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冬日的晨光穿透薄雾,洒在太极殿广场的青石板上,映出一片清冷的光泽。辰时未到,广场上已挤满了人 —— 文武百官按品级分列两侧,身着朝服的身影在晨光中格外整齐;国子监的学子们则站在广场边缘,捧着书卷,眼中满是好奇与期待;唐太宗的御座设在广场北侧的高台上,铺着明黄色的锦缎,在一众深色朝服中格外醒目。

广场中央,早已摆好了李逸准备的演示道具:一根打磨光滑的青冈木杆,长一丈、粗三寸,杆身用红漆标注着刻度;一块三百斤重的青石,表面平整,被绳索捆扎好,静静躺在木杆旁;旁边的木架上,放着一艘三尺长的木制小船模型,船身涂着桐油,泛着淡淡的光泽;还有一块与木船同等重量的铁块,以及一个直径五尺、深三尺的大木盆,盆中盛满了清水,水面平静如镜。

李逸身着青色官袍,站在道具旁,神色平静却难掩自信。他身后,两名技艺科的学子捧着《现代常识入门》书稿,随时准备配合演示;几名工匠则站在一侧,负责协助搬运重物,确保演示顺利进行。

“陛下驾到!” 随着内侍的高声通报,唐太宗在宫女与太监的簇拥下,走上御座。他目光扫过广场,最后落在李逸身上,缓缓开口:“李逸,时辰已到,可开始演示了。”

“臣遵旨!” 李逸躬身行礼,随后转身面对百官与学子,声音洪亮地说道,“诸位大人、同窗,今日臣将通过两项实验,验证《现代常识入门》中‘杠杆原理’与‘浮力原理’的真实性。这两项知识并非‘异域杂学’,而是能实实在在应用于民生、生产的实用之理,今日便让大家亲眼所见、亲身体会。”

说完,他首先走到青冈木杆旁,指着木杆中点处的凹槽:“众卿请看,这木杆中点的凹槽,便是杠杆的‘支点’。杠杆原理的核心,在于‘省力费距离’与‘费力省距离’—— 当支点靠近重物时,只需用较小的力,便能撬动较重的物体,代价是施力端需移动更长的距离;反之,若支点远离重物,施力端移动距离缩短,却需用更大的力。”

为了让众人更直观理解,李逸招手示意两名身材魁梧的士兵上前:“劳烦两位将士,尝试搬动这块青石。” 两名士兵应声上前,挽起衣袖,弯腰抓住捆石的绳索,口中喊着号子,憋得满脸通红,手臂青筋暴起,可三百斤重的青石却纹丝不动,只是在原地微微晃动了一下。

“这青石重三百斤,两位将士虽力大无穷,却也难以撼动。” 李逸笑着说道,随后指挥工匠将木杆的支点凹槽对准青石旁的石块,让木杆一端抵住青石底部,另一端伸出约六尺长,“现在,我们将支点靠近重物,再请一位将士试试。”

一名中等身材的士兵走上前,有些犹豫地握住木杆伸出的一端。李逸叮嘱道:“将士无需用全力,只需缓缓下压即可。” 士兵点点头,深吸一口气,双手握住木杆,轻轻向下用力。

“起!” 随着士兵的喊声,令人惊讶的一幕出现了 —— 原本纹丝不动的青石,竟缓缓被木杆顶起,离地约半尺高。士兵脸上露出惊喜之色,继续下压木杆,青石又被抬高了几分,直到李逸示意停止,才缓缓放下。

广场上顿时响起一阵低低的惊叹声。负责工部事务的官员忍不住走上前,仔细查看木杆与支点的位置,眼中满是震撼:“竟有如此妙用!此前工部修建宫殿,搬运巨石需动用十余名工匠,若用此杠杆原理,只需两三个人便能完成,可节省多少人力啊!”

李逸笑着回应:“大人所言极是。除了搬运重物,杠杆原理还可用于农田灌溉 —— 制作‘杠杆汲水器’,农户只需轻轻下压木杆,便能将井水提至田垄,比传统的水桶提水省力三倍;在军事上,改良投石机时运用杠杆原理,可提升石弹的射程与威力,此前收复河西时,火药炮的炮架设计,便借鉴了杠杆的平衡原理。”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仍在沉默的保守派官员:“诸位大人,这样能直接提升民生效率、助力军事发展的知识,难道还能称之为‘杂学’?难道因为它与传统典籍记载不同,就要舍弃其实用价值吗?”

