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厢里的气氛正酣,音乐声、聊天、笑闹声混杂在一起,勾勒出一幅京城夜晚特有的浮世绘。陈诚坐在相对安静的角落,端着酒杯,偶尔与身旁的人低声交谈两句,目光却始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慎,观察着这光怪陆离的场景。他清楚,在这里,真正的交易和人情往来,往往隐藏在酒杯碰撞和笑语喧哗之下。
就在这时,包厢厚重的门被轻轻推开,一个身影在妈咪恭敬的引领下走了进来。来人约莫三十五六岁年纪,穿着剪裁得体的深色西装,面容算不上英俊,但眼神锐利,嘴角挂着一丝恰到好处的笑容,步履沉稳,自带一股不容小觑的气场。他一进来,目光先是在几位大佬脸上扫过,最后,带着几分探究,落在了生面孔陈诚身上。
“韩董,姜导,王总,叶先生……各位老大驾光临,怎么也不提前招呼一声,我好安排得更周到些。”来人声音洪亮,带着生意人特有的热情,却又不会显得过分谄媚。他正是这家“天上人间”的老板,覃辉。
韩三平作为在场地位最高者,笑着摆了摆手:“覃总太客气了,我们就是几个老朋友聚聚,顺便带个小兄弟来见见世面,哪敢劳你大驾。”
“韩董您这话说的,能为您和各位服务,是我的荣幸。”覃辉笑着应承,目光再次转向陈诚,“这位小兄弟是……看着面生,但气度不凡啊。”
王中磊适时地接过话头,笑着介绍:“覃总,给你介绍一下,陈诚,我们北电的学弟,别看他年轻,可是位了不得的人物。在美国跟人合伙开电影公司,投拍的《电锯惊魂》马上全球上映。”停顿了一下,喝了口酒继续说道:“而且人花花6的美元,购买特效设备准备打造国内最先进的特效公司”
果然,覃辉眼中瞬间闪过一丝震惊,虽然很快掩饰过去,但那份讶异还是被陈诚捕捉到了。六个亿美金,在2003年的国内,无论放在哪个行业,都足以掀起惊涛骇浪。更何况是投入在看似“虚”的电影特效设备上。这年轻人,要么是背景深不可测,要么就是胆识和眼光远超常人,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失敬失敬!原来是陈总!”覃辉立刻上前,主动向陈诚伸出手,态度明显更加郑重,“陈总真是年轻有为,一出手就是国际视野,大手笔!佩服!”
“覃总过奖了,运气好而已,以后还要向各位前辈多学习。”陈诚起身,与他握手,态度不卑不亢,语气平和。
覃辉一边与陈诚寒暄,一边不动声色地挪到王中军身边,借着点烟的功夫,压低声音快速问道:“王总,这位陈总……什么来头?以前没听说过这号人物啊?”
王中军吐出一口烟圈,意味深长地笑了笑,也压低声音:“背景不简单,根正苗红,跟叶大鹰那边都能搭上话。关键是,人家是真有本事,也有钱。六个亿美金,现金砸下去,眼都不眨。这种人,只能交好,千万别得罪。”
覃辉心领神会,点了点头。在京城做生意,尤其是做到他们这个层面,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是最基本的生存法则。随便得罪一个不知底细的过江龙,那是蠢货才会干的事。他覃辉能从底层摸爬滚打起来,创立“天上人间”这片基业,靠的就是这份谨慎和敏锐的嗅觉。
事实上,他最近的心思已经不完全在娱乐产业上了。他正试图将自己的商业版图向更“主流”、更资本化的领域拓展。今年初,他刚刚整合资源,成立了星美传媒,意图在影视制作、发行领域分一杯羹。他甚至已经在筹划建设属于自己的院线——星美院线,并谋求未来在香港上市。陈诚这个突然冒出来的、拥有雄厚资本和好莱坞资源的年轻人,在他眼里,瞬间从一个需要客套的“小兄弟”,变成了一个极具价值的、潜在的合作伙伴或需要重点维系的人脉。
“怠慢了,怠慢了!”覃辉心思电转,脸上笑容更盛,他招手叫来服务员,低声吩咐了几句,然后对在座众人说道,“各位老大,陈总,今天这酒水算我的,大家务必尽兴!我再让人开几瓶好酒过来!”
王中磊在一旁打趣:“覃总,你这可是区别对待啊,我们来了这么多次,也没见你这么大方过!”
覃辉哈哈一笑:“王总您就别埋汰我了,以前是我覃辉眼拙,没认出真龙!今天必须赔罪!”
很快,服务员端来了几瓶明显档次更高的洋酒和红酒。覃辉亲自给在座各位倒上酒,然后举起杯:“韩董,姜导,各位老大,陈总,我敬大家一杯!感谢各位赏光,也预祝陈总在美国的电影大卖,事业蒸蒸日上!”
