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产业基金“华兴资本”的重新接洽,让张大山看到了破解资本困局的一线曙光。与之前接触的财务投资者不同,华兴资本背靠国资,资金雄厚,更注重产业整合和长期战略价值,这正符合张大山的期待。
谈判在省城一家安静的茶室进行。华兴资本派出的项目负责人姓徐,是一位四十多岁、气质沉稳的中年人,话语不多,但句句切中要害。
“张总,我们很欣赏大山药业在道地药材领域的深耕和品质坚持。”徐总抿了口茶,开门见山,“但我们投资,看的不仅仅是情怀和潜力,更需要清晰的商业模式和可持续的盈利能力。坦白说,你们目前面临的竞争压力很大,利润空间被严重挤压。我们需要看到你们如何突破这个瓶颈。”
张大山早有准备。他拿出李秀云团队精心准备的商业计划书,详细阐述了大山药业的“三纵三横”战略:
“徐总,我们的核心战略是纵向深化和横向拓展。纵向,就是深耕上游,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深度绑定模式,控制优质原料;横向,就是拓展产品线和市场,一方面基于‘紫丹参’、‘紫芩一号’等核心品种,开发高附加值的成药和保健品;另一方面,利用我们正在构建的追溯体系,主攻对品质要求苛刻的国内高端医院和海外市场。”
他特别强调了与德国“莱茵草药”的合作:“这份合同证明,我们的品质和追溯体系已经得到了国际市场的认可。这条路虽然前期投入大,但一旦走通,壁垒极高,是价格战无法撼动的。”
徐总认真听着,不时提问,焦点集中在技术壁垒、市场拓展的可行性和团队的执行力上。他对周明引入的精细化管理体系和正在推进的数字化追溯项目表现出浓厚兴趣。
“张总,团队是关键。我们注意到,贵公司正在推进管理层的专业化。周明总这样的职业经理人加盟是好事,但如何平衡新老团队,确保战略落地,是你们必须解决的挑战。”徐总的话点出了核心问题。
谈判持续了数小时,气氛坦诚而务实。华兴资本表现出了诚意,但也提出了苛刻的条件:投资可以,但需要派驻财务总监,参与重大决策,并要求在未来三年内实现业绩对赌目标。
送走徐总,张大山心情复杂。华兴资本的专业和严谨让他佩服,但对方提出的深度介入和业绩压力,也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责任和约束。引入战略投资,意味着他将不再是唯一的决策者,公司治理将走向规范化,这对他个人权威和公司文化都是一次巨大的考验。
与此同时,公司内部,周明推行的精益生产改革进入了深水区。为了优化成本、提升效率,他提出要重组生产流程,合并部分岗位,这意味着一些老员工可能需要转岗甚至面临淘汰。
消息一出,生产车间炸开了锅。几个资格最老的员工情绪激动,直接找到了李铁柱,言语间充满了对周明“卸磨杀驴”的愤慨。
“铁柱哥!我们跟着大山风里雨里干了这么多年,现在公司大了,就要把我们一脚踢开?这算什么道理!”
“就是!那个周明,一来就搞这么多名堂,不就是想用他自己的人吗!”
李铁柱夹在中间,左右为难。他理解公司改革的必要性,但也无法忽视老兄弟们的情感和诉求。他只能尽力安抚,然后将情况如实汇报给张大山。
张大山意识到,这个问题不能再简单调和,必须从根本上解决。他让周明和李铁柱一起,制定了一个“老员工安置与转型方案”:
1. 技能培训转岗: 对于愿意学习的员工,公司提供带薪培训,转向设备维护、质量检验等技术要求更高的岗位。
2. 内部创业扶持: 鼓励有经验的老员工,承包公司的后勤服务(如食堂、绿化)或成立小型施工队,承接厂区零星工程。
3. 荣誉顾问制度: 对为公司做出重大贡献、确实无法适应新岗位的老臣子,设立“荣誉顾问”闲职,给予尊重和基本保障。
4. 明确的补偿机制: 对选择离开的员工,依法给予优厚的经济补偿。
方案公布后,张大山亲自召开老员工座谈会,推心置腹地沟通:“各位叔伯兄弟,公司能有今天,离不开大家的汗马功劳。我张大山绝不会忘了本!但公司要发展,就像人要长大,不能总穿旧衣服。改革是为了让公司活得更好,大家的日子也才能更好过。这些安置办法,是我能想到的最好的方式,希望大家能理解、支持。”
他诚恳的态度和切实的方案,最终赢得了大部分老员工的理解。虽然仍有少数人选择离开,但整体上平稳地渡过了这次人事震荡。周明也借此机会,提拔了一批有潜力的年轻骨干,生产线的效率显着提升。
处理完内部纷争,张大山疲惫地回到办公室。李秀云给他端来一杯热茶,看着他紧锁的眉头,轻声说:“是不是觉得,越往前走,水越深了?”
张大山接过茶,苦笑一下:“是啊。以前觉得把地种好、把药卖出去就行。现在要懂资本、要管人、要平衡各方利益……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但你也比以前更强了。”李秀云鼓励道,“能处理好这些,才是真正把企业做大的本事。”
张大山点点头,深吸一口气。他明白,企业家的成长,就是一个不断跳出舒适区、进入深水区的过程。资本谈判、管理变革,这些看似远离田间地头的挑战,正是大山药业能否蜕变为现代化企业的关键。
他望向窗外,夜色中的厂区灯火通明。深水区虽然暗流涌动,但唯有穿越它,才能抵达更广阔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