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堂正殿,庄严肃穆。
林羽龙和数十名新晋内门弟子,以及部分资深外门弟子。
已盘坐于蒲团之上,鸦雀无声。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药香,令人心神宁静。
林羽龙寻了一处靠后的位置坐下,目光扫过前方。
他看到了几张熟悉的面孔,是同期考核中表现尚可、得以进入内门的弟子。
他们看到林羽龙时,眼神中大多带着敬畏和一丝疏离。
而更多的则是早先入门的内外门弟子,他们看向林羽龙这个“名人”时。
目光则充满了好奇、审视,甚至不乏质疑。
不久,李丹师步入大殿,威仪自生。
他目光扫过全场,在林羽龙身上略微停顿,
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随即开始讲授。
今日所讲,乃是丹道最根本的《基础控火诀》与《灵药初解精要》。
李丹师讲解深入浅出,将许多看似简单的步骤拆解剖析。
阐述其深层原理与诸多细微变化。
听得众弟子如痴如醉,许多积攒已久的疑惑茅塞顿开。
林羽龙更是全神贯注,他必须掌握更高级的丹道。
他心知肚明,现如今通过丹药恢复修为:筑基、结丹,甚至结婴。
李丹师的系统讲解,与他从吴老头那里学来的零散经验。
以及自己摸索的感悟相互印证,许多之前模糊之处豁然开朗。
他强大的神识将每一个细节牢牢记住,并在识海中不断推演模拟。
“控火之道,非唯猛烈,亦重绵长;非唯精准,亦需灵动。
心念所至,火随其动,如臂使指,方算入门。”
李丹师讲到精妙处,指尖跃动,一缕精纯的丹火在他掌心变幻无穷。
时而化作飞鸟,时而凝成莲花,对火焰的掌控已臻化境,引得下方弟子阵阵惊叹。
林羽龙看得心神激荡。
他下意识地对比自身,若不动用寂灭灰焰。
仅以自身灵力控火,远达不到如此精妙自如的地步。
但若是动用寂灭灰焰,他心念微动。
识海中那缕灰色火焰轻轻摇曳,一股明悟涌上心头。
寂灭灰焰的层次远非普通丹火可比。
其特性不仅是毁灭,更蕴含着一丝“吞噬”与“转化”的造化之能。
李丹师所演示的种种精妙变化。
其核心无外乎是对火灵力极致的感知与操控。
而拥有寂灭灰焰的林羽龙,在这方面有着先天优势。
仿佛高屋建瓴,理解起来事半功倍。
他甚至隐隐觉得,若以寂灭灰焰为基础。
模拟甚至演化李丹师的控火技巧,或许能展现出更为奇妙的效能。
讲到《灵药初解》,李丹师着重强调了“药性相生相克”之理,并举例说明:
“便如那烈阳草,性烈如火,通常需以寒性辅药中和。
然万物负阴而抱阳,烈阳草根基处,亦藏有一丝极微弱的先天阴息。
若能感知并利用,非但不会冲突,反能激发其阳中之阴,使药性更为醇和。”
台下弟子大多听得懵懂,那“先天阴息”玄之又玄,难以捉摸。
林羽龙却是心中剧震!
李丹师所言,不正暗合了他第二关考核时遭遇的那丝被做了手脚的阴寒之气吗?
只不过那是被外力强行注入的阴毒之气。
与这先天所藏的微弱阴息性质截然不同,但道理却有相通之处!
‘原来如此!’林羽龙豁然开朗。
‘那暗算之人,恐怕也是深知此理。
才选择用阴寒之气做手脚,既能引发剧烈冲突,又不易察觉!
若非我身怀寂灭灰焰,后果不堪设想!’
同时,一个更大胆的想法在他脑中诞生:
既然寂灭灰焰能吞噬化解那阴毒之气。
那是否也能感应甚至调动灵药中本身存在的。
那些极微弱的相反属性气息。
从而达到某种奇特的平衡或增效?
这个念头让他心跳加速。
若真能如此,他在丹道一途上,或许能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路!
讲道持续了整整一个上午。
结束后,众弟子皆觉受益匪浅,恭敬行礼后陆续退去。
林羽龙正欲离开,却被李丹师叫住:“羽龙,你留一下。”
待众人散去,李丹师走到他面前,神色略显凝重:
“关于考核之事,已有初步结果。
发放药材的执事弟子中,有一人承认收受好处。
在你那份烈阳草上做了手脚。
但指使之人口风很紧,只说是私人恩怨,并未攀咬出幕后之人。”
林羽龙闻言,并不意外。
张管事父子既然敢做,自然准备好了替罪羊。
“有劳师尊费心。弟子相信,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李丹师点点头,对他的沉稳表示满意:
“你能如此想便好。宗门有宗门的法度,有些事急不得。
你当前首要任务是提升自身。
今日讲道,你可有疑问?”
林羽龙略一沉吟,将刚才关于“利用灵药自身微弱相反属性”的疑问。
稍加修饰提了出来,并未提及寂灭灰焰,
只说是听了讲师今日所讲后的思考。
李丹师眼中闪过惊讶之色,赞道:
“你能想到这一层,悟性果然非凡!
此乃高阶丹师才会触及的‘阴阳互济’之妙理,对神识和火焰控制要求极高。
你如今修为尚浅,暂且理解便可。
切勿轻易尝试,以免操控不当,反受其害。
待你结丹之后,或可初步探索。”
“弟子明白,多谢师尊指点。”
林羽龙恭敬应下,心中却已打定主意。
要找个机会,用寂灭灰焰悄悄尝试一番。
离开正殿,林羽龙并未直接回洞府。
而是转道去了丹堂的藏书阁。
凭借内门弟子身份玉牌,他得以进入第一层。
这里收录了大量一品、二品的丹方、药草典籍、炼丹心得等。
他如饥似渴地翻阅起来。
尤其关注那些涉及药性冲突与融合、以及记载偏门灵药特性的典籍。
他试图从中找到,更多能够印证和支持他。
那个“利用寂灭灰焰调和药性”猜想的理论依据。
不知不觉,日已西斜。
林羽龙借阅了几枚感兴趣的玉简,准备返回洞府。
刚走出藏书阁不远,途径一片僻静林地时。
他脚步微微一顿,神识感知中,前方拐角处。
三道身影拦住了去路,气息不善,正是张师兄和他的两个跟班。
张师兄脸上带着毫不掩饰的恶意,冷笑道:
“林师弟,真是好学不倦啊。
不过,这内门的路,可不是那么好走的。
师兄我今天就教教你,什么叫规矩!”
看来,对方的报复,这么快就来了。
而且,选择了这样一个僻静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