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灵田被薄雾裹着,禾苗蹲在田埂上,指尖捏着一颗淡蓝色的凝灵花种子,正耐心地教族里的孩子如何辨选播种的土穴。“凝灵花喜灵脉旺的地方,土穴要挖在灵脉纹路旁,深三寸,种子放进去后,得用灵脉泉水浇三遍,这样才会发芽快。”
小阿木蹲在他身边,手里捧着一个陶碗,碗里装着灵脉泉水,学得格外认真。他按照禾苗说的,在灵脉纹路旁挖了个土穴,小心翼翼地放进种子,又用陶碗舀了泉水,慢慢浇在土穴里。刚浇完第三遍,土穴里就冒出一点淡绿的芽尖,吓得他立刻收回手,眼睛瞪得圆圆的:“发芽了!好快!”
禾苗笑着摸了摸他的头:“灵枢山的灵脉比青禾谷的还旺,凝灵花自然长得快。等它开花了,花瓣能收集灵气,用来做灵植的肥料,还能酿‘凝灵酒’,喝了能稳固灵息。”
陆行川和阿渊扛着木架走过来,木架是用来给凝灵花搭攀爬藤的。“按照青禾族的法子,每隔五步搭一个架,让藤蔓顺着架长,这样能多接些花瓣。”陆行川将木架插进土里,用灵绳固定好,“林风去查去青禾谷的路线了,等他回来,我们选几个人去青禾谷回访,顺便学些种灵植的法子。”
阿渊刚固定好一个木架,突然脚下一沉,地面竟泛起一圈淡黑的纹路——是灵脉波动!他立刻跳开,指着地面:“不对劲,灵脉怎么突然乱了?”
众人都停下手里的活,蹲在地上查看。灵田下的灵脉纹路原本是暖金色,此刻却在靠近田中央的地方慢慢变黑,还泛着细微的震颤。小阿木的哨子突然发出嗡鸣,贴在他胸口的哨身微微发烫:“灵脉在疼……像是被什么东西压着!”
陆行川立刻走到田中央,掌心贴在地面上,心印的暖光顺着掌纹渗进土里。他能“听”到灵脉传来的急促震颤,像是有重物压在灵脉节点上,让灵气无法顺畅流动。“是之前清理虫卵时,不小心碰松了地下的灵脉石!”老巫医拄着拐杖赶来,脸色凝重,“灵脉石是固定灵脉节点的,松了就会让节点偏移,灵气一堵,纹路就会变黑!”
禾苗立刻站起来,从竹篮里拿出一把青铜小铲:“青禾族有‘固脉法’!找灵脉石的位置,用灵脉泉水和凝灵花的根须裹住石头,再埋回去,就能固定节点!”
众人立刻分工:陆行川用心印感知灵脉石的位置;阿渊和禾苗用青铜铲挖开泥土,小心避开灵脉纹路;小阿木去灵田边挖凝灵花的根须;老巫医则准备灵脉泉水,混合驱蚀符的粉末,增强固脉的效果。
“在这里!”陆行川突然喊道,掌心下的地面传来硬物的触感。阿渊立刻用小铲挖开泥土,一块泛着淡金的灵脉石渐渐显露出来,石头旁的灵脉纹路已经变得暗淡,还渗着一丝黑液——是之前虫卵残留的微弱蚀灵气息。
禾苗立刻将凝灵花的根须缠在灵脉石上,又接过老巫医递来的灵脉泉水,均匀地浇在根须上。根须沾到泉水,瞬间变得鲜活,紧紧缠住灵脉石,还顺着石头的纹路往土里钻,与周围的灵脉纹路慢慢连在一起。
陆行川掌心的暖光再次涌进土里,心印的力量顺着根须传到灵脉石上。灵脉石瞬间亮起淡金,石旁的黑液被暖光逼退,暗淡的灵脉纹路重新变得鲜亮,像一条苏醒的金蛇,顺着地面往灵田四周蔓延。
“成了!”小阿木欢呼起来,指着田中央的土穴,之前种下的凝灵花种子已经长出一寸高的芽,淡绿的芽尖泛着银光,正随着灵脉的波动轻轻晃动。
众人都松了口气,禾苗擦了擦额角的汗,笑着说:“灵枢山的灵脉真有灵性,换在青禾谷,固脉至少要半天,这里半个时辰就成了。”
阿渊拍了拍他的肩膀:“还是你们青禾族的‘固脉法’厉害,以后可得多教我们几招。”
夕阳西下时,灵田的凝灵花种子都已种下,木架也搭得整整齐齐。微风吹过,灵田的灵脉纹路泛着暖金,凝灵花的嫩芽在风中轻轻摇曳,像一片绿色的波浪。族人们坐在田埂上,分享着灵心果,禾苗给大家讲青禾谷的故事——那里有大片的灵植田,春天开满凝灵花,秋天结满灵果,族人们用灵植做衣裳、酿美酒,日子过得安稳又热闹。
“等灵枢山的灵植长得差不多了,我们一起去青禾谷看看!”小阿木抱着膝盖,眼里满是向往,“我要跟青禾族的小伙伴学种凝灵花,还要把我们的醒灵草带去,让他们也看看!”
陆行川笑着点头,望向灵枢洞的方向。主灵核的金蓝光纹透过石厅的缝隙,与灵田的灵脉纹路连在一起,护脉晶的绿光在夜色中隐约可见,像一颗守护的星。他知道,灵枢山的新生不仅是灵脉的复苏,更是与友邻携手同行的开始——以后,这里会有更多的灵植,更多的欢笑,更多像青禾族这样的盟友,一起守护这片充满灵气的土地。
就在这时,林风骑着灵鹿从远处赶来,手里拿着一张画好的地图:“去青禾谷的路线查好了!沿途有三个灵脉节点,都很安稳,我们可以带些灵心果当礼物,再请老巫医写封信,正式跟青禾族结盟!”
众人围过来,凑在地图旁,借着月光看着路线。地图上的线条蜿蜒,连接着灵枢山和青禾谷,像一条友谊的纽带。陆行川摸了摸怀里的青禾族来信,又看了看身边欢笑的伙伴和族人,心印的暖光轻轻跳动,像在诉说着即将到来的美好旅程。
夜色渐浓,灵田的凝灵花嫩芽在月光下泛着银光,灵草灯笼的光从灵枢洞传来,温暖而明亮。陆行川知道,灵枢山的故事还在继续,而这一次,故事里有并肩的伙伴,有友善的盟友,有生生不息的灵植,有永远充满希望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