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恩在唐门势力范围内的停留,并未局限于松风居那座青砖小院。他选了一处靠近唐门外围据点的“蜀风客栈”住下——这客栈不过三进院落,却打理得干净雅致,院角几株蜀葵开得泼泼洒洒,艳红的花瓣缀着晨露,像点燃的小火把;二楼临窗的位置摆着一张旧木桌,推开雕花木棂,便能望见远处云雾如轻纱般缠绕的青山,山风裹挟着草木清香扑面而来。这般选址,既能巧妙避开唐门核心区域的严密监视,又便于接触那些往来客栈的底层弟子与外围人员,正是搜集情报的绝佳去处。
他本就不是急躁之人,既已与唐门搭起初步联系的桥梁,便有足够的耐心如老猎手般静待时机。每日天刚蒙蒙亮,他便换上一身粗布短打,沿着客栈外的青石路散步。沿途皆是依山而建的村落,青瓦白墙隐在竹林间,村民们多与唐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张家大婶是唐门三弟子的母亲,每日给演武场送菜;李家老汉专替唐门种植“断肠草”“七步倒”等毒草,院子里总飘着淡淡的药香;还有村口磨剪刀的老王头,看似普通,实则是唐门安插在外界的外围斥候,专管传递零碎消息。
罗恩的感知本就远超常人,加之“Room”空间能如涟漪般悄然延伸出数丈,那些藏在田埂间、屋檐下、菜摊旁的日常对话,便如同涓涓细流般,悄无声息地汇入他的耳中。
这日清晨,他刚走到村口那棵需两人合抱的老槐树下,便见两个穿着唐门灰布劲装的年轻弟子,正蹲在树影里偷偷抽着旱烟。烟杆是普通的竹制,烟锅里的火星明灭,两人声音压得极低,像怕惊扰了树上的麻雀,却逃不过罗恩那如同鹰隼般敏锐的听觉。
“哎,你发现没,许新师兄最近邪乎得很。”其中一个圆脸弟子,脸颊还带着未脱的稚气,一边用脚尖反复碾着地上的烟蒂,一边挤眉弄眼地说道,语气里满是按捺不住的好奇,“以前他天不亮就扎在演武场练‘暴雨梨花针’,汗水能浸透三层衣衫,这几天倒好,天天往东边的黑竹沟跑,去的时候空着手,回来时总揣着个油纸包,问他啥也不说,神神秘秘的。”
“何止许师兄,董昌师兄更离谱!”另一个高个弟子身材瘦长,眼尾上挑,声音里多了几分小心翼翼的谨慎,他下意识地回头扫了眼四周,才接着说道,“我昨天去西库房领‘醉仙散’,正好撞见董师兄跟个外乡人说话——那外乡人穿着粗布袍,腰间却别着把倭刀样式的短刃,看着就不是善茬!董师兄手里也攥着个油纸包,鼓鼓囊囊的,两人还交了东西,跟做地下买卖似的。而且你没见吗?他们几个年轻翘楚,许新、董昌、还有内门的张青、李默,最近总凑在一块密谈,连食堂的大锅饭都不吃了,估摸着是在谋划啥大事!”
“许新”“董昌”——罗恩心中猛地一动,这两个名字他曾从唐明口中详细听过,是唐门年轻一代里最拔尖的“双子星”。许新心思缜密如发丝,最擅长布置“九宫八卦暗器阵”,去年曾凭一己之力,在黑风岭设下陷阱,活捉了三十多个入侵唐门草药田的马匪,手段之狠辣、算计之精准,连长老会都赞不绝口;董昌则是出了名的勇猛过人,一手“毒龙匕首”使得出神入化,刀身淬的“腐骨毒”见血封喉,去年在江南围剿倭寇时,曾单刀斩杀过三个倭寇小头目,是年轻弟子里公认的战力天花板。按唐明的说法,这两人皆是唐门未来的支柱,平日里行事循规蹈矩,从不会如此反常。
罗恩脚步未停,依旧像个闲游的旅人般慢悠悠往前走,指尖却悄然摩挲着袖中的一枚铜钱——那是他用来稳定心神的习惯动作。但他的注意力,已如一张绷紧的网,悄然笼罩了周围所有与唐门弟子相关的动静。
临近午时,日头渐渐热了起来,他走进街边一家飘着香气的小小面摊。面摊搭在老槐树下,支着一顶蓝布棚子,摊主是个五十多岁的老汉,姓王,脸上刻着风霜,双手布满老茧。据说他早年曾在唐门后厨帮过十年工,后来因腿脚不便才出来摆摊,算是唐门最外围的人员,知道不少门内的零碎事。
罗恩找了个角落的位置坐下,喊了一声:“王老汉,来碗担担面,多放辣!”
