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坛上空,那由民心温暖、军威锤炼而凝聚成的庞大能量团,已然勾勒出模糊而威严的生物轮廓,光芒内敛,却散发出令人灵魂战栗的压迫感。
它仿佛一个沉睡的太古神只,只待最后一道关键的灵魂注入,便能彻底苏醒,显化于世!
而此刻,能赋予这庞然之力以灵魂、以意志、以不可动摇之根基的,唯有——
张苍!
他立于祭坛之巅,身处那即将化形的国运正下方,狂风卷动他的冕旒与衣袖,却撼动不了他如山岳般稳固的身形。
他的眼眸中,不再是平静,也不再是引动国运时的激昂,而是一种极致的专注与凛然,仿佛化身为律法本身的化身。
他缓缓地,将手中那卷象征着大秦制度与律法精髓的《大秦典要》高高举起!
这并非寻常竹简,而是以特制玉版刻写,以金丝串联,封面以玄色为底,绣着金色的律尺与规绳图腾,代表着度量、规矩与法度!
“煌煌天道,昭昭律法!”张苍的声音响起,不再仅仅是穿透力,而是带着一种引动规则共鸣的奇异韵律,每一个字都仿佛在虚空中镌刻下无形的烙印,“国运之基,在于民富兵强,更在于——法理昭彰,秩序井然!”
他体内的法域之力,以前所未有的强度运转起来!
那并非纯粹的能量爆发,而是一种无形的、却无处不在的“规则”之力,源自他对秦律的理解、对新法的推行、对“秩序”这一概念的深刻践行与守护!
“吾以《大秦典要》为凭,以三郡新政为证,以吾之法域为引——”张苍的声音如同洪钟大吕,伴随着他自身道心的剧烈共鸣,“请为这煌煌国运,立秩序之基,铸法理之魂!”
话音未落,他手中那卷《大秦典要》骤然爆发出璀璨而纯净的银灰色光芒!
那光芒并不刺眼,却带着一种洞穿虚妄、厘定是非的绝对理性!
无数细密的、由律令条文构成的虚影自玉版中飞旋而出,如同拥有了生命,环绕着张苍,也环绕着那即将化形的国运轮廓!
与此同时,张苍将自身法域扩张到极致,不再仅仅是笼罩祭坛,而是试图与那庞大的国运雏形相接、相融!
他将自己对“程序正义”、“证据链”、“法人概念”、“契约精神”等现代法学精髓的理解,结合秦律的严谨与新政的活力,化作最纯粹的精神烙印,如同最精密的刻刀,向着那模糊的轮廓内部,狠狠印去!
这是一种意志的碰撞,是理念的灌注!
那庞大的国运轮廓猛地一震!
仿佛内部有什么东西被触动了核心,发出了低沉的、如同地脉翻滚般的轰鸣!
紧接着,在所有人惊骇的目光中,那原本还有些混沌、躁动的轮廓边缘,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清晰、凝实!
淡黄、银白、玄黑、金芒、红白……所有之前融入的色彩与能量,在这银灰色的法理之光介入下,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强行梳理、规整,按照某种至高无上的“秩序”重新排列、组合!
那蜿蜒的形态,不再是简单的能量堆积,而是呈现出一种充满了力量美感与规则韵律的流线型结构;那峥嵘的初角,变得更加锐利而威严,仿佛能裁定世间一切不平;那隐约可见的鳞片纹路,也开始浮现,每一片都仿佛镌刻着微缩的律令符文!
更重要的是,一股前所未有的气息,从那逐渐清晰的轮廓中弥漫开来!
那是一种超越了单纯力量、超越了温暖感念、超越了铁血忠诚的——威严、公正、不容亵渎的气息!
如同高悬于九天之上的明镜,照见一切善恶;如同衡量万物轻重的权柄,裁定所有是非;如同横亘于时空之间的铁律,维护着最基本的秩序与平衡!
在这股气息之下,心怀鬼胎者感到灵魂仿佛被剥离出来公开审判,瑟瑟发抖;秉持公义者则感到一种被认可、被守护的安心与振奋!
“法!是法理!是秩序!” 下方观礼的百家之中,尤其是法家弟子,激动得几乎要晕厥过去,他们毕生追求的“以法为教”、“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的理想,似乎在此刻找到了终极的载体!
儒家博士们则神色复杂,他们推崇“德治”,但此刻感受到那法理之光中蕴含的“天下为公”的意味,以及那不容置疑的威严,也不得不承认,这是一种他们从未设想过的、强大到极致的“秩序”形态。
万民的感念,提供了国运磅礴的生命力与温暖的内核。
军队的煞气与忠诚,锤炼了国运无匹的锋芒与坚不可摧的意志。
而此刻,张苍引动的法理之光,则为这即将出世的庞然大物,注入了最核心的灵魂——秩序!
赋予了它衡量善恶、裁定是非、守护规则的权柄与意志!
三种力量,代表着帝国的血肉、筋骨与灵魂,在这一刻,在那银灰色法理之光的梳理与熔铸下,摒弃了所有细微的排斥与不谐,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完美无缺的——
融合!
祭坛上空,那庞大的轮廓彻底稳定下来,光芒完全内敛,仿佛所有的力量都被压缩到了极致,等待着最终破茧而出的那一刻。
天地间,陷入了一种暴风雨来临前的、令人窒息的绝对寂静!
万民、军队、法理,三种力量完美融合!
国运化形,只差最后一步,便可惊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