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山下定决心要平衡工作和家庭,可现实总是不遂人愿。他刚强制李秀云晚上十点前必须离开实验室,自己推掉了几场不必要的应酬,想着一家人能多点时间相处,新的麻烦就找上门了。
这回的动静,比以往都大。
先是网上突然冒出大量帖子,标题一个比一个惊悚:
《震惊!大山药业新药临床试验数据疑似造假!》
《独家揭秘:行业龙头光环下的黑幕,患者安全谁来保障?》
《深扒大山药业发家史,靠山屯老农如何一夜暴富?》
这些帖子写得有鼻子有眼,还配了些模糊的图片和断章取义的“内部消息”,把大山药业描绘成一个靠欺骗和关系上位的黑心企业。虽然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胡说八道,但架不住铺天盖地的传播,很多不明真相的网友开始跟风质疑。
“张总!舆情爆炸了!”公关总监急火火地冲进办公室,额头全是汗,“好几个合作媒体打电话来问情况,口气都不对劲!”
张大山看着电脑屏幕上那些恶毒的标题,脸色铁青。他不用猜都知道,这肯定是“奥丁资本”的手笔。上次的“群狼战术”没奏效,这次玩起了更阴损的舆论战。
“慌什么!”张大山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假的真不了!立刻准备澄清声明,把咱们新药临床试验的伦理批文、所有公开的数据摘要,全都晒出去!联系咱们合作过的权威专家和医院,请他们发声支持!”
澄清声明发出去后,起到了一些效果,但谣言就像泼出去的脏水,想彻底擦干净,难上加难。更糟糕的是,这场风波很快影响到了资本市场。大山药业的股价开始剧烈波动,连续几天大幅下跌。
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张大山全力应对国内舆论危机时,张承志从马来西亚发来紧急消息:当地一家有政界背景的竞争对手,利用这次舆论风波,向政府施压,质疑大山药业的资质和信誉,要求重新审查精品药园的项目许可。项目被迫暂停,前期投入眼看要打水漂。
“爸,这边情况不妙!”视频里,张承志的声音带着焦虑,“对方来势汹汹,明显是借题发挥。哈菲兹博士正在尽力周旋,但压力很大。”
内外交困,张大山感觉太阳穴突突直跳。他深吸几口气,告诉自己不能乱。
“承志,你在那边稳住,配合哈菲兹博士,该走的程序走,但要据理力争!国内的事,我来处理!”他顿了顿,加重语气,“记住,越是这种时候,越要沉住气!咱们行得正,不怕影子斜!”
放下电话,张大山立刻把王斌、周明、李秀云叫到办公室。几个人脸色都不好看。
“大山哥,这次对方是下了血本了!这水军规模,这传播速度,绝对是专业团队在操作!”王斌气得直拍桌子。
李秀云更是眼圈发红:“他们怎么能这么污蔑我们的研究!那些数据都是我们一点一滴做出来的!”
张大山看着并肩作战的老伙计们,心里又暖又酸。他摆摆手,示意大家安静:“兄弟们,秀云,这次是硬仗。但咱们什么风浪没见过?他们越是想搞垮我们,越说明咱们走的路是对的!”
他迅速做出部署:王斌负责对接所有渠道商和客户,坦诚沟通,消除疑虑;周明严把质量关,确保不出任何纰漏;李秀云则带领团队,准备更详实的技术资料,随时应对可能的官方核查。他自己,则亲自出面,拜访几位德高望重的行业前辈和主管部门领导,说明情况,寻求支持。
同时,他让梁致远在香港加紧追查这次舆论攻击的资金来源和幕后推手,争取拿到实证。
一连几天,张大山几乎没合眼,四处奔走,电话打到发烫。李秀云看着他日渐消瘦的背影,心疼不已,但她也知道,此刻自己必须撑起研发这一摊,不能让他分心。
就在舆论战打得最激烈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出现了——靠山屯的老支书,带着几位村里的老人,来到了公司。老支书握着张大山的手,声音洪亮:“大山!屯里人都看着呢!谁不知道你是啥样人?那些放屁的话,没人信!咱们靠山屯的老少爷们,都支持你!”
看着老支书和乡亲们信任的眼神,张大山鼻子一酸,差点掉下泪来。他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的根,深深扎在这片土地里,扎在这些朴实的人心里。
这场风暴,来得猛烈,但张大山的心里,反而更加坚定了。他倒要看看,这背后的黑手,还能使出什么招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