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捐赠带来的赞誉余波未平,一通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的电话,将云景阳的注意力拉向了另一个领域。
电话是苏清月打来的,她的声音带着一丝罕见的沉重和恳求:
“景阳,是陈守仁教授……他病了,很重。”
陈守仁教授。
这个名字瞬间勾起了云景阳脑海深处的一段记忆。
那是他大二时,家境贫寒,为了凑足下一学年的学费,他同时打着三份工,疲于奔命。
一次在图书馆整理书籍时,因为低血糖和过度劳累险些晕倒,恰巧被当时在图书馆查阅资料的陈教授看到。
那位面容清癯、眼神温和的老先生并未多问,只是默默帮他扶起散落的书籍,随后在他经常使用的阅览座位抽屉里,留下了几张百元现金和一张字条:
“同学,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一点心意,望勿推辞,他日有余力时,帮助更需要的人即可。”
那笔钱,对当时的云景阳而言,无异于雪中送炭。
虽然后来他靠自己的能力解决了学费问题,并试图归还,陈教授却只是笑着摆摆手,说早已不记得此事。
这份不经意的善意,云景阳一直铭记于心。
“陈教授怎么了?”云景阳的声音沉了下来。
“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免疫系统疾病,‘进行性肌纤维萎缩症’。”苏清月语速很快,
“全球病例都极少,目前没有特效药,常规治疗只能延缓,无法根治。教授现在的情况……很不好,国内几家顶尖医院都表示无能为力。师母都快急疯了,我……我想到了你,景阳,我知道你很厉害,也许……”
她的声音带着一丝不确定的希冀,毕竟这已超出了常理范畴。
云景阳立刻明白了。
陈教授这是走到了绝路。
“把医院地址和主治医生联系方式发给我。”他没有丝毫犹豫,
“告诉师母,别担心,我来想办法。”
挂断电话,云景阳的眼神变得锐利。
【叮!触发紧急人道主义任务:“生命的曙光”。】
【任务要求:利用宿主所掌握的能力,治愈陈守仁教授的“进行性肌纤维萎缩症”,挽救其生命。】
【任务奖励:特定罕见病治疗方案(完美)、2000万资金、生命科学研究所筹建基础、大师级医患沟通技巧。】
系统提示如期而至,印证了他的预感,也指明了方向。
“接受任务!”
瞬间,一股庞大而精深的医学知识涌入他的脑海,正是关于“进行性肌纤维萎缩症”的完美治疗方案。
这种方案并非单一药物或手术,而是一套极其复杂的组合疗法,涉及一种目前尚未被主流医学界发现的特殊靶向蛋白抑制剂(需特定合成路径)、一套辅助性的基因表达调控技术(需要精密设备),以及配套的细胞激活与修复流程。
方案中所需的核心药物合成方法、设备参数、治疗步骤,事无巨细,清晰无比。
仿佛他早已在此领域深耕数十年。
没有片刻耽搁,云景阳立刻行动起来。
他首先动用了“国家博物馆特别顾问”以及景阳集团的影响力,以“参与一项重要医学研究合作”的名义,直接联系了陈教授所在的那家以神经内科和免疫科着称的顶尖医院院长,进行了最高级别的沟通,获得了院方的全力支持与配合,并承诺对治疗过程严格保密。
随后,他调动集团庞大的资源。
一部分精干人员拿着他提供的、看似天书般的化学分子式和合成路径,秘密联系了国内最顶尖、保密级别最高的生物制药实验室,不惜代价,要求在最短时间内合成出第一批靶向抑制剂。
另一部分人,则按照他给出的精确参数清单,全球采购所需的尖端医疗设备,有些甚至是实验室原型机,也被他想办法弄到手,迅速运抵医院,并在隔离出来的最高规格无菌病房内完成安装调试。
整个景阳集团如同一台精密仪器,为了一个目标高效运转起来,展现出的能量让合作的医院方都感到震惊。
三天后,一切准备就绪。
云景阳亲自来到了医院。
在院长和几位被要求签署了严格保密协议的核心专家陪同下,他走进了陈教授所在的特护病房。