崔玄龄脸色微沉,却一时无法反驳 —— 眼前的实验效果太过直观,杠杆带来的便利肉眼可见,若再坚持 “杂学无用”,未免显得固执。郑修远则皱着眉,低声对身边的官员说道:“不过是些工匠的技巧,难登大雅之堂,学子当以圣人之道为重。”

李逸仿佛没听到两人的议论,继续推进演示:“接下来,我们演示浮力原理。” 他走到盛满水的木盆旁,将木制小船模型轻轻放入水中。小船稳稳地浮在水面,船身吃水约一寸深,即便工匠在船上放上两块砖头,小船依旧平稳,只是吃水深度略有增加。

随后,李逸将小船从盆中取出,换上那块与小船同等重量的铁块,轻轻放入水中。铁块刚接触水面,便 “扑通” 一声沉入盆底,溅起一圈水花,水面仅泛起短暂的涟漪,便又恢复平静。

“众卿请看,” 李逸指着木盆,“木船与铁块重量相同,为何一个浮于水面,一个沉入水底?并非铁块‘更重’,而是两者的‘密度’不同 —— 木船的木材密度小于水,即便整体重量与铁块相当,但其内部中空,排开的水量更大,受到的浮力足以支撑其漂浮;而铁块密度远大于水,排开的水量不足以产生足够浮力,便会下沉。”

为了让解释更易懂,他拿起一块薄木片与一颗小铁钉:“就像这木片与铁钉,铁钉虽轻,却会沉入水中;木片虽重,却能浮在水面。这便是浮力的核心规律 —— 物体的浮沉,取决于其密度与液体密度的对比,而非单纯的重量。”

造船世家出身的兵部郎中立刻眼前一亮:“李侍郎,若掌握此原理,造船时便可通过调整船体结构,增加排水量 —— 比如将船身造得更宽大、内部增设隔水舱,既能提升船只的载重量,又能增强航行时的稳定性!此前我朝打造海船,常因船体不稳,在远洋航行中遭遇风浪倾覆,若能应用此原理改良,大唐的航海贸易定能更上一层楼!”

“大人说得正是!” 李逸点头赞同,“不仅如此,在治理河道时,测量船只的吃水深度,可推算出货物的重量,避免船只超载搁浅;在渔业中,制作渔网时选择密度小于水的浮子,可让渔网始终漂浮在水面,方便捕捞。这些应用,都能直接惠及百姓生活与国家经济。”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的太子李治终于开口。他缓步走到广场中央,对着唐太宗躬身行礼后,转向百官说道:“诸位卿家,方才李侍郎的演示,通俗易懂,且每一项知识都能找到明确的应用场景 —— 杠杆助民生、浮力促航海,这样能切实提升国家实力、改善百姓生活的知识,理当在学子中推广!技艺科本就是为培养实用人才设立,若连这样的基础原理都不能纳入教材,岂不是违背了设立技艺科的初衷?”

苏定方立刻上前附和:“太子殿下所言极是!臣常年领兵,深知实用知识对军事的重要性 —— 此前河西之战,若不是李侍郎改良的火药武器,我军怎会如此迅速收复失地?这些知识不是‘异端’,而是强国之基!臣恳请陛下,准许《现代常识入门》列为技艺科教材,让更多学子学到实用本领!”

程处默也高声说道:“陛下!臣也支持李侍郎!将士们在战场上,需要的是能提升战斗力的知识;百姓在田间地头,需要的是能提高收成的技巧。若一味固守传统,排斥实用知识,大唐如何能持续强盛?”

中立派官员见状,也纷纷表态支持:“陛下,李侍郎的演示有理有据,知识实用可行,当列为教材!”“技艺科学子多为工匠子弟,此类知识对他们而言,比单纯的经文更有价值!”

广场上的气氛瞬间转变,支持的声音盖过了此前的质疑。唐太宗坐在御座上,看着眼前的景象,眼中露出满意的神色。他沉吟片刻,终于开口,声音洪亮地传遍广场:“朕看罢演示,心中已有决断!”

