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斌这回是真发了狠,带着手下几个精干的销售经理,像猎狗一样扑向了市场。他不跟那些铺天盖地的山寨货纠缠,就盯死了最先跳出来、势头最猛的“百草堂”和它背后的供货商“本草源”。
几天几夜的明察暗访,还真让他们摸到了门道。王斌发现,“本草源”的老板姓钱,以前就是个倒腾药材的二道贩子,根本没技术底子。他厂子里最近突然冒出来几个生面孔的技术员,听口音像是从南边过来的。而且,“本草源”最近资金流动异常,凭空多了一大笔来历不明的注资。
“大山哥,有猫腻!”王斌兴奋地给张大山打电话,“那个钱老板就是个幌子!背后肯定有人!我怀疑技术是‘奥丁’从境外找的人搞的,资金也是他们提供的!”
“盯紧他!想办法拿到证据!”张大山下了死命令。
机会很快来了。王斌通过一个老关系,搭上了“本草源”的一个生产主管。这人对钱老板过河拆桥、重用空降兵的做法早有不满,几杯酒下肚,就吐了真言。原来,那批山寨药的核心配方和工艺,正是几个高薪请来的“专家”带来的,生产流程都被严格控制,本地工人根本接触不到核心。
王斌使了点手段,拿到了几段录音和几张偷偷拍下的“专家”工作照。虽然不算铁证,但足以说明问题。
与此同时,李秀云那边的临床试验却遇到了坎儿。一种罕见的副作用在少数受试者身上出现,虽然不严重,但按照严格的规定,必须暂停给药,查明原因。整个项目进度一下子慢了下来。李秀云急得嘴上起泡,带着团队没日没夜地排查原因。
屋漏偏逢连夜雨。张承志从马来西亚发来紧急消息:一家有本地政商背景的种植园,看中了他们精品药园的模式,想强行入股合作,条件非常苛刻,被哈菲兹博士拒绝后,对方开始使绊子,在环保和用工手续上找麻烦,项目推进困难重重。
内忧外患,好像所有的坏事都赶在一块儿了。
张大山听着各方的汇报,心里跟压了块大石头似的。但他没慌,越是乱的时候,越得稳住。他把王斌、周明叫到跟前,又把李秀云和张承志拉进视频会议。
“都听好了!”张大山的嗓门不高,但带着一股狠劲,“老王,你摸到的线索很重要,继续挖,但要更小心,别打草惊蛇。秀云,临床试验的事儿,急不得,按规矩来,安全第一,我信你能解决。承志,马来西亚那边,硬骨头要啃,但也要讲策略,让哈菲兹博士多找找本地有威望的人调解,必要的时候,可以适当让步,先把项目保住。”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每一个人:“咱们现在不能自乱阵脚。对方越是想把咱们搅乱,咱们越得稳住神。老王找到的突破口,是关键!只要拿下‘本草源’,撕开这个口子,其他那些跟风的乌合之众,自然就散了!”
接下来的日子,王斌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本草源”上。他终于等到了一个机会——钱老板因为资金周转问题,跟背后的“专家”团队闹翻了。王斌趁机加码,最终说服了那个生产主管,拿到了更确切的内部文件和转账记录,证据链逐渐清晰。
张大山看时机成熟,没有选择公开举报,而是让梁致远通过特殊渠道,把部分证据直接递到了相关监管部门一位正直的领导桌上。同时,王斌私下约谈了“百草堂”的老板,把“本草源”的老底透了一点给他。“百草堂”老板一听可能卷入不法商业竞争和偷税漏税,吓出一身冷汗,立刻表态会重新评估供应商。
双管齐下,效果立竿见影。没过几天,“本草源”的工厂就被税务和药监部门联合检查组入驻调查,很快查出了偷税和违规生产的问题,被勒令停产整顿。“百草堂”也迅速下架了所有“本草源”的产品。
领头狼一倒,其他那些跟风的小厂子顿时慌了神,纷纷收敛起来,有的甚至主动联系大山药业,想寻求合作。
“群狼”的围攻,就这么被撕开了一个大口子!
消息传回公司,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张大山站在办公室,看着窗外,心里却没有太多喜悦。他知道,打掉一个“本草源”,只是斩断了“奥丁资本”的一只触手。真正的较量,远未结束。李秀云的新药、张承志的海外拓展,还有更多硬仗要打。
但这一仗,至少证明了,只要心齐,找准要害,大山药业就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