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吴掌柜愿意,咱们也可以银货两讫,我定个价格卖于贵店,至于你们买回去卖价几何我无权干预,你看如何?!”
曼娘提出自己的想法,这样倒是省事儿,她们也不用担卖不出去的风险。
“不知这花生定价格几何?!”
吴立没有立即答应,反而询问起价格来。
“我零售的时候卖四十一斤,若是同吴掌柜长期合作,我每斤再让上两文。”
曼娘顿了顿,开口说道。
“四十文一文不少,但姑娘要与我签个文书,一年内州桥夜市只供我桑家酒肆,你看可行?!”
吴立无意识的敲着桌子,面上一派笃定。
“只供桑家?!”
曼娘重复道,倒是没有太过吃惊,做生意的,自然讲究个独一家,对她来说若是这桑家酒肆能吃的下的话,自然是再好不过,省得她东奔西走的送货,但若是桑家酒肆吃不了那么多,这州桥夜市这么多酒肆茶馆的,岂不是浪费了?!
曼娘一时有些纠结。
“姑娘若是担心我桑家酒肆的实力,那可以放心,你也看到了,这不过刚到上客的时辰,咱们铺子已经坐满了,旁的不说,这下酒菜几乎是每桌都会点的,若是姑娘还有顾虑,咱们文书上也可以写明,我桑家酒肆每月购买量不低于三百斤,如此姑娘可放心?!”
三百斤?!曼娘略微一盘算,一斤四十文,三百斤就是十二贯,当下心不受控制的狂跳起来,若真能谈成,光是桑家酒肆一家就能保证她们姐弟吃喝不愁。
“成交!”
见吴掌柜如此有诚意,曼娘不再纠结,一锤定音道。
反正汴京大的是,除了州桥夜市,还有很多其他地方,怎么算她都稳赚不赔。
“痛快!姑娘是个爽快人。”
到了此时,吴立才完全放了开来,他本是个武夫,不会商人弯弯绕绕,精明算计的一套,当初被人逼着做了这酒肆的掌柜,赶鸭子上架一般,让他苦不堪言的,平日不仅装模作样的故作深沉,还要迎来送往的应付酒客,可把他愁坏了,今日听有个姑娘上门谈生意,还想着下来应付一番就打发了,不想这姑娘带的炒货实在合胃口,最后只能硬着头皮谈合作。
他性子直爽,不屑于因为一点利益同一个小姑娘磨缠,干脆提出自己的想法,本怕这姑娘年岁小做不了主,做好了她回去同家人商量的打算,没想到这小丫头也是个痛快人,就这么答应了,一时让他爽快不已。
曼娘高兴之余也有些激动,到底是来了这里后谈下的第一桩生意,只要顺利,至少一年内能保证姐弟几个衣食无忧,还能攒下银两来,如何不让她激动。
因为两人皆爽快,文书签的很快,看着手里的文书,曼娘一颗心稳稳落了地。
“既然文书已签,还望薛姑娘赶紧送了第一批炒货来,先各来一百斤,哦~对了,今日这筐也留下吧,待会儿我让二喜去过了秤,这银钱给你现结了。”
想到那炒花生的美妙滋味,吴立忍不住酒瘾犯了,不敢想象抿口绵长醇厚的秋露白,再来一把香酥可口的炒花生是多么惬意的事。
光是想想就让他口舌生津。
“那就多谢吴掌柜了,以后唤我曼娘就是了。”
曼娘谈了生意,卖了炒货,无事一身轻的,待唤做二喜的伙计过了秤,桑家酒肆结了银钱,出了桑家酒肆的曼娘脚步都轻快了几分。
看着州桥夜市热闹的街景,曼娘忍不住心绪激荡。
紧紧捏着荷包里的碎银子,还有半贯铜钱,浑身都轻飘飘的,要知道今天这么顺利,应该带上慧娘元宝的。
如今手里有钱,未来可期的,可不正是逛夜市的好时候。
且她此时有满心的激动想要跟家人分享,偏偏两人不在身旁。
看着热闹的夜市,曼娘后悔不迭的,当下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回去。
她深吸一口气,直奔卖细果的摊子而去,上次逛夜市时慧娘同元宝都喜欢这家的点心,回去后念叨过好几次,如今有钱了,自然要买上一些。
那卖细果的摊贩竟然还认得曼娘,见她上前忍不住热情的招呼着。
这次曼娘没了后顾之忧,不用担心坐吃山空,也是大方的很,上头摆的果子一样一个,硬是包了四个油纸包,喜的那摊贩见牙不见眼的。
买了果子,又买了几样没吃过的小吃,都塞进身后空荡荡的背篓里,曼娘若不是怕家里的弟妹等的着急,只怕还要多买几样。
曼娘颠了颠身后有些份量的竹筐,心满意足的准备挤出夜市赶紧归家。
不想刚走了两步,就听见有人唤自己。
“曼娘?!”
曼娘有些纳闷,怎么一逛夜市就能碰到熟人,她一脸疑惑的扭头向旁边看去,竟然是先前赶集遇见的赵婶子。
“赵婶子,好巧啊,你怎么也在这里?!”
曼娘有些吃惊,话说着,就见赵氏挤过人群走到了她跟前。
走的近了才发现,她脖子上套了个绳子,在腰上系了块木案,上头摆着一些青团,身后还背着个竹筐,显然是在夜市上卖东西。
“我来卖团子,这艾草青团正是当季的吃食,在家闲着没事,就做了些来卖,白日去大相国寺买,到了晚上,就来这州桥夜市买,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赵氏乐呵呵的,一副不知疲倦的模样,只是曼娘见她胸前的衣襟都被打湿了,花白的鬓角上也是汗水,想起她说的家中的情况,不由心生酸涩,若不是一家老小都指着她养家糊口,她一个妇人,何需如此拼命,日夜不分的做工,就是年轻人都不一定熬的住,更何况她一个中年妇人。
“婶子辛苦了,你一个人来的吗,那可得早些回去,最近城里不太平。”
曼娘有些心疼她,但对她的处境也无能为力,只能提醒她道。
“我同我家大郎一起的,他在前头卖柴火,这孩子五大三粗的,脑袋不太灵光,我怕他跟着我在人堆儿里挤的慌,就让他背了几担柴过来,待会儿我卖完了就去寻他。”
赵氏抹了把头上的细汗,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