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大大,看到这章,如果觉得通顺,就继续看,觉得不通顺,请往回看第169-171章,这三章经过了修订。)
......
静室之内,死一般的寂静。
周明那句轻飘飘的话,在罡劲宗师李瑞东的心里,炸开一个血窟窿。
“罡劲,不过是换血之境的附属之物。”
附属之物?
轰!
一股无形的恐怖气浪以李瑞东为中心,轰然炸开。
静室内的桌椅蒲团被一股沛然大力推向墙角,发出砰砰闷响。
墙壁上的灰尘簌簌落下,脆弱的窗纸被劲风撕裂,发出刺耳的“嗤啦”声。
李瑞东须发皆张,双目圆瞪,死死盯着周明。
他浑浊的眼眸锐利,迸射出的是惊怒,是悍然,是一生武道尊严被践踏的滔天怒火。
他,李瑞东,宫廷供奉,罡劲大宗师!
屹立于此世武道之巅,受万人敬仰。
他修炼的“罡劲”,是无数武人梦寐以求的通神之桥,是由武入道的无上象征!
可眼前这个年轻人,竟说他引以为傲,耗尽半生心血才侥幸踏入的至高境界,仅仅是……一个附属品?
这比当面指着他鼻子骂他废物,还要让他难以接受。
“周先生!”
李瑞东的声音沙哑低沉,每一个字都带着金铁摩擦的质感。
他周身的护体罡气不受控制地鼓荡着,让周围的空气都变得粘稠。
“老朽敬你智慧通天,武功盖世!但,话不可乱说!宗师之境,不可辱!”
庞大的压力足以让寻常化劲高手肝胆俱裂,跪地求饶。
然而,周明依旧盘膝坐在那里,身形没有一丝晃动。
他甚至连眼皮都未曾抬一下,只是平静地看着面前因为气血激荡而脸色涨红的老者。
那股足以压塌房屋的罡气,冲到他身前三尺,便悄无声息地消融。
他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片深不见底的虚空,任何力量都无法撼动。
“辱?”周明终于开口,语气平淡,“我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
他伸出一根手指,在空中轻轻一点。
“李前辈,你的武道,或者说,这个时代的武道,从根子上就走错了。”
“你们将身体比作什么?兵器?宝库?”
周明摇了摇头。
“错了。身体,是鼎炉。”
“气血,是薪柴。”
“劲力,是火工。”
鼎炉、薪柴、火工。
简简单单六个字,却蕴含着某种天地至理,让暴怒中的李瑞东心神猛地一震,周身激荡的罡气都不由自主地收敛。
“不懂?”周明看着他,继续道,“你们只知锤炼火工,追求明劲的刚猛,暗劲的阴柔,化劲的圆融,却忽略了薪柴的品质与鼎炉的坚固。”
“敢问李前辈,你如今的气血,比之二十年前,是更精纯,还是更驳杂?”
李瑞东一怔。
周明不等他回答,继续说道:“我所开创的武道,气血,只是修行的第一步。我将它划分为几个阶段。”
“初练之时,气血如雾,朦朦胧胧,我称之为‘雾氲态’。此态可生明劲,打熬皮肉。”
“再进一步,气血凝练,奔流如浆,沉重炽热,我称之为‘流浆态’。此态可练暗劲,透骨炼筋。”
“而流浆之后,气血至精至纯,沉重似铅,灵动如汞,方为‘铅汞态’。至此,才算真正登堂入室,有了问鼎更高境界的资格。”
周明的话语不疾不徐,每一个字都清晰地传入李瑞东耳中。
李瑞东的脸色变了。
从愤怒,到惊疑,再到骇然。
因为周明所描述的“雾氲态”、“流浆态”,竟与他过往的修炼感受,隐隐吻合!
周明话锋一转,直指核心。
“李前辈,不妨仔细回忆一下。二十年前,你被仇家追杀,濒死破境的那一刻。”
“你是否感觉全身气血都在沸腾,粘稠沉重,仿佛不再是气,而是一锅滚烫的铁水?”
李瑞东瞳孔骤然一缩!
是!正是这种感觉!当时他只以为是伤势过重,气血暴走所致,从未深思!
“你是否感觉周身经脉,尤其是脊柱大龙,像是被一股无形巨力强行撕扯、撑开?”
“那股剧痛,是否让你以为自己下一刻就要爆体而亡?”
李瑞东的嘴唇开始哆嗦,额头上渗出了冷汗。
没错!完全没错!每一个细节都分毫不差!那种撕心裂肺的痛楚,他至今记忆犹新!
“你是否感觉,在那极致的痛苦与压缩之后,从丹田深处,诞生了一缕截然不同的,坚韧无比,却又让你难以完全掌控的力量?”