病床上,昔日精神矍铄的陈教授已然消瘦得脱了形,肌肉萎缩明显,呼吸微弱,只能依靠仪器维持生命。
师母守在床边,双眼红肿,看到云景阳进来,像是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想要起身,却被云景阳轻轻按住。
“师母,相信我。”云景阳的声音沉稳有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莫名地让人心安。
他没有过多解释,换上无菌服,直接开始操作。
【神级医术精通】全力发动,配合脑海中完美方案的指引,他的动作如同最精密的机械,稳定、准确、高效。
他亲自配置药物浓度,操作那些连医院专家都感到陌生的设备,调整着基因调控的参数,通过特殊的穴位注射和能量引导技术,将合成的靶向药剂精准送达病灶区域。
整个过程复杂而漫长,充满了外人难以理解的技术细节。
旁边的专家们看得眼花缭乱,却又隐隐感觉到其中的玄妙与深奥,看向云景阳的眼神充满了不可思议。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病房外,苏清月、闻讯赶来的颜柔、叶可儿都紧张地等待着。
林玉雪和杨若薇虽在外地,也不断发来信息询问情况。
数个小时后,云景阳终于停下了动作,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但眼神依旧明亮。
他示意医护人员接替后续的监测和基础护理。
奇迹,在随后的日子里悄然发生。
治疗后的第二天,监护仪器显示,陈教授原本持续低下的各项生命体征指标开始出现稳定的回升。
第三天,他原本几乎无法自主呼吸的情况得到改善,呼吸机支持参数得以调低。
第五天,他睁开了眼睛,虽然还很虚弱,但眼神恢复了清明。
一周后,他竟然能用极其微弱的声音说出几个字了!
更让医院专家们震惊的是,后续的检查报告显示,陈教授体内导致肌纤维萎缩的异常免疫反应被显着抑制,甚至部分受损的神经和肌肉纤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修复迹象!
“这……这怎么可能?!”主治医生拿着最新的肌电图和血液检测报告,手都在颤抖,
“免疫指标趋于正常,肌纤维活性恢复……这完全违背了现有的医学认知!云先生,您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云景阳只是淡淡一笑,没有解释核心技术,只是说:
“一种尚在探索中的联合疗法,侥幸取得了效果。后续还需要持续观察和巩固治疗。”
侥幸?没有人相信这是侥幸。
这分明是开创性的医学突破!
消息无法完全封锁,在极小范围的高层医学圈内引发了难以想象的震动。
无数嗅觉敏锐的医学专家、科研机构,甚至是一些消息灵通的大型药企,都开始通过各种渠道打听云景阳和这种“神秘疗法”。
陈教授的病床前,师母握着云景阳的手,老泪纵横,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陈教授虽然虚弱,但看向云景阳的眼神充满了感激与复杂的欣慰。
他知道,这个当年他随手帮助过的年轻人,如今以另一种方式,回报了远超当年的恩情,给了他第二次生命。
苏清月几女得知消息后,更是心潮澎湃。
她们知道云景阳不凡,却没想到他连现代医学判了“死刑”的绝症都能逆转。
这种如同神明般的能力,让她们在倾慕之余,更添了几分难以言喻的敬畏与依赖。
【叮!紧急人道主义任务“生命的曙光”完成!】
【任务奖励发放:特定罕见病治疗方案(完美)知识已整合、2000万资金已到账、生命科学研究所筹建基础(包含初步人才库、设备清单及政策导向建议)已获得、大师级医患沟通技巧已掌握。】
感受着脑海中关于生命科学领域的知识更加系统,以及那份沉甸甸的“筹建基础”,云景阳知道,是时候将目光投向这片关乎人类终极福祉的领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