百官与学子纷纷安静下来,目光聚焦在唐太宗身上。

“《现代常识入门》一书,虽用白话文写作,却通俗易懂;内容虽与部分传统典籍记载不同,却经实验验证,实用可行。” 唐太宗语气郑重地说道,“即日起,将其列为国子监技艺科必修教材,其他科目学子若有兴趣,可自愿选修;国子监需在一月内组织师资培训,挑选熟悉实用知识的工匠与学者,担任技艺科讲师,确保学子能真正理解书中内容;工部需协调印刷工坊,调拨纸张与油墨,尽快将教材印刷成册,发放至长安及各地的技艺科学堂,让更多人受益。”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崔玄龄与郑修远:“朕知道,部分卿家对‘白话文’‘异域知识’仍有顾虑。但朕以为,文化传承重在‘取其精华’,而非固守形式 —— 古文有其典雅之美,可用于研习经典;白话文有其通俗之便,可用于传播实用知识,两者并非对立,而是相辅相成。至于‘异域知识’,只要其能助力大唐发展、惠及百姓,便是‘有用之学’,朕为何要拒之门外?”

崔玄龄与郑修远闻言,只能躬身行礼:“臣遵旨。” 虽心中仍有不甘,却也明白,唐太宗的决策已不可更改,且实验效果摆在眼前,再反对只会显得不识时务。

“李逸,” 唐太宗转向李逸,语气中带着赞许,“此书编写有功,朕赏你黄金五十两、锦缎五十匹,另赐‘弘文馆待诏’一职,允许你参与国子监技艺科的课程设计,确保教材能真正落地教学。”

“臣谢陛下隆恩!” 李逸躬身行礼,心中满是欣慰 —— 这场围绕知识传播的较量,终于以 “实证” 取胜,现代科学知识在大唐的推广,迈出了关键一步。

演示结束后,百官陆续散去。苏定方走到李逸身边,拍着他的肩膀笑道:“贤婿,好样的!用事实说话,比再多争辩都管用!往后有需要军方配合的实验,尽管开口!”

太子李治也对李逸说道:“今日之事,你做得很好。往后推广教材时,若遇阻力,可随时向朕禀报,朕会为你撑腰。大唐的发展,需要更多像你这样务实的人才。”

李逸一一谢过,看着众人离去的背影,又望向广场中央的演示道具,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今日的成功只是开始 —— 后续的教材印刷、师资培训、课程落地,还会遇到各种挑战,但至少,他用实验证明了 “实用知识” 的价值,打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

午后的阳光渐渐温暖,太极殿广场上的人群散去,只留下几名工匠在收拾道具。李逸站在原地,手中握着一本《现代常识入门》书稿,指尖轻轻拂过纸页上的文字。他仿佛看到,不久的将来,技艺科的学子们捧着这本书,在工坊中实践杠杆原理、在河边观察浮力现象;工匠们运用书中知识改良工具,商户们用阿拉伯数字便捷记账;大唐的海船驶向更远的海域,农田里的灌溉效率大幅提升……

这些景象,便是他编写教材的初心 —— 让知识不再被禁锢于典籍,让科技真正服务于民生,让大唐在实用之学的助力下,走向更长远的繁荣。

回到皇家科学院后,李逸立刻召集团队,着手准备教材的印刷事宜。苏瑶早已在书房等候,看到他回来,笑着递上一杯热茶:“逸哥哥,陛下的旨意已经传来,大家都在为教材推广的事高兴呢!”

李逸接过热茶,喝了一口,心中满是温暖:“多亏了今日的演示,也多亏了太子与苏伯父他们的支持。接下来,我们要加快印刷进度,尽快让教材送到学子手中。另外,还要准备师资培训的讲义,让讲师们先吃透书中内容,才能更好地教学。”

苏瑶点点头,眼中满是支持:“我会帮你整理讲义,逸品女红坊那边也能抽调人手,协助装订教材。咱们一起努力,让这本书真正发挥作用。”

夜色渐深,皇家科学院的书房依旧灯火通明。李逸与苏瑶并肩坐在桌前,整理着教材的印刷清单与培训讲义,偶尔低声交谈几句,空气中弥漫着忙碌却充实的气息。窗外的月光洒进屋内,照亮了书页上的文字,也照亮了两人眼中对未来的憧憬 —— 一场由知识引发的变革,正悄然在大唐的土地上生根发芽,而他们,正是这场变革的推动者与见证者。

