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只剩下仪器低沉的嗡鸣作为背景音,衬得两人之间那无声的较量更加惊心动魄。杨知远教授眼中那灼热的求知光芒几乎要化为实质,紧紧缠绕着李豫,试图从他身上榨取出每一丝关于高维存在的秘密。
李豫知道,退路已经没有了。当“亲眼见过活的”这句话脱口而出的瞬间,他就已经站上了赌桌。现在,他必须立刻将手中有限的筹码,尽可能兑换成生存的空间。
他迎着教授那几乎能穿透灵魂的目光,脸上的迷茫和后怕如同潮水般退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混杂着坦诚与谨慎的冷静。
“教授,裂隙中的所见,我无法确认是真实还是大脑处理不了的幻象。”李豫缓缓开口,声音稳定了许多,开始有意识地引导对话,“但我可以明确告诉您,我确实亲眼见过另一番景象——在火星,dYb科技的秘密基地深处。”
他刻意停顿,让这个地点的重量在空气中沉淀。
“在那里,”李豫继续说道,语气笃定,“我见到了一具……或者说,半具,庞大到超乎想象的生物残骸。它呈现出毫无生命迹象的、确凿无疑的‘死亡’状态。所有宏观和微观的迹象都表明,它曾经历过一场惨烈的、终结了其物理存在的战斗。荷鲁斯,dYb的那位高管,亲口证实,包括dYb在内的多家巨头,近年来推出的核心科技,都是源于对这具残骸不同部位的逆向工程。”
杨教授屏住呼吸,眼神锐利如鹰。李豫的描述,与他通过零碎信息拼凑出的图景隐隐吻合,但细节更加残酷和真实。一具……可以被低维科技解析、利用的“尸体”?
“但是,”李豫话锋陡然一转,将矛盾的核心赤裸裸地剖开,“正如您刚才基于维度铁律所指出的,低维手段几乎不可能真正杀死一个高维存在。那么,火星上的那具‘尸骸’,究竟是什么?它是否真的‘死亡’了?或者说,我们低维生命所定义的‘死亡’,对于那种层次的存在而言,是否根本就是另一个我们无法理解的概念?”
他抛出了自己最大的困惑,也是连接两个矛盾景象的桥梁。
“而我裂隙中所见的那个……‘活物’,无论它是幻觉还是某种投影,它与我火星所见尸骸的……形态特征,存在着极高的相似性。”
杨知远教授沉默了,他脸上的震惊逐渐被一种深沉的思索所取代。他缓缓踱开两步,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旁边冰冷的仪器外壳,发出规律的轻响。实验室幽暗的光线在他脸上投下明明暗暗的阴影,让他看起来像一尊正在思考的雕像。
片刻后,他停下脚步,转过身,目光重新聚焦在李豫身上,声音带着一种抽离了情绪的、纯粹理性的分析感:
“我们无法用常态去理解高维生物,它的存在本身,就是对现有科学范式的颠覆。”教授缓缓说道,仿佛在梳理一条复杂的逻辑链,“你火星所见的那具‘尸骸’,根据你的描述,我更倾向于两种可能。”
他抬起一根手指:“第一种,那具残骸并非真正的‘尸体’,而是它在进行维度跃迁、生命形态升华或周期性蜕变时,遗留在低维空间的‘旧躯壳’或‘蜕皮’。其本体,或许正安然存在于高维,甚至……可能正注视着它曾停留过的低维世界。”
接着,他抬起第二根手指:“第二。如果……我是说如果,真的存在某种我们无法想象的、能够跨越维度壁垒施加影响的力量‘杀死’了它。那么,你在裂隙中看到的‘活体’,可能并非你当下时间线的场景。根据我的理论推测,一个稳定的高维存在,其在低维空间的投影或映射,会横亘低维时空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所有的时间线,这就是所谓的唯一性特征。你看到的,也许是它在‘死亡’之前,于时间长河中留下的烙印回响。”
无论是“蜕壳”还是“时空烙印”,都指向一个更加恢弘而恐怖的真相。实验室再次陷入沉默,这一次的沉默,比之前更加厚重,充满了对未知的敬畏与……一丝恐惧。
过了许久,杨教授才再次开口,他看向李豫,眼神已经恢复了大部分平日的冷静,但深处那簇探究的火焰燃烧得更加旺盛。
“你跟我分享了这么多……惊人的秘密。”教授的声音很平静,却带着一种洞悉世情的穿透力,“冒着巨大的风险。你想从我这里得到什么,李豫?”
摊牌的时刻到了。
李豫深吸一口气,不再有任何掩饰,目光坦然而坚定:“教授,如您所见,我知道很多秘密,因此,被多家巨头窥视。”
他指了指周围那些代表着尖端知识,也代表着无尽危险的仪器。
“我需要一个窗口,一个能被‘看见’的,合法的研究窗口。我需要借助您的课题,产出一些足够有分量的、能被学术界、被更多目光认可的成果。声望,是我目前能想到的,最有效的护身符。当我的学术有足够的分量被更多目光重视的时候,那些伸过来的手,或许能变得礼貌一些。”
他直接引用了荷鲁斯的建议,但将其转化为自己的生存诉求。
杨知远教授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任何意外的表情。他深邃的目光在李豫脸上停留了许久,仿佛在评估这个年轻人的野心、坦诚,以及那未曾说出口的、更深层的秘密。
显然,他知道李豫没有全盘托出,保留了大量关键信息。比如他如何进入dYb火星基地?他与荷鲁斯的具体关系?他为什么能从裂隙看到活的高维生物?
但是,仅仅李豫已经透露出的这些——亲眼见过“尸骸”与“活体”,亲身卷入巨头博弈的核心——其信息价值已经足够惊人。这不仅仅是验证他的理论猜想,更是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往世界真实面貌的缝隙。
知识,就是力量。而通往未知真相的钥匙,更是无价。
教授缓缓点了点头,眼神中闪过一丝权衡后的决断。
“可以。”他言简意赅地吐出两个字,算是达成了这场交易的初步共识。
“我可以提供你需要的这个‘窗口’。”杨教授继续说道,语气恢复了导师的威严与冷静,“我会给你接触核心数据、使用特定仪器的权限,在你需要的时候,提供理论指导。但前提是,你的研究必须在我的框架内进行,遵守实验室的所有安全规范。并且,你最终产出的成果,我需要拥有审核权和共同署名权。”
这既是保障,也是制约。
“至于你能借此获得多少‘声望’,又能震慑住多少觊觎的目光,”教授意味深长地看着李豫,“就看你自己能挖掘出多少东西了。”
他等于默认了李豫将他的课题组作为跳板和护身符的意图,同时也将李豫置于自己的观察和控制之下。这是一场各取所需的合作,也是一场充满风险的相互利用。
李豫心中微微一松,知道第一步已经达成。他郑重地点了点头:“我明白,教授。我会遵守规矩,也会尽力做出成果。”
至少,他暂时找到了一个相对安全的支点,可以在巨头环伺的险境中,撬动一丝生机。
杨教授不再多言,只是最后深深地看了李豫一眼。
然后,他转身,重新走向实验室深处那些幽暗而危险的仪器群,将李豫独自留在了那片相对空旷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