众人纷纷举杯。一杯饮尽,气氛更加热络。覃辉很自然地坐在了陈诚旁边的空位上,开始与他攀谈起来。他没有一上来就谈生意,而是从陈诚的音乐专辑聊起,称赞他的才华,又聊到美国的风土人情,显示出极佳的交际手腕和话题引导能力。
“陈总真是全能型人才,歌唱得好,电影也玩得转。”覃辉感叹道,“不瞒你说,我最近也刚成立了一家影视公司,叫星美传媒,以后少不了要向陈总请教学习。”
陈诚心中了然,知道正题来了。他微微一笑:“覃总客气了,互相学习。星美传媒我略有耳闻,覃总在实业和娱乐领域都做得风生水起,令人佩服。”
“小打小闹,跟陈总你的国际视野没法比。”覃辉摆摆手,语气诚恳了几分,“陈总,我有个不情之请。你看,你的电影将来肯定要回国发行,我们星美虽然刚起步,但在渠道和地面推广上,还是有点资源的。而且,我计划尽快组建自己的院线。不知道有没有机会,跟陈总你的公司合作一把?”
陈诚看着覃辉眼中闪烁的精明与野心,心中快速权衡。星美初期的发展势头确实很猛,覃辉此人的执行力和魄力不容小觑。在国内多一个拥有院线资源的合作伙伴,绝对不是坏事。而且,与覃辉这样的人合作,很多时候比跟那些老牌、关系盘根错节的公司打交道更直接、更高效。
“覃总快人快语,我也就直说了。”陈诚端起酒杯,与覃辉碰了一下,“合作当然有机会。我这边除了电影,后续的特效公司和动漫公司也需要大量的项目和渠道支撑。星美如果有兴趣,我们可以找时间详细聊聊,看看具体在哪些项目上可以对接。”
覃辉闻言大喜,他要的就是这个态度和机会!“太好了!陈总果然是做大事的人,爽快!那我们就说定了,改天我做东,专门请陈总,咱们好好规划规划!”
两人相视一笑,酒杯再次碰到一起,初步的合作意向就在这觥筹交错间达成了。旁边韩三平、姜文等人将这一幕看在眼里,都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容。韩三平更是暗自点头,这小子,不仅有能力,这为人处世、把握机会的能力,也远超同龄人,未来不可限量。
有了这个插曲,包厢里的气氛更加微妙。覃辉作为东道主,更是使尽浑身解数,安排得妥妥当当。期间,他又叫来了几位据说“才艺双绝”的姑娘进来助兴,唱歌、跳舞,甚至还有表演小段话剧的,显然是为了迎合在场这些文艺圈大佬的品味。
陈诚也放松下来,既然来了,便也入乡随俗。在众人的起哄下,他拿起话筒,唱了一首专辑里的《背对背拥抱》。没有KtV的嘈杂伴奏,只有他清唱了几句,那细腻的情感处理和扎实的唱功,立刻赢得了满堂彩,连那些见多识广的姑娘们都听得眼睛发亮。
覃辉在一旁看着,心中对陈诚的评价又高了几分。有背景,有资本,有才华,还懂得审时度势,这样的年轻人,只要不走错路,未来的成就绝对难以估量。他更加坚定了要与之深度绑定的决心。
但是他也太小看了陈诚了,陈诚是有点不愿意跟这位覃老板合作的,因为他玩到了后面都把自己给送进去了,做事做人有点不规矩,所以陈诚也不管他后面有多大的关系,惹不起,那就躲远一点就行了,你做你的生意,能合作就合作,不能合作就不合作,按照正常的商业合同就行。
搞得覃辉想跟陈晨解释一下,都没机会,到了最后散场的时候,本来覃辉还想送一下他,也被陈诚拒绝了,让他先把这几位京圈大佬先送一下,而他自己天上又间门口马上打了个车。
坐上车,驶离了“天上人间”那炫目的霓虹灯,窗外的北京城陷入了深夜的宁静。陈诚靠在椅背上,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这一天,信息量巨大。从中影韩三平的赏识,到京圈大佬的接纳,甚至还顺手买下了一个影视基地……
他的国内棋盘,在短短一天之内,就被填上了几颗至关重要的棋子。这些关系网和资源,将为他后续的电影拍摄、特效公司运营、乃至全球发行,提供难以估量的助力。
然而,他并没有被这突如其来的“成功”冲昏头脑。他清楚地知道,这一切的基础,最终还是源于他展现出的“实力”——那六亿美元的设备采购,以及《电锯惊魂》在北美潜在的巨大成功。没有这些硬核的东西,光靠所谓的“背景”和“关系”,在这些精明似鬼的大佬面前,他什么也不是。
“接下来,就是把这些资源真正转化为生产力的时候了。”陈诚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路灯,眼神重新变得锐利而坚定。怀柔的基地要尽快接手改造,设备要尽快安装调试,团队要尽快搭建……还有与星美可能的合作细节,也需要仔细斟酌。
路还很长,但方向,已然清晰。他深吸一口气,感受着这座古老又充满活力的城市在深夜的脉搏,一股前所未有的斗志,在胸中升腾。美国的战场暂告段落,属于他的中国时代,正伴随着这些夜晚的酒杯与承诺,悄然开启。而这一切,仅仅是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