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玉梅和林姿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欣慰和心疼。
“好,好孩子,你想做什么就去做!家里永远支持你!”苏玉梅红着眼圈,连连点头。
林姿上前轻轻拥抱了她一下:“盈盈,加油。”
闵盈盈点了点头,目光望向窗外湛蓝的天空。情爱的纠葛,舆论的风暴,都已成为过去,她的战场,在实验室,在芯片的方寸之间,在那片关乎国家未来竞争力的科技星辰大海上,
属于闵盈盈的人生新篇章,正式翻开了第一页,而某些人,某些事,终将如同指间流沙,消散在时光的长河里,再无痕迹。
郑开叶正式就任d省省长已近半年。
这半年里,他如同一位技艺娴熟的舵手,稳稳驾驭着d省这艘经济巨轮,在“强基固本”的航道上深化前行,每日的生活,几乎被文山会海、调研批示和没完没了的接待洽谈所填满。清晨,他常常是省政府大楼最早亮起灯光的办公室之一,深夜,那盏灯又往往是最后熄灭的,日程表精确到分钟,从全省宏观经济运行分析,到具体重大项目的推进协调,从接待国家部委调研组,到会见重要客商,从部署防汛抗旱,到关心教育医疗……省长这个位置,仿佛一个巨大的能量漩涡,将他所有的时间、精力都吸附其中,不容丝毫喘息。
然而,郑开叶似乎早已习惯了这种高强度、快节奏的状态,他面色沉静,步履稳健,在各类场合的发言总是条理清晰、切中要害,举手投足间,省长的权威与沉稳日益彰显,与省委书记吴政宏的配合依旧保持着表面的和谐,重大事项上,吴政宏多数时候会选择支持,但也更加超脱,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体担子更多地压在了郑开叶肩上,新任省委副书记韩斌凭借其深厚的政策功底和务实作风,在重大项目谋划和对接部委资源上给予了有力支撑,两人磨合顺利,形成了良好的工作互补。
表面看来,d省政通人和,各项工作按部就班,稳步推进,但郑开叶内心那根弦从未放松,表面的平静之下,暗流从未停止涌动。
江渊赴任中原省长后,虽初时受挫,但并未沉寂,反而利用其家族影响力,持续为中原争取资源,甚至在个别领域与d省形成了直接竞争。
朱煜昌在庆市更是风生水起,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举措吸引了全国目光,郑开叶清楚地意识到,他们三人之间的竞争,已从之前的经济数据比拼,升级为更立体、更全面的施政能力、改革魄力乃至个人政治影响力的较量。
这天下午,郑开叶刚刚主持完一个关于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落实情况的专题会议,回到办公室,还没来得及喝口水,秘书周启便轻手轻脚地跟了进来,低声道:“省长,组织部段俞华部长来了,说有事向您汇报,关于近期一批干部调整的初步方案。”
郑开叶端起茶杯的手微微一顿,随即恢复自然,点了点头:“请段部长进来。”
组织部长段俞华,依旧是那副严谨甚至有些刻板的模样,手里拿着一个厚厚的文件夹。他走进办公室,微微躬身:“省长,打扰您了。”
“俞华同志,坐。”郑开叶指了指对面的沙发,自己也从办公桌后走出来,在旁边的单人沙发坐下,“是关于省管干部调整的事?”
“是的,省长。”段俞华打开文件夹,取出一份名单和相关的考察材料,双手递到郑开叶面前,“根据年度干部调整计划和班子建设需要,组织部结合平时考核、年度考核以及个别谈话考察情况,初步酝酿了这批省管干部的调整方案,涉及部分省直单位、地市和省属高校企业的负责同志,总共二十七人,按照程序,需要先向吴书记和您汇报,初步沟通一下。”
郑开叶接过名单,目光沉静地扫过,名单上的名字、现任职务、拟任职务一一列明,后面附有简单的备注。他看得很快,但很仔细,到了他这个位置,识人用人是头等大事之一,每一次干部调整,都是对政治格局的微调,关乎政令畅通,关乎事业兴衰,他不仅要看干部的能力业绩,更要看其政治品质、廉洁自律,以及是否与省委省政府当前的中心工作同频共振。
名单中,有几位地市市委书记、市长的平调或重用,有省直厅局主要领导的换岗,也有从地方提拔到省直部门的……郑开叶的目光在几个关键位置上略有停留,心中快速权衡着各方因素和可能产生的影响。
当他看到名单后半部分,关于省政府办公厅内部一些处级干部调整的内容时,一个熟悉的名字跳入了眼帘:
周启,现任省政府办公厅综合二处副处长(副处级),拟任省政府办公厅综合一处处长(正处级)。
后面备注着考察情况:“该同志政治坚定,素质全面,业务能力突出,任副处长期间,协助负责文稿起草、会议组织、信息报送等工作,表现出较强的综合协调和文字能力,作风严谨,踏实肯干,群众基础较好。经考察,符合提拔任职条件。”
郑开叶的目光在那个名字和拟任职务上停留了大约两三秒钟,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变化,随即自然地翻到了下一页,继续浏览后面的名单,直到将整份名单和主要岗位的考察材料概要看完,他才缓缓合上文件夹,放在茶几上。
“俞华部长,辛苦了。”郑开叶抬起头,看向段俞华,语气平和,“总体看来,组织部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这个初步方案考虑比较周全,人选也大多比较成熟,特别是几个地市和省直关键岗位的负责同志调整,我看是必要的,也是合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