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默的话音未落,林枫的耳机里就传来一阵越来越清晰的嘈杂声。
他抬起头,只见b区原本安静得能听见翻书声的自习室,此刻正爆发着一场压抑的骚动。
几个学生正围着一个座位争执,其中一个男生涨红了脸,手机屏幕几乎要戳到对方脸上:“凭什么?系统显示这个座位是我的,我刚扫码坐下,椅子都没捂热就被清退了!”
“我的也是!”旁边一个女生立刻应和,声音里带着哭腔,“后台还提示我‘连续释放座位三次’,账号都被限制登录了!可我从早上到现在,根本就没碰过手机!”
恐慌像无形的涟漪,迅速扩散。
林枫的心猛地一沉,他立刻起身,快步走出307,同时在团队频道里发出一行字:“出事了,来我这儿。”
混乱中,他清晰地捕捉到了几个关键词:“清退”、“连续释放”、“账号限制”。
这与陈默刚才提到的那个“幽灵”般的数据流,难道有关联?
他挤进人群,目光锁定在一个被标记为“恶意刷单”的账号上。
当看清那个头像和昵称时,他的瞳孔骤然收缩。
是阿杰。
那个前几天因为抢不到座位,在图书馆门口崩溃痛哭的二战考生。
他曾是旧规则下最痛苦的受害者,是林枫他们决心改革的初衷之一。
可现在,新系统上线第三天,他却成了系统认定的“作恶者”。
林枫的指节捏得发白,一股寒意从脊背升起。
他立刻拨通陈默的语音:“调取所有被清退和限制账号的后台日志,重点筛查凌晨时段的异常操作!”
电话那头,键盘敲击声密集如暴雨。
几分钟后,陈默的声音带着一丝震惊和凝重传来:“找到了。从凌晨两点开始,有超过三百个账号几乎在同一时间,自动触发了‘释放重抢’的循环操作。它们的目标高度集中,全是b区和c区的靠窗座位。这个操作导致资源池在短时间内剧烈震荡,系统为了自保,启动了高频操作限制机制,误伤了一大批正常用户。”
“阿杰也是其中之一?”
“是。他的账号在凌晨2点17分43秒,被一个未知的脚本登录,执行了十九次‘释放-重抢’操作,然后被系统自动标记。”
林枫的眉头紧紧锁死。
这不是意外,这是一场蓄意的、精准的攻击。
攻击者没有选择攻破防火墙,而是利用了他们亲手写下的规则。
“有人在用我们的改革,”他对着空气,也对着电话那头的陈默,一字一句地说道,“制造新的不公。”
整个团队在宿舍进入了战时状态。
陈默连夜对代码进行逐行复盘,眼睛里布满血丝。
凌晨四点,他猛地一拍桌子:“我操,是‘空置释放机制’的逻辑漏洞!”
他指着屏幕上一段高亮的代码解释道:“我们为了防止有人占着座位却不来,设计了用户可以主动释放座位,让资源流动起来。但我们忽略了一个极端情况——如果用户在释放座位后的三十秒内,又重新预约同一个座位,系统会因为两次操作间隔过短,将其误判为‘高频刷单’的恶意行为,从而自动限制账号权限。”
“三十秒……”林枫喃喃自语,一个可怕的念头浮现出来,“那个脚本,就是卡着这个时间点,让大量账号陷入‘释放-重抢-被封’的死循环,从而制造混乱,把普通用户全部逼出竞争队列。”
赵子轩在一旁倒吸一口凉气:“这也太阴了!他们自己不抢,而是让系统把所有人都踢出去,最后整个资源池就成了他们的囊中之物。”
林枫盯着屏幕上那个精准到秒的启动时间——2:17,和那条在不同服务器节点间狡猾跳转的Ip路径,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这不是简单的技术问题,是有人在用最小的成本,测试我们系统的崩溃边界。”
第一个怀疑对象,自然是白宇团队。
然而,当林枫调出白宇及其核心成员的登录记录时,却发现了诡异之处。
白宇的主账号,连续三天没有任何登录系统的痕迹,干净得像个从未使用过的新号。
就在调查陷入僵局时,张野从外面冲了进来,他调取了图书馆东侧门的监控录像。
“枫哥,你看这个!”他指着屏幕上一个时间戳为凌晨两点的画面。
一个模糊的身影从黑暗中走出,行色匆匆,他手里提着一个老旧的笔记本电脑包,包侧面的标签在红外摄像头的照射下,隐约能看到几个字——物理系实验中心。
赵子轩猛地想起了什么,一拍大腿:“我想起来了!听证会那天结束,白宇在走廊上拦住我,问了一个很奇怪的问题。他问,‘你们是怎么发现我根本没去图书馆的?’”
