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只能说不愧是神仙。”方砚樵看着计算结果,乐呵呵地说道。
刚走进会议室的孟维平有些茫然,目光看向白板上密密麻麻的公式,询问道:“在聊什么?怎么还能扯上神仙。”
吴柏笙笑着解释道:“老方想开拓一下思维,在做思维实验,算一下‘天上一日,下界一年’这句话,要在什么情况下才能达到。”
孟维平也来了兴趣,追问道:“结果呢?”
“整个天庭要以99.%的光速持续飞行,假设围绕蓝星最极限的同步轨道做圆周运动,神仙们每时每刻都要承受2.14亿个G的加速度。”
“当然,如果把天庭建在仅仅高出事件视界不到0.00075%的地方也是可行的,就是不知道神仙的身体是什么结构了。”
周凌琛插话道:“说不定是某种信息-能量-场的集合体呢?”
“不是说讨论实验室吗,怎么扯上神仙了?”赵国梁带着自己的学生推门而进,同样神情茫然地问道。
“刚刚在讨论时间膨胀的问题,顺手发散了一下思维。”吴柏笙再次解释道。
赵国梁点了点头,找了个位置坐下后,开门见山地问道:“粒子反应炉准备走哪个方向?彭罗斯过程?还是黑洞喷流?”
“黑洞喷流,这个方向是我们目前科技水平最有希望的一个方向。”
“实验室跨度呢?”
会议室一角,两名负责记录会议内容的工作人员愣了一下。
实验室跨度?
实验室不是用占地面积来衡量的吗?
跨度这是多么陌生的量词啊。
方砚樵熟练地滑动全息投影,调出早已计算好的参数,说道:“黑洞的施瓦西半径为0.5?厘米,根据角动量等参数计算后,理论上需要6780千米的直径,实际实验室跨度会更大。”
“但是,这个距离,我们在实验装置表层感受到的重力和蓝星相仿,时间膨胀效应对我们的影响更是微乎其微,每10亿秒,比蓝星的时间流速慢了约0.522秒。”
“材料呢?”孟维平望向吴柏笙问道。
“新型的稳态钛合金和钨合金,理论上都没问题,就看你怎么设计了。至于资源问题,我问过资源管理办公室了,并且提交了行星级资源的申请,预估4个月左右的时间可以拿到对应的资源。”吴柏笙回答道。
“行,结构问题我现在计算。”
说着,孟维平带着学生直接在现场开始演算。
这不算还好,一算吓一跳,根据最新的五型稳态钛合金的数据计算,整个外壳的厚度最少都要69米,如果考虑到外壳自身重力导致的压缩应力,厚度更是要达到195公里。
即便采用薄球壳结构,工程量也远超重启火星。
所需的资源怕是一颗行星都不太够……
半晌,孟维平和学生多次核对验证结果后,开口说道:“理论上没问题,实际上的话,要花点时间重新设计实验室的外壳以及进行虚拟世界的验证……”
“等会!”赵国梁一脸着急的表情,连忙打断道:“老赵你倒是考虑考虑我,你总不能让我在6780千米的位置捕获相对论速度的粒子吧?这和用渔网拦截霰弹枪的钢珠有什么区别?”
孟维平神色一僵,反问道:“老赵你自己说,你想在什么距离捕获喷流物质。”
赵国梁也知道不太现实,但还是小声地说了一句:“理论上,距离黑洞十公里的位置最佳。”
不但孟维平头顶出现了问号,就连吴柏笙都大惊失色。
夭寿啦,保守派出了个激进派!
负责记录会议的工作人员小声地询问道:“这个距离怎么了?”
李文彬哭笑不得地小声解释道:“十公里的位置,先不说黑洞喷流物质的辐射,单单是那个位置的引力,是蓝星地表引力强度的22.9万倍。”
“一个普通人假设是70公斤,在这个位置,他会感受到相当于1600万吨质量所受的重力,理论上他会毫无痛苦地被瞬间压成一团比原子还小的基本粒子。这个距离,别说稳态合金系列了,即便是简并态物质也无可奈何。”
“而且以亿摄氏度为单位的粒子喷流,哪怕是中子星外壳都扛不住几纳秒,我推测赵国梁院士是想选择一个更近的位置,但不得不退而求其次……”
果然,没等李文彬说完孟维平揉着太阳穴说道:“说吧,底线是多少。”
“2000公里!这个位置的引力只有蓝星的18倍左右,至于喷流的辐射和引导问题,我和老方负责处理。你把我要的结构也设计上去就行。”赵国梁讨价还价道。
想了想,赵国梁补充道:“纳米机器人集群的技术有重大突破,很快进入大规模试验阶段,后续可以集成到天工系统之中。”
说着,赵国梁调出全息投影。
在他的设计中,整个捕获装置呈现一个巨大的球形,最外层是磁场护盾,用于偏转掉80%以上的带电粒子。
次外层是自蒸发装甲板,通过自身升华来抵御最猛烈的粒子冲击,并通过天工系统实时修复。
主结构则采用复合屏蔽层,用于吸收辐射,内部充满循环的液态金属,像血液一样将热量迅速带走到能量转换系统之中。
再往后便是主动探测系统和粒子捕获与筛选系统,用于粒子的鉴别与捕获。
“同时,为了维持装置的能量自持,我们正在考虑加装磁流体动力学发电机……”
“停!”孟维平打断道:“你这玩意不单单可以自持了,根本就是能源过剩,单单是热辐射我们就没办法完全利用,我得在主体结构额外给你增加上万平方公里的巨型散热翼。”
“先不说工程量,单单是巨型散热翼的维护就有很大的问题。”
全息投影出现孟维平实时设计出来的概念图,一个巨大的球形装置上方插了数块巨大的光翼,就好像长了翅膀的乒乓球一样。
一旁沉默许久的石泰,开口说道:“这装置有点宇宙飞船的雏形了,如果能配置多个黑洞就更好了。”
方砚樵点头附和道:“我也这么认为,如果能固定黑洞,黑洞喷流不但可以当引擎,还能当武器,一举多得。稍后我去问问能不能多申请一个,建一个也是建,建两个也是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