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早已热烈地铺满了整个城市,时间悄然滑向了上午十一点。主卧的窗帘依旧紧闭,室内保持着适合睡眠的昏暗与宁静。
大床中央,那个小小的“入侵者”——小念雪,依旧沉浸在甜甜的梦乡里。她侧躺着,小脸睡得红扑扑的,像只熟透的小苹果,呼吸均匀绵长,一只小手还无意识地搭在苏瑶的胳膊上,完全没有要醒来的迹象。
枫若雪早就醒了,但她舍不得起床,侧身支着头,眼神温柔得能滴出水来,一瞬不瞬地看着女儿香甜的睡颜。她小心翼翼地伸出手指,极轻地碰了碰女儿柔软的脸颊,心里软成一滩水。
“老婆,你看她睡得好香啊,像个小猪一样。”枫若雪压低声音,对旁边也已经醒来,正靠坐在床头用平板电脑处理邮件的苏瑶说道,语气里满是宠溺。
苏瑶从屏幕上移开目光,淡淡地瞥了一眼睡得毫无形象可言的女儿。小家伙因为一夜好眠,精力充沛,连在梦里都时不时蹬蹬小腿,咂咂小嘴。
“嗯。”苏瑶应了一声,视线重新回到平板,语气平静无波,“睡太久,晚上会闹。”
这是经验之谈。小念雪如果白天睡眠过量,晚上必然会精神亢奋,折腾到很晚都不睡,打乱所有人的作息。
枫若雪当然也明白这个道理,但还是忍不住为女儿找借口:“可能是昨晚跟我们一起睡太安心了吧?就让她多睡一会儿嘛,反正也没什么事。”
苏瑶没有反驳,只是指尖在平板电脑上快速敲击着,处理完最后一封邮件,然后将其放下。
时间接近十一点半,小念雪依然没有自然醒来的迹象。
苏瑶掀开被子,动作利落地下了床。她没有像枫若雪那样试图温柔地唤醒女儿,而是径直走向卧室门口,打开门,对等在外面的保姆清晰地吩咐了一句:
“午餐时间推迟一小时。她的牛奶,暂时不必准备。”
这句话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了枫若雪的耳朵里。她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苏瑶的意图——这是要用“延迟满足”甚至略带一点“温和惩戒”的方式,来调整女儿的作息。
“老婆……”枫若雪有点心疼,“她醒了会饿的……”
苏瑶走回床边,看着依然酣睡的女儿,冷静地分析:“现在唤醒,她有起床气,不会好好吃饭。让她自然醒,体验一次‘错过’饭点的轻微不适感,有助于建立规律。”
她的方法总是这么直接而有效,着眼于长远的习惯培养,而非一时的怜惜。
果然,又过了大概二十分钟,接近正午十二点时,床上的小念雪终于动了动。她先是伸了个懒腰,小胳膊小腿尽情舒展,然后揉着朦胧的眼睛,迷迷糊糊地坐了起来。
她茫然地看了看四周,发现环境熟悉,又看到身边的两个妈妈,小嘴一咧,刚想露出笑容,小肚子却率先不争气地“咕噜”叫了一声。
饥饿感袭来。
小家伙愣了一下,似乎才意识到自己好像睡了很久很久。她习惯性地看向平时这个时间点会出现的奶瓶方向,却发现空空如也。
“啊……啊……”她看向枫若雪,发出带着委屈的哼唧声,小手摸着肚子,表示自己饿了。
枫若雪立刻心软,想伸手去抱她安抚。
苏瑶却按住了枫若雪的手,她平静地看着女儿,用清晰缓慢的语速说:“念雪,你起晚了,午餐需要稍等。”
小念雪眨巴着大眼睛,看着表情严肃的妈妈,又看看一脸心疼的另一个妈妈,似乎有点不明白为什么饿了没有立刻得到食物。她的小嘴瘪了瘪,眼看金豆豆又要掉下来。
“现在哭,等待时间加倍。”苏瑶的语气依旧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规则感。
小念雪的哭声硬生生憋了回去,变成小声的抽噎,委委屈屈地爬进枫若雪的怀里寻求安慰,但眼睛却不时地瞟向苏瑶,似乎在观察“规则制定者”的脸色。
半小时后,当午餐(或者说早午餐)终于端上来时,小念雪吃得格外专注和认真,甚至不需要人催促,自己就拿着小勺子努力地往嘴里送,仿佛生怕吃慢了又会没了似的。
枫若雪看着女儿狼吞虎咽的样子,又是好笑又是心疼。
苏瑶则优雅地用着餐,对此情景毫不意外。
教育,始于每一件小事。 即使是看似简单的起床和吃饭,也蕴含着建立规则与责任的契机。而苏瑶,无疑是把握这些契机的高手。
笼子里,雪球和面包早已享用完了它们的早餐,正揣着手手晒太阳。面包打了个哈欠,黑色的眼睛懒洋洋地瞥了一眼餐厅方向。
兔生哲学:还是兔兔好,到点就有饭吃,从不赖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