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思林看着对方一脸诧异的模样,颇有些占了上风的愉悦,这姑娘平日看着张牙舞爪的,到底是个十来岁的姑娘,有些情绪还藏不住。
“开作坊不是小事,姑娘可要同家人商量一下?!”
敲定了合作方式,董思林好心提议道。
“不必了,我家中只有一双幼弟幼妹,我做主即可。”
曼娘也没觉得孤儿有什么好丢人的,神色自若的说道。
董思林神色一顿,没想到是这种情况,当下颇有些不好意思,以为自己提到了对方的伤心事,脸上有些歉意。
曼娘没有过多解释,酒足饭饱,就开始着重商量合作事宜。
文书是要签订的,其中细节也要推敲落实,是以这顿饭吃了将近两个时辰,待两人出醉仙楼时,已经是申时初了。
“那就这么说定了,明日一早我派人接你去京郊我的宅子看看,那地方离城里不算远,重要是地方宽敞,作为作坊,容纳几十人同时做工不成问题,待明日看了咱们就开始修整,需要的用具你着手列个清单出来,我好提前购买。”
说起做生意的事,董思林严谨的很,让曼娘无端的安心。
她虽不甚了解他,但有白纸黑字的文书约束,想来对方不会坑她,且前期又不用她出钱,只管放心大胆的干就完了。
“成,我等你。”
曼娘应了声,两人各自分开了去。
出了酒楼就回了家,见家里言哥儿同叶兰娘各司其职,干得热火朝天的,不由点了点头。
“姑娘要同旁人一起开作坊?!那人可靠谱?!”
叶兰娘听曼娘说往后就不在家中做炒货了,心里一惊,又听她说要同旁人一起开作坊,不免忧心忡忡的。
自家姑娘不过是个十来岁的少女,万一被人蒙骗了……
“签了文书,画了押的,且我只是出个方子,就算真的被蒙蔽了,也不过失了几个方子而已,没什么好损失的。”
曼娘倒是看的开。
叶兰娘顿了顿,也是这个理儿。
“我打算让你带着小山还有言哥儿一起去作坊做工,毕竟是同人合作,若是没有自己人难免心里没谱。”
曼娘提议道。
“自然可以,姑娘放心吧,有我在,定不会让姑娘被人蒙骗了去。”
叶兰娘拍着胸脯信誓旦旦道。
曼娘点点头。
到了下晌,得到消息的于氏杜康几人都不住的恭喜曼娘。
“那咱们还能继续卖吗?”
杜康替曼娘高兴之余还有些顾虑,曼娘姐姐要开作坊,且是同人合作的,那他们还能零售吗。
他年岁小,不能去作坊做工,若是不能卖了,岂不是又没有收入了,这让他忐忑不安的。
“自然可以,今日你们都在,我把对你们的安排说一下,你们自由选择。”
曼娘对这几人,也是感慨万千,不知不觉中她也是养活了好几个家庭呢。
“一是去作坊做工,工钱虽还没确定,但应该不会低,养家糊口绝对没问题,且不用风吹日晒的,算是长久的营生。”
“二是继续拿货自己去卖,拿货的价格不变。”
曼娘顿了顿,看向几人。
“大姑娘,你看我能去作坊做工吗?!”
来接郑言的赵氏略微一思索,一脸殷切的开口。
先前她一直都是风里来雨里去的卖自家的酱菜,见薛家炒货卖的好,也曾动摇过,只是每次同于氏搭伴,她若是也卖炒货,就有抢生意的嫌疑,只能作罢。
此时听曼娘如此说,心动不已,正经且长久的营生,可比自己东一榔头西一榔头的强多了。
且自家言哥儿要去作坊做工,他脑子混沌,万一被人欺负了…思来想去还是自己跟着好些。
“自然可以,你同言哥儿一起,也能有个照应。”
赵氏是个能干的,曼娘巴不得她去。
一旁的春芳听到母亲要去作坊,若有所思的,一时没有表态。
反倒是于氏,一脸纠结的,最后考虑到作坊稳定,且不用风吹日晒的,还是选择了作坊。
“娘,曼娘姐姐,我想自己去卖货。”
小婉见于氏选了作坊,鼓起勇气说道。
这段时日跟着于氏东奔西走的,日子过得十分充实,且每日接触很多人,性子也开朗了不少。
她年岁小,身量单薄,怕去了作坊拿不下来,且她觉得自己卖炒货自由些,还能学到不少东西,所以她做了另外的选择。
“曼娘姐姐,我也想卖炒货,我可以同小婉姐姐搭伴,两人也能有个照应。”
春芳见状,忙不迭的提出自己的想法。
于氏跟赵氏闻言都吓了一跳,这还是自家内向腼腆的姑娘吗。
两人欣慰之余难免担忧,两人年岁都不大,就算结伴而行她们也担心。
“可以是可以,只是你们行吗?!”
曼娘也是一样的顾虑。
“可以的,我们不往别处去,就在附近卖,也不贪多,一定会保证自己的安全。”
春芳同小婉信誓旦旦的保证道。
两位母亲交换了个神色,皆露出吾家有女初长成的骄傲。
“成,你们不妨试试,若是实在做不来再放弃也不迟。”
抛去对两人人身安全的顾虑,曼娘是极其支持女子靠自己过活的。
小婉同春芳闻言喜不自胜的,激动不已。
而一旁没有说话的杜康同他的堂姐春草毋庸置疑还要去桑家瓦舍卖炒货,毕竟每日一贯钱多的收入,放到任何行业都算利润丰厚了,且她们也喜欢这种具有挑战性的生活。
“既然大家都选好了,那就耐心等着,这段时日一切照旧,等作坊正式开业了我再通知你们。”
曼娘一一打量过去,见众人都喜气洋洋的,心里也高兴不已。
若是炒货作坊经营得当,能很快盈利,那自己的铺子开起来也指日可待。
一想到有自己的铺子,她就心潮澎湃。
打发了众人离开,曼娘开始着手写作坊需要的工具,涂涂改改的,一直忙到夜深,若不是怕影响慧娘元宝休息,只怕还不肯睡觉。
到了第二日一大早,董思林就如约派了马车到了胡同口接曼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