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球散发的光芒不再仅仅是流淌,它们开始脉动,如同一个沉睡巨人的心脏缓慢苏醒。每一次光芒的涨落,都伴随着更加清晰、更加沉重的情感与信息碎片,不再是模糊的低语,而是直接烙印在灵魂深处的宣告。
“方舟…”
光芒剧烈一闪,林朔仿佛看到无垠的黑暗虚空中,一点微光包裹着无数细碎的光点,如同风暴中的孤舟,艰难前行。那不是实体,更像是一个概念的造物,一个法则的庇护所。
“…承载最后星火…”
景象变幻,那“方舟”内部,并非冰冷的船舱,而是无数沉睡的、或是摇曳的“光”——生命的印记,文明的余烬,秩序的碎片。一种悲壮而决绝的使命感扑面而来,这艘舟,背负着最后的希望。
短暂的停滞,光芒转为深邃的蓝色,如同沉思的海洋。
“追寻者…”
这个词带着审视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最终似乎在林朔身上停留了一瞬。
“…需明晰‘源’之本质…”
“源”?林朔立刻想到了里奥歌谣中的“秩序圣约”,想到了那超越光暗的初始。这“源”是创造万物的起点?还是某种更根本的法则?光灵没有给出答案,而是抛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仿佛这是通往下一步的关键钥匙。
最后的光芒,变得无比纯粹,如同初生的阳光,温暖而充满不容置疑的坚定。
“心向光…”
这“光”并非仅仅指代能量,更是一种倾向,一种信念,一种对秩序、创造与生命的坚守。
“…方能于终末存续…”
“终末”——这个词让所有人心中一凛。不是毁灭,而是“存续”。条件无比清晰,却也无比苛刻:心必须朝向“光”,才能在无法抗拒的终结到来时,保住那一线生机。这不是力量的许诺,而是存在方式的筛选。
光流缓缓平息,光球的光芒也彻底内敛,重新化作一个悬浮的、寂静的球体。圣殿内陷入了一片死寂,只有尘埃在残存的光晕中缓缓飘落。
“方舟…星火…源…” 林朔喃喃自语,每一个词都重若千钧。他脑海中,里奥那苍凉的歌声再次响起,与此刻接收到的信息严丝合缝地对上了——“光耀纪元”、“秩序圣约”、“暗影低语”、“方舟永存”。吟游诗人传唱的不是神话,而是被遗忘的、残酷的真相前奏。
虎子深吸一口气,打破了沉默,他摸了摸脑袋,眉头紧锁:“俺…俺好像听懂了,又好像没懂。是说咱们这世界是个大筏子,驮着最后一点家当在逃难?而咱们得搞清楚这筏子是咋来的,还得心向…呃,向好的,才能活下来?”他的总结粗糙,却直指核心。
苏洛脸色有些发白,她下意识地搓了搓指尖,那里曾经迸发出炽热的火焰:“心向光…如果‘光’指的不是我的火焰,那是什么?如果战斗无法解决最终的‘终末’,那我们…该怎么做?”她的力量第一次受到了根本性的质疑,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她不自觉地朝虎子靠近了一步,似乎从这坚实的盾牌身边能汲取到一丝安定。
李墨尘则双眼放光,飞速地记录着,嘴里念念有词:“逻辑链补全了!先民,或者说‘方舟’的建造者,预见了某种宇宙尺度的终结灾难‘虚无之暗’(他采用了光灵之前的用词)。他们建造‘方舟’保存文明火种。而‘源’可能是对抗‘暗’的关键,或者理解这一切的基石。最后的存续条件…是一种心灵层面的筛选机制!”他抬起头,看向林朔,“队长,这信息太重要了。它解释了‘暗蚀’的本质,可能是一种接近‘终末’的力量侵蚀。而我们之前接触的‘光耀之歌’任务线,极可能就是指向这个‘源’的线索!”
林朔点了点头,感受着眉心那【光铸碎片】传来的微弱温热。它仿佛在共鸣,确认着这些信息的真实性。“明晰‘源’之本质…” 他重复着这句话,目光扫过圣殿四壁那些模糊的壁画,现在看去,那些线条似乎都在指向某个核心。光灵没有给出答案,而是指明了方向——一个可能隐藏在“光耀之歌”最终秘密里的方向。
“先民圣殿…给了我们警告,也给了我们一丝希望。”林朔的声音在寂静的圣殿中回荡,“‘方舟’还在,但需要维护。‘终末’是背景,但‘存续’是可能。而我们这些‘追寻者’…”他看向他的队友们,眼神逐渐坚定,“我们的路,似乎比单纯提升等级、击败怪物要漫长和艰难得多。”
他们没有立刻获得强大的力量或神奇的宝物,却背负上了一个世界的秘密和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圣殿的探索似乎结束了,但一场真正关乎存在意义的追寻,才刚刚拉开序幕。团队频道里无人说话,每个人都在消化着这超越游戏范畴的震撼信息,并将目光投向了林朔,等待着他决定下一步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