”
“叮咚,玩家属下牵招占领宋国【海封城】(中级郡城),玩家获得国战功勋200万,由于该城为宋国国都,特奖励两倍国战功勋,恭喜玩家获得400万国战功勋。”
……
林赐再次被系统刷屏,自己的国战功勋那是“突突突”往上涨,就这么一战,灵刺起码收获近800万的国战功勋。
如此丰厚的战利品,林赐最后还要感叹:“二流神眷者的宋疆和三流神眷者的王婴,不是自家属下杀死的,真是可惜啊!”
作者只能评价,林赐此子真是贪得无厌!连一丢丢国战功勋都不想放过,怎么跟赵寇一样抠!
站在宋国皇宫的宣德殿内,林赐望着四周感叹道:“大!真大!好大啊!美!真美!太美了!”
林赐从来没见过如此庞大奢华的宫殿,那什么南国皇宫、闽国皇宫、桂国皇宫,和这大宋国的皇宫相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
大宋皇宫的占地面积--大!每个宫殿面积--大!皇宫内的路面--大!宣徳殿--大!龙椅--大!宫殿里面的床--依然大!很大!比南国三皇子的还要大!后宫里的妃子--白花花的大!
额,反正整个皇宫就就一个字--大!很大!非常大!
林赐坐在那龙椅之上,呼吸着大宋国国运的气息(当然了,也有可能是赵寇臭脚的气息),那是相当的神经气爽。
这庞大的龙椅是之前南、闽、桂三国小小龙椅没办法比拟的,所带来的精神冲击更是前所未有的舒爽。
龙椅之下,百官站立的位置也是大了不少,一眼望去,感觉真的能站下百人。
“这才叫百官嘛!之前那个三个小国议政的地方,站三十个人都费劲!这才是大国该有的风范嘛!爽~就是爽~”林赐闭上眼睛,瘫坐在龙椅之上,幻想着百官上朝的日子。
就在林赐还在婶婶的yy中时,陈宫从殿外走了进来,当他看到如此宽敞的宣德殿时,大笑起来:“哈哈!主公!太好了!太好了!这地方真大!太好了!”
看着陈宫那放肆地笑,一股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林赐问道:“公台,这好在哪了?大宋皇帝仅仅是个郡国皇帝,就把皇宫建的如此奢侈庞大,足以见得其荒淫无度!此乃百姓之痛也!”
陈宫敷衍地答道“主公说得好!主公说得对!主公说得……”
陈宫说到一半,对着殿外招手道:“哎哎哎~在这!在这!搬过来这里!”
“对对对!就放那!”
林赐一头雾水的问道:“公台,你搬这些案几在这作甚?”
陈宫答道:“主公,宫刚才看了一下旧朝堆积的政务,太多了!实在太多了!为了提高处理效率,吾打算找个空旷之地放置这些案卷,然后将所有官员集中一起,尽快完全解决!”
“刚好主公也需要一同处理,这不,这大殿,刚刚好啊!坐下二十余人不是问题,案卷也有充足的地方摆放,真是两全其美!太好了!太好了!”陈宫说完,继续指挥起搬运工来。
林赐顿时从龙椅的享受中回到现实:“公台,这旧朝政务也要处理?”
“主公,旧朝政务也是百姓之事,如何能怠慢之?宋朝新定,我灵国理应处理前朝未完成之事,从而要收获民心啊!”
林赐无奈地留下了一滴泪水:“公台说得对!只要干不死,就往死里干!”
“奥里给!”林赐举起双臂高呼,将现实生活中数十年前的加油之句吼了出来。
陈宫虽然不明觉厉,但也能从林赐的表情中看到满满的正能量。他满意地点点头,继续指挥着士兵们忙前忙后。
而我们的主角林赐,则是蜷缩在龙椅上,打开了海封城的属性面板
【领地】海封城(中级郡城--国都)
【领主】灵刺
【位置】战争大陆宋国国都
【人口】\/(每天刷新900-1000人,由于城池民心过低,人口刷新数减少)
【民心】55(战争大陆七雄之一,宋国民众不见得活得有多么的风光。相反,在赵寇的剥削下,百姓积怨已久,他们渴望一名明君的出现)
【繁荣度】\/(国内贫富差距过大,高繁荣度的背后是权贵大人们的荒淫无度)
【建筑】十四级领主府、大师级铁匠铺、大师级裁缝铺、大师级木匠铺、特级兵营、大师级酒馆、高级药铺、高级私塾、一级瓦房
【资源】省略五万字
【称号】无
【附属领地】26\/28
【领地技能】
中型国都(红色):粮食产量+30%,人口增加+20%,民心提升速度+30%。民心达到80时,行政处理效率+10%;民心达到90时,粮食产量+10%,人口增加+10%,提升刷新Npc资质。
商业之都(紫色):商业繁华之地,领地税收+10%,对商人吸引力+20%。
海封城与南山城这类小型国都属性差不多一样,除了民心高那么一丢丢,也就领地技能可圈可点了。
一个红色,一个紫色领地技能,加成瞬间拉满。可就算如此,海封城的民心依旧没到合格线。可见宋国百姓的确活得不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