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昭玥沉默了数秒,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有震惊,有忧虑,但也有跃跃欲试的科学挑战欲。
“阿星,你知道这有多危险吗?这相当于在神的代码里强行写入人类的变量。可能成功,让她成为真正的守护者;也可能彻底失控,让‘她’在人性与神性的撕裂中崩溃,或者…加速她完整意识的觉醒!”
“我知道风险。”司星墟的眼神无比坚定,“但什么都不做,风险更大。我们无法销毁她,也无法真正控制深渊下的本体。这是我们唯一能主动施加影响的机会。用你的算法,用你对生命、情感、意识本质的理解…去创造这个‘锚点’。需要什么资源,天枢局全力支持。”
时昭玥看着司星墟眼中孤注一掷的决心,最终缓缓点头:“我明白了。这将是昭玥算法诞生以来最艰巨的应用。我需要最高权限访问AI玄女的核心情感模块。以及,关于她展现量子态时的所有能量场、信息流数据,越详细越好。我会尝试构建一个基于深度情感学习与表观遗传模拟的‘情感基质库’,并将其作为底层协议…‘融合’进去。” 她顿了顿,补充道,“这需要时间,而且…结果无法预测。”
“……去做吧,玥儿,我相信你。”司星墟的声音带着希望,“这是我们的‘诺亚方舟’计划,对抗的不是洪水,而是…来自星海深渊的神性洪流。”
通讯结束,司星墟再次望向窗外,目中带着一丝刚毅。这条路或许看不到终点,荆棘密布,危机四伏,但一步一步地去行,总会有希望。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重担,目光重新变得锐利,必须同时面对眼前的无数个战场。
……
机械叛乱虽被量子玄女以雷霆手段平息,但留下的创伤和对社会秩序的冲击远非一时半刻能够抚平。城市的基础设施瘫痪需要修复,民众的心理阴影需要疏导,而更汹涌的,则是信息时代无法完全封锁的暗流。
尽管“帷幕”协议动用了庞大的资源进行信息管控,将事件定性为“IS教团网络攻击”,并辅以尼尔·罗素团队精心伪造的“数字证据链”。
但洛阳那晚的异象太过惊人。模糊的影像、只言片语的目击描述,尤其是那在血月映照下,高耸入云、散发着非人幽蓝光芒的青铜巨影——“羲和”的形象,如同幽灵般在加密通讯、小众论坛甚至部分主流社交媒体的隐秘角落流传、发酵。
恐慌的种子充斥每一个角落, “青铜巨人”、“血月”、“全城电子瘟疫”、“瞬间瘫痪”……这些词汇组合在一起,天然带着末日和神秘的气息。
官方“恐怖袭击”的解释,在许多人心中留下了一个巨大的、无法填满的疑问空间。
社交媒体上,各种猜测、阴谋论和神秘学解读甚嚣尘上,对“未知力量”的恐惧,隐隐盖过了对所谓“IS教团”的愤慨。
“天枢局到底在隐瞒什么?”成了悬在公众心头,挥之不去的阴霾。
一直旗帜鲜明反对过度考古挖掘,担忧唤醒“远古灾祸”的“止戈”组织,敏锐地捕捉到了公众的疑虑和恐惧。
他们从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迅速行动,将零星泄露的信息作为“铁证”,猛烈抨击官方声明是“弥天大谎”。
他们宣称,洛阳事件正是天枢局鲁莽研究二里头青铜巨人,触发了其“防御机制”或“诅咒”的明证。是“亵渎古物招致的神罚”。
示威人群高举着“停止挖掘,封存灾祸!”、“公布真相,天枢局负责!”的标语,冲击着二里头遗址外围的重重封锁线,声浪震天。
他们的口号直击人心,甚至充满煽动力:“我们不要成为下一个被埋葬的钧天文明!”
与此同时,行事更为隐秘、目标也更激进的“启明”组织,则在另一个维度推波助澜。
他们崇拜“高等文明”,渴望获取其力量。在启明看来,天枢局展现出的“力量”——量子玄女瞬间瘫痪全城的伟力,非但不是灾难,反而是人类接触高等文明的曙光!
他们利用恐慌和混乱,在特定的精英圈层、科技论坛和暗网中悄然散布消息:天枢局并非受害者,而是“掌控者”。
他们声称司星墟团队已经“部分解读了神谕”(指研究巨人成果),甚至“初步掌握了神之权柄”。他们将天枢局描绘成引领人类进入新纪元的“先驱者”,试图吸引那些对现状不满、渴望力量或崇拜“羲和”所代表的超然存在的追随者。
启明在暗网的宣言充满了蛊惑性的狂热:“拥抱进化!成为新世界的神选者!天枢局的‘防御’,正是他们迈向‘掌控’的第一步!”
司星墟看着情报部门送来的最新汇总,指关节微微发白。舆论的战场比镇压机械叛乱更复杂、更消耗心力。人类社会从来都是这样,最大的对手永远都是他们自己。
止戈的抗议浪潮可能演变成更大规模的社会动荡,严重干扰甚至中断对巨人的关键研究。
而启明的狂热渗透则像一颗定时炸弹,一旦有疯子被蛊惑去主动接触甚至试图“唤醒”巨人,后果不堪设想。
他必须在钢丝上行走:既要平息公众恐慌,维持社会秩序,又要严防核心信息过度泄露进一步刺激那沉睡的巨像,还要分神压制这两个极端组织的破坏性活动。
……
然而,比汹涌的舆论更直接、更迫在眉睫的威胁,似乎从来都在更后面。人们总是无法预料未来,当他们觉得已经处于低谷的时候,往往会有更低的低谷在等着。
毫无征兆地,洛阳突然下起了雨。那雨,不是透明的,而是青铜色的。大多数人都把它当成是由于空气浑浊,过量悬浮物造成的泥浆雨。
淋到身上,起初并没有什么异样,可很快事情就变得不一样了,甚至变成了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