“它自行护住你的心脉,又不受控制地溢出体表,形成了你引以为傲的护体罡气?”
周明的每一句话,都砸在李瑞东的心防之上。
他像是被剥光了衣服,赤裸裸地站在对方面前,一生中最隐秘、最关键的秘密,被人家轻描淡写地一语道破。
他眼里的怒火早已熄灭,取而代之的是震惊与迷茫。
“你……你怎会知道?!”他声音嘶哑,几乎不成调。
周明平静地看着他,眼神中带着一丝怜悯。
“我为何会知道?因为你所经历的一切,在我看来,不过是一场清晰明了的……事故罢了。”
“事故?”李瑞东喃喃自语,彻底懵了。
“对,事故。”周明点头,语气变得冰冷,“你的鼎炉(身体)本就孱弱,又在重伤之下濒临破碎。你却用一种暴烈的法子,强行将你的薪柴(气血)点燃到了铅汞态。”
“一个满是裂痕的瓦罐,却想装满滚烫的铁水,结果会如何?”
周明给出了答案。
“结果就是,铁水(气血)的能量不受控制地从裂缝中喷涌而出!”
“而你,凭借强大的心意,强行将这些喷涌出来的蒸汽(能量),在体表凝聚成了一层看似坚固的外壳。”
“这层外壳,就是你所谓的罡劲!”
轰隆!
李瑞东身体剧烈地颤抖起来,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
他毕生追求的罡劲,竟然……竟然只是气血失控后逸散的能量?
“不……不可能!这绝不可能!”
他疯了似的摇头,想要反驳,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因为周明的理论,完美解释了他破境时的所有感受,以及他这二十年来,身体日渐衰败,罡劲越来越难以掌控的根本原因!
周明看着他,毫不留情地补上了最后一刀。
“这哪里是什么通神之桥?这分明是一道饮鸩止渴的催命符!”
“它每时每刻都在消耗你的本源,透支你的寿元!”
“你以为自己踏上了巅峰,实际上,你从二十年前开始,就已经走在了一条无法回头的绝路上!”
“这……是一条死路!”
死路!
这两个字,如同两把淬毒的尖刀,狠狠刺入李瑞东的心脏。
他毕生的骄傲、一生的追求、整个武道信念的基石,在这一刻,被周明这几句轻描淡写的话,冲击得支离破碎,轰然倒塌!
原来,他所谓的宗师之境,不过是别人体系里的一场失败的事故。
原来,他引以为傲的罡劲,只是一个不断吸食他生命的枷锁。
原来,他追求了一生的武道巅峰,从一开始……就是个笑话!
何其荒谬!何其可悲!
周明没有理会他脸上的绝望,而是自顾自地描绘出一幅全新的画卷。
“真正的武道,当身体这尊鼎炉经过洗髓的淬炼,坚固无比,完美无漏之后,便可承载铅汞态的气血。”
“到那时,气血如铅汞,周流全身,涤荡污秽,滋养百骸。”
“五脏六腑雷音自鸣,造血生髓,生机无穷。这,才叫换血之境!”
“到了那个境界,你所谓的罡劲,根本无需刻意修炼。”
“气血充盈,身体强横,劲力自然可以离体。那不是失控的宣泄,而是如呼吸一般自然的掌控!”
“念动则罡气自生,可覆体,可离体,可杀人于百步之外,也可温养自身,修复伤势。”
“那时的你,寿元绵长,青春永驻,肉身不朽,永葆巅峰!”
“那才是真正的由人而仙,是为……武圣之境!”
武圣之境!
周明描绘的景象,在李瑞东那片已经化为废墟的心田中缓缓展开。
一边是不断消耗生命、日渐衰败的“罡劲枷锁”。
一边是寿元绵长、永葆巅峰的“武圣之境”。
两相对比,残酷得让人窒息。
李瑞东呆呆地坐在那里,脸上的血色褪尽,眼神空洞,仿佛被抽走了所有的精气神。
他追求了一生的巅峰,原来只是别人脚下的一个起点,甚至是一个错误的岔路。
他沾沾自喜的成就,在真正的武道面前,竟是如此的幼稚可笑。
巨大的失落感与绝望感,将他淹没。他嘴唇颤抖,身体抑制不住地哆嗦。
那挺拔了一生的脊梁,在这一刻,仿佛再也无法支撑他宗师的尊严,缓缓地弯了下去。
静室里,再次陷入了死寂。
许久,许久。
李瑞东缓缓抬起头,那双曾经锐利的眼眸,此刻充满了哀求,充满了无助,像一个在沙漠中即将渴死的旅人,看到了最后一线水源。
他用尽全身力气,从干涩的喉咙里,挤出了一句微弱到几乎听不见的声音。
“老朽……老朽此生……还有机会……看到那……换血之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