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妃林氏将那份蚀骨的怨恨与对后位的渴望,全都倾注在了那瓶秘药上。
她深知东方擎近年迷恋丹药,便寻了个由头,在进献的“养生参汤”中,悄无声息地滴入了那无色无味的毒液。
她亲自端着玉碗,眉眼低顺,言语温柔,仿佛还是当年那个依恋他的妃子。
东方擎不疑有他,加之近日因南阳兵压境之事焦头烂额,正需提神,便将那碗参汤一饮而尽。
德妃垂首侍立在一旁,袖中的手指微微颤抖,并非因为恐惧,而是源于极致的兴奋。
三日内,皇帝东方擎果然“忧劳成疾”,起初只是精神不济,御医诊断为心脉耗损,开了安神补气的方子却毫无起色。
病情迅速恶化,他开始咯血,陷入昏厥,太医院束手无策。
就在朝野上下惶惶不安之际,第三日深夜,皇帝寝宫传来丧钟——东篱皇帝东方擎,驾崩了。
皇帝突然驾崩的消息,如同晴天霹雳一般,在京城上空炸响。然而,这道惊雷尚未完全传开,摄政王东方冽的獠牙便已迫不及待地露出。
他通过德妃,不仅掌握了宫禁部分钥匙,更对侍卫换防的漏洞了如指掌。这一切,都在他的精心策划之下,宛如一张严密的大网,只待时机成熟,便会猛然收紧。
就在丧钟敲响的那一瞬间,京城之外,一支由东方冽暗中蓄养的死士和被他收买的城防军精锐组成的队伍,如同一群饿狼,在暗夜中猛然扑出,直冲向皇城。
他们的速度快如闪电,行动隐秘而果断,仿佛早已将这座皇城视为囊中之物。
与此同时,皇宫内也是风起云涌。数处关键宫门,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然从内部被打开。
这些宫门本应是皇宫的最后一道防线,如今却成为了东方冽的突破口。
而那些早已被德妃或东方冽买通的太监、侍卫们,则如鬼魅一般,从暗处涌出,与城外的叛军里应外合。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坐以待毙。忠于皇帝的部分御林军和皇后母族的侍卫们,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展现出了他们的忠诚与勇气。
他们拼死护驾,试图控制住这混乱的局面,保护太子的安全。
可惜的是,东方冽面对这些顽强的抵抗,他毫不留情,亲自披甲上阵,手持利剑,率军冲杀。
他的每一剑都带着致命的杀意,所过之处,但凡有不从者,皆被他无情地斩杀。
鲜血如泉涌般喷洒在汉白玉的台阶上,瞬间将其染成了一片猩红。惨绝人寰的叫声和兵刃激烈碰撞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打破了皇宫往日的肃穆与宁静。
皇后及其所出的太子被重点围剿。一场激战后,太子死于乱军之中,皇后见大势已去,不甘受辱,于寝宫内引火自焚,其母族在宫外的势力也同时遭到东方冽早已布置好的兵马血腥清洗。
一夜之间,东篱皇城易主,当黎明来临,阳光照耀下的是一片狼藉和未干的血迹。
所有敢于反抗的声音都被物理消灭,剩下的朝臣,面对手持滴血长剑、站在金銮殿上的摄政王东方冽,以及他身后如狼似虎的军队,除了跪伏在地,山呼万岁,已别无选择。
几乎没有遇到任何像样的阻力(幸存的都已学会闭嘴),东方冽以“国不可一日无君,太子罹难,当由皇叔摄政王承继大统,以稳社稷”为由,在部分“识时务”大臣的“拥戴”下,迅速举行登基大典,成为东篱新帝。
德妃林氏,如愿以偿地被册封为皇后,搬入了她梦寐以求的坤宁宫。她站在宫殿的最高处,俯瞰着脚下匍匐的宫人,心中充满了大仇得报和夙愿已成的快意。
然而,她的喜悦并未持续多久。东方冽登基后,并未如她期盼的那般日夜留宿坤宁宫,反而以处理先帝丧事、稳定朝局、应对南阳为由,频繁歇息在御书房。
甚至……她隐约听闻,他有几次秘密出宫,去了某些别苑。
而更让她心寒的是,东方冽以“保护”为名,将她的行动范围限制在了后宫深处,美其名曰“免遭前朝余孽惊扰”。
偏殿之内,被严密“保护”起来的东方璎,在得知父皇(东方擎)已死,生父登基的消息后,发出了沙哑而得意的笑声。
她如今被安置在一张特制的、铺满软垫的宽大坐榻上,伤口在名贵药材的堆砌下勉强愈合,但失去四肢的躯体显得异常怪异。
她对母后那点失宠的担忧嗤之以鼻,她现在满心都是自己变态的欲望。
趁着东方冽一次前来“探视”,她用那双因为怨恨而异常明亮的眼睛盯着他,嘶哑地提出要求:
“父王……不,父皇!您如今是皇帝了!我要……我要兵部尚书家那个号称‘玉郎’的儿子,还有威武将军家那个擅诗的次子……让他们来‘伺候’我!立刻!马上!”
她看着东方冽微微蹙起的眉头,尖声道:“您答应过我的!您说过会替我报仇,会让我如愿!我现在就要!我成了这个样子,都是他们逼的!我要所有健全的、美好的人,都陪我一起烂在泥里!”
东方冽看着眼前这个形如鬼怪、性情大变,甚至带着一种令人毛骨悚然魅惑感的“女儿”,心中一阵厌恶。
但想到她如今的惨状和自己曾经的承诺,更为了稳住刚刚到手的皇位,不愿在此时横生枝节,便挥了挥手,对身旁的心腹太监冷声道:“没听到公主的话吗?去办。”
很快,两位风华正茂、出身高门的年轻公子,在惊恐和不明所以中被强行带入了那座散发着药味和诡异香气的偏殿。
等待他们的,将是比死亡更屈辱的命运。而东方璎那扭曲的笑声,则在宫殿深处久久回荡。
东篱,虽然换了新帝,却并未迎来新生,反而陷入了一种更深沉、更黑暗的混乱与压抑之中。
而这一切,都被影宗情报人员清晰地记录在案,呈报给了黎梦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