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测站的功勋墙前,星辙老人的手轻轻抚过那行新刻的小字——“他的星尘,仍在星轨上流淌”。下方的铭牌旁,那枚锈迹斑斑的星舰徽章被嵌在透明的能量罩里,微光透过徽章的纹路,在墙面投下细碎的星轨影子。
“今天的能量循环系统测试,稳定度突破98%了。”林飞走过来,手里拿着份报告,“加了星轨纤维的缓冲层后,暗物质带的能量冲击被过滤得干干净净。”他指着远处的能量塔,“你看,塔顶的光都比以前柔和了。”
老人抬头望去,能量塔的光柱确实泛着温润的橘色,不再是之前锐利的蓝白。那是星轨纤维里残留的呼吸频率在起作用——两种能量在共振时,总会自发趋向更温和的波段,像当年父子俩在星舰上共享的宁静夜晚。
这时,小星抱着个金属箱跑过来,箱子里是从废弃中继站带回的旧仪器。“林指挥,您让我修复的星图记录仪弄好了!”她按下启动键,一道淡蓝色的光束从仪器顶端射出,在空气中投射出模糊的影像——那是百年前的星舰驾驶舱,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孩正趴在控制台前,手里攥着把塑料星舰模型。
“是小辙……”老人的声音有些发颤。影像里的小孩突然转头,对着镜头咧嘴笑,露出两颗刚换的门牙:“爸爸,你说星星会记得我吗?等我长大了,要把所有星轨都画下来!”
影像突然闪烁起来,像被干扰的信号。小星着急地拍了拍仪器:“怎么回事?刚才还好好的……”
“别碰它。”林飞按住她的手,目光落在影像旁漂浮的蓝光上——那是从星轨纤维里逸散的能量粒子,正与影像产生共鸣。他忽然想起加尔说的“呼吸频率”,从口袋里摸出那半块星盘,轻轻放在仪器旁。
奇迹发生了。星盘上的纹路亮起,与影像里的星轨重叠,闪烁的画面瞬间稳定下来。小孩的声音变得清晰:“爸爸,我把星轨晶藏在宇航服口袋里了,老师说它能记住走过的路……等我们找到新的能量源,就把它种成会发光的树好不好?”
老人捂住嘴,泪水顺着指缝滑落。他这才明白,当年儿子藏在宇航服里的星轨晶,哪是随便玩玩,是个孩子用自己的方式,想帮爸爸完成未竟的探索。
影像的最后,是片璀璨的星图,小孩用蜡笔在边缘画了个小小的树芽,旁边写着“光的种子”。当影像消失的刹那,星盘突然发烫,表面浮现出一段新的星轨——正是小孩当年画在星图边缘的未知航线,终点标注着个小小的发光树图案。
“这是……新的能量源坐标?”加尔凑过来,眼睛瞪得溜圆,“仪器里的星图记录仪,居然把小孩的涂鸦转化成了真实星轨!”
老人颤抖着抚摸星盘上的树芽图案,忽然笑了:“他真的做到了。”当年那个趴在控制台前的小孩,用最稚嫩的方式,给百年后的他们留下了一份礼物。
林飞看着那段新的星轨,忽然想起观测站培育基地里的银缕幼苗——它们吸收了星轨纤维的能量后,叶片上正慢慢长出类似树芽的纹路。“或许,他说的‘会发光的树’,就是银缕。”他轻声道,“我们去看看。”
培育基地的温棚里,最粗壮的那株银缕果然变了模样。原本纤细的藤蔓变得遒劲,叶片边缘卷曲成星轨的形状,顶端竟结出个半透明的花苞,里面隐约能看到发光的种子——像极了影像里小孩攥着的塑料星舰模型。
“它在响应那段记忆。”幻星使者捧着营养液走来,眼中满是惊叹,“生命场监测显示,花苞里的能量波动和星轨晶完全同步,就像……在等待被种下。”
老人从怀里掏出那枚星舰徽章,轻轻放在花苞旁。徽章的锈迹在银缕的绿光中慢慢消退,露出底下锃亮的金属——那是当年他用星舰残骸给儿子做徽章时,特意留下的能量传导层。
花苞在徽章的触碰下,缓缓绽放了。里面的种子像撒落的星尘,顺着银缕的藤蔓爬下来,落在温棚的土壤里,瞬间生根发芽,长出新的幼苗,叶片上清晰地印着星轨的纹路。
“原来如此。”林飞望着那些新苗,忽然明白,所谓的传承从不是复刻过去,是记忆里的光,在新的土壤里,长出了属于未来的形状。
功勋墙的光影与培育基地的绿光遥相呼应,像跨越百年的对话。老人站在幼苗前,仿佛又看到那个扎羊角辫的小孩,正举着塑料星舰,笑着对他说:“爸爸你看,星星真的记得我呀。”
远处的能量塔依旧散发着温润的光,星轨在宇宙中缓缓流淌,带着记忆的余温,朝着新的航线,继续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