CC读书推荐阅读:百亿豪门穿兽世,投喂对象抢疯了边疆小卒的逆天崛起以死谢罪?重生后全宗门跪求原谅晚来情谊深二次元之斩神调包后,狼山小公主大杀四方宠爱太多太难选离婚吧,别耽误我泡小鲜肉万界保管员:开局穿梭机被曝光修为尽废后,我被逼退出宗门处处找茬?侯府小姐我不当了婚礼当天,老公朋友圈官宣白月光了穿越古代,我被团宠了瘸腿大师姐带着宗门飞升了海贼:这个海军强到离谱黑神话西游:神佛!吃俺老孙一棍圣子大人没有心我到民国当间谍周易哲学渣了腹黑女后我的诸天无限流,从要你狗命开始气运被夺后,她虐哭宗门所有人医妃归来:重生嫡女杀疯了!断亲单开族谱,柔弱表小姐不好欺神医娘亲一出门,各地大佬追着宠斗罗:穿成唐三姐姐后我封神了长相思之寒柳依依九叔:简化金光咒,晒太阳就变强女神异闻录:书与命运的彼方废材巫女的鬼怪们港综:称霸香江从庙街开始娱乐:息影五年!我的女粉丝全是一线明星?港综:普通道士?随手就是五雷咒超兽武装:轮回者的系统无拘无束游走诸天快穿:病娇反派又被宿主撩迷糊了斗罗:趁雪帝落难,忽悠她做老婆被宗门诬陷后大师姐杀疯了武夫借剑无限之我的金主真难哄爱与租约快穿:满级大佬,在线追夫爱情公寓:我的幸福生活烧火丫鬟嫁东宫:太子,求你疼我薅光系统羊毛后,她飞升了古墓新娘,冥王宠得心慌慌你人皇幡都冒邪气了,还装赘婿?AI说:卷什么?躺平才可能躺赢特种姐妹穿七零,给列强亿点震撼
CC读书搜藏榜:这个宗门大有问题承光集亮剑:团长听我解释,我真是群演穿书:救赎疯批男主后,剧情崩了什么?我和二狗子杀遍了诸天hp:和德拉科相爱相杀的那些年快穿:宿主为远离小黑屋一路狂奔网游之幻兽使一吻定情,总裁的天价影后穿书后踢开男主,抱紧反派大腿重生复仇:我与夫人分天下红色王座圣骑士编年史1961刚刚入职的我获得了系统报告帝君,您的下属又想搞恋爱脑药神,从我不是药神开始蜜之仇九尾灾荒年:娘子有空间,婆家宠上天仙缘无双传晚来情谊深游云惊凤不求长生,只为称帝几度夕阳生HP:救世主今天又在消极怠工我隔着月亮,慢慢回头望火影:岩石巨人吊打高达兔兔生存记夜夜笙歌,公主殿下专宠暗卫白描情书邪修师妹拯救了全宗门赛博朋克:战争步行者插翅难逃,又被疯批世子逮回去了为君倾心绝世冥王妃网游——屠龙巫师八零大佬别虐了,夫人才是白月光美漫:从疯人院毕业后做蝙蝠侠凤朝华快穿之女配咸鱼人生皇女请回家偏执!疯批!真千金是朵黑莲花重生清冷貌美少年练习生后去选秀我在相声社团当团宠千户待嫁幸好正当时重生之千金小姐养成系你已进入选择模式刘一的仙途奇缘反派他每天都想欺师灭祖HP:掠夺者们有被迫害妄想症
CC读书最新小说:资治通鉴白话版末世简易修仙我把召唤兽养成绝色女帝!灵气时代,这个枪手有点强龙虎老天师,镇压人间三千年!韩立:开局小瓶,一路爽到道祖境星途逆旅:命运的无尽交响烈日当空耀三界九届至尊名义:我京海恶少,望爹成龙双穿之民国淘金三国赵云传综武:天机楼主,曝光乔峰身世高武,从龙爪手开始撕天裂地大秦风骨:王翦传西游记之逆行东土记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巴清传奇:丹砂与权谋混沌道祖逆天行未来星空记重生76:开局狂摘五朵金花美漫:拥有决斗盘的我吞天葫乐队特摄两手抓,征服日娱养黄瓜我在宝可梦当魅魔?问天牧道我家萝莉红娘:精灵女王喊我老公穿越四合院我变成傻柱皇陵签到十年,女武神悔婚?我在曼联搞抽象跃沧海开局一只猫,房客全宇宙红楼三老爷家人丁兴旺年代快穿,炮灰没死,一胎三宝了文字游戏:开局获得三颗星辰眷顾往世之眼天堂来的风末世之热血烬途淬火警魂1985刑侦笔记午夜诡话连环惊魂录综武:比烂?我躺尸都能变强!名义:格局打开,全部抓起来!港片:78年,我先赚它一亿!手机收到异世界的一百个短故事九狱仙帝归来纽约抓鬼实录:从道士到诸天大佬错失系统的我,捡到了舰娘终焉重启:第十条神径从荒芜领地到神权之敌斗罗之绝世双骄:三生武魂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