“好嘞!”王老汉应着,手脚麻利地揉着面团,面团在他手中翻来覆去,很快就变得光滑劲道。
刚吃了两口面,邻桌来了个送菜的伙计,肩上扛着个沉甸甸的菜筐,筐里装着新鲜的青菜和辣椒,他放下菜筐,擦了擦额头的汗,笑着跟王老汉搭话:“老王,今儿生意咋样?我看你这棚子下没几个人啊。”
王老汉叹了口气,一边往锅里下面,一边低声道:“可不是嘛,生意差得很。你没瞅见?最近唐门的弟子都不咋出来买东西了,以前演武场一散场,我这面摊都能挤满人,现在倒好,半天见不着一个。”他顿了顿,往罗恩这边瞥了一眼,见罗恩只顾低头吃面,才接着压低声音,“我听后厨的老伙计说,门里的年轻精英们,最近都在忙着准备一场‘盛会’,连采买都比平时少了一半,听说还要从库房调不少好家伙呢!”
“盛会?啥盛会啊?这么大阵仗?”伙计眼睛一亮,好奇地追问。
王老汉赶紧做了个“嘘”的手势,左右看了看,确认没人注意,才凑到伙计耳边,声音压得更低:“具体我也说不清,只隐约听说是跟外面的异人有关——不止咱们唐门,武当、少林、还有江南的几个门派,年轻一代的精英都要来!地点好像选在蜀地深处的青城山后山,至于干啥,就没人知道了。你可千万别往外说,这要是让唐门的执事知道了,我这摊子都别想摆了!”
伙计连忙点头,吐了吐舌头,不敢再多问。
罗恩端着面碗,看似专注地挑着面条,辣油溅在嘴角也浑然不觉,心中却早已掀起了波澜。“各派年轻精英”“与外界异人往来”“神秘盛会”,这些零碎的信息拼凑在一起,绝不可能是偶然。唐门向来行事低调内敛,尤其是涉及年轻一代的培养,更是慎之又慎,从不会与外界过多接触,更别说联合多派举办什么“盛会”了。
接下来的几日,罗恩愈发留意这些隐藏在日常烟火气中的蛛丝马迹,如同在沙堆里淘金般,筛选着每一条有用的信息。
他在街角的“清风茶馆”喝茶时,邻桌两个唐门外门弟子正窃窃私语,声音压得极低:“你听说没?许新师兄最近总在查青城山的旧地图,还问库房要了‘避瘴散’,好像在找什么隐秘的山洞!”“可不是嘛,我还看见董昌师兄带着几个弟子,抬着几个沉重的木箱往山里走,木箱上贴着唐门的封条,那封条上的印记不是‘暗器坊’也不是‘制毒阁’,是个从没见过的火焰纹,看着就不一般!”
他在河边散步时,恰好遇到几个替唐门清洗草药的农户,农户们闲聊时提到:“最近总见些外乡年轻人往山里跑,有的背着剑,有的身上带着药香,还有的腰间别着倭刀——不过那些带倭刀的,看着凶神恶煞,不像好人,听说前几天还在山下抢了张大户的粮食!”
甚至连客栈的掌柜,在傍晚给罗恩送热水时,都无意中提过一句:“客官,您可得注意安全,最近蜀地不太平。我听跑商的朋友说,有不少倭寇从江南偷偷溜进蜀地了,说是要找什么‘宝贝’,前两天山下的李家村,就被倭寇抢了个精光,还杀了好几个村民呢!而且啊,最近来蜀地的外乡年轻人特别多,看着都不像普通人,好像在等什么人,夜里总能听到他们在客栈后院偷偷说话。”
“倭寇”——这两个字像一根针,猛地刺中了罗恩的神经。他之前在与杨烈会谈时,曾提到过江南倭寇的动向,却没想到这些畜生竟敢潜入蜀地,还犯下如此血案!
