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袁术只觉得胸闷气喘,想起自己当年雄踞淮南,称帝道寡时的不可一世,再对比眼下这穷途末路的惨状,巨大的落差让他气血翻涌。
“想我袁公路,四世三公,竟落得如此下场。天意乎?人为乎?”
他喃喃自语,一股腥甜再也压抑不住,猛地涌上喉咙。
“天亡我也!”袁术发出一声不甘的悲鸣,口吐喷鲜血不止,随后身子一晃,直接栽倒在地,便再无声息。
后续跟进的部队护着袁术的族弟袁胤赶到时,只见族兄已倒毙在地,顿时哭声一片。
袁胤扑到尸体上,痛哭流涕一番,收殓袁术尸身,放入临时找来的棺木中。
夜幕降临,残军在一片小树林里扎营暂歇,气氛压抑得可怕。
袁胤召集几名心腹将领,欲扶灵柩返回汝南故里。
“兄长已逝,我等当送其归乡安葬。”袁胤红着眼眶道。
众部将对视一眼,眼中闪过异色。
部将徐璆沉声道:“公子,如今四面皆敌,携灵柩而行,恐难走脱。”
袁胤摇头:“顾不得许多了,总不能让我兄曝尸荒野。”
几人假意应承,退出帐外。
行到一隐密处,四下无其他人,黑暗中,徐璆低语:“袁术已死,大势已去。带着灵柩,如何能逃过张辽的追击?”
另一人眼中凶光闪烁,压低声音:“袁胤是个庸才,跟着他只有死路一条!不如我们……”他做了一个砍杀的手势。
第三人在一旁沉吟道:“袁胤毕竟是袁家子弟,杀之恐有不妥……”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徐璆低喝道,“杀了袁胤,取其首级,再拿传国玉玺,献给他人,说不定还能换一场富贵!总比跟着这死人陪葬强!”
财富和生存的诱惑最终压倒了对旧主的最后一丝忠诚。
当夜,袁胤帐中。
他正对着兄长的灵位默默垂泪,盘算着如何避开广陵军耳目,将灵柩运走。
帐帘突然被掀开,徐璆带着几名手持利刃的将领闯入。
“你们……意欲何为!”袁胤惊怒起身。
徐璆脸上再无恭敬,只有狰狞:“公子,对不住了。借你项上人头一用。”
“尔等敢……”袁胤话未说完,徐璆已一步上前,刀光闪过。
热血溅上棺木。
袁胤倒地,眼中满是不敢置信。
徐璆迅速搜检行囊,果然在一个精致的锦盒中找到了那方梦寐以求的传国玉玺。
在火把的光线下,玉玺散发着温润的光泽,“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字清晰可见。
“哈哈哈……果然是传国玉玺。”徐璆狂喜。
几人凑过来,眼中尽是贪婪:“有此物在手,何愁不能富贵。”
“接下来如何是好?”一将迟疑问道。
徐璆摩挲着怀里的玉玺,眼神闪烁:“此物乃国之重器,留在手中是祸非福。可献与一方诸侯,换取功名利禄。”
“献往何处?曹操?刘表?孙策?还是刘骏?”
“江东富庶,献给他,余生不愁。”
“刘骏新胜,风头正劲,而且离我们更近。听说他对手下颇为慷慨……”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玉玺对他最为重要,必出高价。”徐璆断然道,“我们去许都!”
几人片刻,最终觉得献给曹操得利的可能性最高。
商议既定,稍作休息,天一亮,几人带着残兵继续赶路。
刚出山林,徐璆便见前方烟尘滚滚,一队骑兵风驰电掣般追至,当先一员大将,长枪如龙,不是张辽又是谁?
徐璆等人面如土色,心胆俱裂。
“分开跑。”徐璆尖叫。
张辽弯弓搭箭,嗖的一声,一将应声落马。
其余人吓得僵在原地。
张辽率军围上,目光冰冷扫过几人:“袁胤何在?”
徐璆噗通跪地,双手颤抖着捧出锦囊:“将军饶命。袁胤已被我等所杀,此物乃国之重宝传国玉玺,我等愿献与将军,求将军放我等一条生路。”
亲兵取过锦囊,递给张辽。
张辽打开一看,那方玉玺静静躺在其中。即便他心志坚毅,此刻也不由呼吸一窒。
传国玉玺!
他压下心中波澜,问明经过,再看向徐璆几人时,张辽眼中满是厌恶:
“杀主求荣之徒,留之何用。”
“绑了。”
骑兵一拥而上,将瘫软的几人捆得结结实实。
张辽命人收殓袁术、袁胤尸体,带着俘虏和玉玺,转向寿春。
不久,袁术败亡的消息传至寿春城,城内立时人心惶惶。
守将陈纪是袁术旧部,能力平平,此刻如坐针毡。北有曹操虎视,南有广陵刘骏新胜之师,西边刘表态度不明,寿春已成孤城。
“将军。城外出现大队兵马,打张字旗,是广陵张辽。”哨兵仓惶来报。
陈纪头皮发麻,快步登上城楼。
只见城外军阵严整,杀气森然。
张辽大军押着俘虏,抬着棺椁,兵临寿春城下。
他没有立即攻城,而是将袁术兄弟的棺椁陈列于阵前,又将徐璆三人推到阵前示众。
张辽策马出阵,对着城头高喊:
“城内守军听着!逆贼袁术已伏诛,其弟袁胤亦为叛将所害!弑主凶犯在此!”
“陈将军。”张辽声如洪钟,“吾主广陵侯,兴义兵,讨不臣。念及寿春军民无辜,不忍刀兵相加。陈将军若开城归顺,可保富贵。若执迷不悟,破城之日,悔之晚矣。”
陈纪看着那两具棺椁,又看看面如死灰的徐璆等人,心中那点抵抗意志瞬间瓦解。
袁术已死,难道要为这已死之人陪葬?
部下也纷纷劝道:“将军,大势已去,降了吧。”
“张辽名声不错,既承诺,当不会食言。”
陈纪长叹一声,仿佛被抽干了力气:“开城……迎张将军入城。”
城门缓缓打开。
张辽下令大军入城,接管防务,果然对百姓降军秋毫无犯。
他亲自监督,将袁术兄弟妥善安葬,虽不隆重,但也算全了礼数。那徐璆等杀主之徒,则被当众斩首,首级传示各郡。
寿春不战而下,淮南诸郡闻风而降。
张辽迅速稳定地方,快马向刘骏报捷,并派了最可靠的一队士卒,护送那烫手的山芋——传国玉玺——往庐江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