一道电光石火在林枫脑中炸开。
白宇的问题,不是在挑衅,而是在求证!
他在求证一个他自己都无法确定的事实!
真正的操作者,根本不是白宇本人。
而是他团队里某个更熟悉技术、行事更极端的成员。
那个人利用了白宇的名义,甚至可能瞒着白宇,执行了这次攻击。
而白宇本人,正在被自己过去立下的“唯结果论”的规则反噬,有口难辩。
“不能再等了。”林枫眼神一凛,“舆论已经开始失控,我们再不反击,教务处很可能直接关停整个系统,我们所有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
他看向陈默:“写一个‘模拟受害者脚本’,找一个我们自己的小号,伪装成频繁被系统误封的普通学生。”
他又转向赵子轩:“用这个号,去学校论坛发一篇帖子,标题就叫《我只是想安安静静抢个座,怎么就成了学校认定的黑客?》,附上系统错误的截图,再配上一段声泪俱下的心理独白,越委屈越好。”
最后,他对张野说:“你立刻去打印一批小卡片,就叫‘防误封自救指南’,上面印上我设计的‘安全预约五步法’,去校道上发。子轩,同时在微博和朋友圈发起话题,#江城大学图书馆系统吃人#。”
“以毒攻毒?”陈默立刻明白了林枫的意图。
“不,”林枫摇头,“是以舆论,倒逼真相。”
计划以惊人的速度执行。
帖子发出不到半小时,就成了论坛热议第一。
声情并茂的控诉,加上清晰的“证据”,瞬间点燃了所有积怨已久的学生的情绪。
赵子轩的话题冲上本地热搜,张野的小卡片更是在各个教学楼里疯传。
舆论如山洪暴发,瞬间冲垮了校方试图息事宁人的堤坝。
当天下午,教务处被迫发表声明,宣布将暂时关闭“高频操作限制”等争议功能,并成立专项调查组。
就在林枫他们刚刚松了一口气时,当晚,他的邮箱里收到了一封匿名邮件。
没有标题,没有正文,只有一个加密的音频附件。
林枫的心跳瞬间加速。
他让陈默用最高级别的权限进行解码,几分钟后,一段嘈杂的对话从音箱里流出。
一个压抑着怒火的声音,是白宇:“……我说过别碰新系统!那是他们好不容易才争取来的公平,你这样做会毁了所有!”
背景中,另一个尖锐的声音激烈地反驳:“公平?他们所谓的公平,就是让我们这些习惯了旧规则的人无路可走!我们不抢,那些靠窗的名额就永远没了!你忘了我们是为了什么才走到一起的吗?”
林枫的目光死死盯住音频文件的时间戳——正是新系统第一次崩溃前一小时。
他缓缓合上笔记本电脑,室内一片死寂。
他看向三个神情同样凝重的室友,声音低沉而清晰:“现在,问题已经不是谁在占座了。而是,是谁在逼着我们所有人,把这场好不容易得来的改革,变成一场你死我活的新一轮厮杀。”
话音刚落,他放在桌上的手机,屏幕突然亮起,发出一声轻微的震动。
屏幕上,是一条来自陌生号码的短信,没有署名,没有称呼。
只有六个字。
救救我们的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