这些信息如同散落的拼图,起初看似毫无关联,可随着碎片越来越多,一幅模糊却又让人心生警惕的图景,渐渐在罗恩心中清晰起来。他能清晰地感觉到,一场围绕着唐门年轻翘楚、各派精英与抗倭大业展开的秘密活动,正在蜀地的青山绿水间悄然酝酿。
而这场“盛会”的目的,绝对不简单——若只是寻常的交流切磋,唐门绝不会如此隐秘;若只是为了利益交换,又何须集齐“各派年轻一代的精英”,甚至还要提防倭寇?
更让他在意的是,许新、董昌这些唐门年轻翘楚,本应是宗门重点约束的对象,如今却能频繁与外界异人往来,甚至暗中筹备“盛会”,这背后定然有唐门高层的默许,甚至可能是直接授意。结合倭寇潜入蜀地的消息,罗恩心中有了一个模糊的猜测:难道唐门是想联合各派年轻力量,共同对抗潜入蜀地的倭寇?
为了验证这个猜测,罗恩特意多留了个心眼。这日午后,他故意在唐门外围的据点附近徘徊,果然看到董昌带着两个弟子,押着一辆马车往山里走。马车用黑布盖得严严实实,车轮深陷在泥土里,显然装着沉重的东西。罗恩悄悄释放出“Room”空间,将感知延伸过去,清晰地“看”到马车里装的是一批崭新的弩箭和匕首,还有不少疗伤的草药——这些东西,正是对抗倭寇的常用装备!
傍晚时分,他又在茶馆听到两个唐门弟子闲聊:“听说这次盛会,不仅要歃血为盟,还要选一个‘盟主’,专门负责指挥咱们对抗那些倭寇!”“真的假的?那可太厉害了!上次江南围剿倭寇,咱们唐门损失了好几个师兄,这次一定要好好教训那些小鬼子,为师兄们报仇!”“嘘!小声点!这事不能外传,参与的人都要发誓,要是泄露出去,就要被废了武功逐出门派!”
“歃血为盟”“选盟主”“对抗倭寇”“保密誓言”——这些词语组合在一起,罗恩心中的猜测彻底清晰起来:唐门年轻一代的翘楚,联合了各派的年轻精英,要结成一个秘密联盟,共同对抗潜入蜀地的倭寇!他们口中的“盛会”,就是结盟的仪式!
这个发现让罗恩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他万万没想到,这场看似隐秘的“盛会”,竟然与抗倭大业有关。一个由各派年轻精英组成的抗倭联盟,一旦成型,不仅能有效打击潜入蜀地的倭寇,还能凝聚起江湖年轻一代的力量,改变当前江湖各门派各自为战的局面!而唐门作为发起者,这份家国大义,也远比罗恩最初设想的要深厚得多。
想到那些被倭寇杀害的村民,想到江南围剿倭寇时牺牲的唐门弟子,罗恩心中的热血也不由得沸腾起来。他此次入蜀,本是为了寻访故友,却没想到意外卷入了这场抗倭大业。更让他在意的是,他寻访的故友,正是当年在江南围剿倭寇时失踪的——或许,故友的失踪,也与倭寇有关;或许,故友也参与了这场秘密联盟的筹备。
想到这里,罗恩心中的预感愈发强烈。他知道,这场看似隐秘的“盛会”,不仅是他解开故友失踪之谜的关键,更是他参与抗倭、为百姓除害的绝佳机会。他必须想办法,弄清这场“盛会”的具体时间与地点,亲眼见证这个抗倭联盟的成立,甚至加入他们,一起杀鬼子,为那些死在倭寇刀下的无辜百姓报仇!
窗外的风渐渐大了起来,吹得院里的蜀葵轻轻摇曳,艳红的花瓣如同燃烧的火焰。罗恩收回目光,眼底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这场即将到来的“盛会”,注定是一场热血沸腾的抗倭誓师;那些潜入蜀地的倭寇,也注定要为他们的暴行付出惨痛的代价。而他,也已做好了准备,随时等待着加入这场杀鬼子的战斗,揭开所有秘密的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