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自?”
“是,此有人证。当时看守东宫的不少侍卫都瞧见了。”
“荒唐!”
李二直接起身怒斥。
顺手扔了个镇纸往殿中摔去。
“当时瞧见?当时怎么不拦住?当时怎么不来报?”事情翻过去多少年,他都和太子齐王的臣子融成一片了,这会儿马后炮来说什么!
杨师道及所有班子成员全部跪下。
无一人敢言。
有些人曾是太子齐王的旧部,比如魏徵,这个话题上一句不会多讲。有些人和宋明洛有着交情,已经再脑海中拼命思索自家有没有猫腻和内鬼。
只有极个别人一点心不慌。
垂手低头。
“陛下息怒。”
杨师道硬着头皮道,“这还不算什么,毕竟就算那女孩是太子遗孤,也只是女儿罢了。问题在……那封匿名告发信上,说是红妩的夫君,即扬子书铺的掌柜,姓魏的郎君,是宋明洛所出。”
“宋明洛所出?”李二懵圈了。
在场都是人精。
一时间没听懂这件事的精髓。
就算宋明洛之前嫁过人生过子,这也没什么问题,宫里的韦贵妃也是再嫁之人。
“且宋明洛出身唐王世子府,所以和红妩相识,孩子父亲是……当时的唐王世子。”
此话落地,满殿鸦雀无声。
所有人下意识地放轻了呼吸声,屏风后的鎏金花鸟香炉袅袅升起辛夷香,木香特异,略带辛味,香似乎已经燃了大半,充斥着肃杀的气息,叫人心生不安,忐忑不已。
太吓人了。
“匿名告发信?是指没有落款署名?纯粹只是写了封信到府衙是吗?”李二的沉默只有须臾。
“是。”
杨师道把该说的都说了,平心静气地站着,这事儿怎么着都和他一个中书令没关系。
他只是尽职尽责地上报罢了。
“杨卿以为呢?”
李二却没放过他。
杨师道迟疑了下,一副公事公办的态度:“信中检举此二人的根据有二,一是来往信件密切,陛下可搜查核实。第二,说是有人目睹上个月明扬医院运进一批甲胄。”
甲胄二字一出,李二的眼神明显锋利了些。
自古以来,比起兵器弓矢,甲胄是最为确凿的谋反证据。
“若是臣来看,此事必有蹊跷,陛下可先召人核实,宋娘子的出身来历,若确实为唐王世子府的姬妾,再可搜查李公府上和医院图书馆等。”杨师道觉得这起案子的本质在于宋明洛的身份。
要是她非唐王世子府的人,也就不可能生下李建成的孩子,更不会有联合李靖造反的后续。
一环套着一环。
“其他人以为如何?”李二目光环视了圈殿下,心里不断闪现记忆深处的细碎画面。
凡是他对明洛的过往有兴趣时,她总是讳莫如深,有些尴尬有些忐忑,语气神态上的谨慎一目了然。
哪怕是后面她吐露了自己的来历,也是无可奈何为之,李二能够感受到她的欲言又止。
魏徵此时开口道:“臣以为可。宋娘子是否出自唐王世子府,寻人一问便知。左右那位红妩是确定的,她如何说?她必定认识宋娘子。”
恰逢此时去尚药局太医署对账的白绪悄然从屏风后转进,立即吸引了李二的目光。
“回陛下,红妩的有孕记录在册,后续的确是宋娘子配药打胎,一一都有具体记录。”
李二轩眉一掀,神情依旧高深莫测,但心下总归好受了一点。
拎得清就好。
这让他想起齐王妃杨氏的胎,长孙与他说过,也是宋明洛亲自出面把孩子落下来的。
她知道厉害轻重,不会在这个问题上开玩笑。
“红妩人呢?”
李二淡淡问。
“一家都在府衙内。”
“问一问,宋明洛是不是。”李二知道她是,但总归想听一听她昔年在唐王世子府的日子。
她这样怨恨郑观音。
究竟因为什么?
之后一段时间,殿内议了几桩要事,比如将治理并州十来年的李世绩调回长安任兵部尚书,再比如东宫。
议起自己的太子,李世民不免陷入一种情绪漩涡里,他看向中书侍郎于志宁,这位太子身边最善进谏的臣子。
时任太子左庶子,兼太子詹事。
备受李二器重。
于志宁完全不为所动,按部就班数落着太子的品行才干,只是没将一桩桩荒谬事拿出来说。
此时有了提了魏王李泰的括地志。
据说来年就可大成。
换做平时,李二的心情一定会因此好上许多,但这会儿……他不可避免地深思熟虑下去,没有表露出过多的情绪。
没等他发话,外头进了明显服色和殿中不一样的官吏,先是向李二行了大礼,自称是府衙之人。
“平身。你说。”
李二端起茶盏。
“回陛下,宋明洛确为唐王世子府的舞伎。是武德元年四五月份唐王世子开府时被挑去的,出自掖庭。”
殿中不少人互相交换了眼神,就算是纹丝不动的,比如房乔,也不乏在内心掀起些许波澜。
“她九十月随军行医。怎么生的孩子?”李二稍一细想,就觉得处处是破绽。
她连做了妃子都不想生娃,何况是没名没分的。
天子这一句解释,让不少人心念微动。
李二吃了口茶:“其他呢?”
“武德九年后,红妩刚巧有了身孕,是宋明洛帮着她打掉的。带她出当时被封锁的东宫,也是宋明洛。”
“武德年间都有联系?”
李二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据红妩所说,不曾。但宋明洛一直认为自己有愧于她,自己一走了之连累了同住一间屋的红妩。”
一走了之。
这词用得不错。
“可是宋娘子因何出府?为何又在数月后随军?莫不是……受人指使来军中?”
时任中书侍郎的岑文本一本正经道。
“按红妩的说法,宋娘子自从被世子妃责罚后,衣食不周,就一直想方设法地不想待府里,后来趁机会逃出了府。”来人能解答的只有第一个问题,后面两个他哪里知道?
“查一查当时批准她父亲随军带人的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