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2月4日,公示期最后一天,秦宇轩刚把整理好的任职材料送到林致远办公室,就接到了罗竟尧的电话。听筒里的声音比上次沉稳了几分,却仍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秦秘书,公示结束了,想问下后续的入职安排……”
“别急,明天上午九点,你直接到主楼三楼党政办报到。”秦宇轩看了眼桌上的文件,补充道,“林书记特意交代,让你先跟着我熟悉工作流程,一周后正式接手秘书职责。”
挂了电话,林致远从文件堆里抬起头:“罗竟尧那边没多问什么吧?”
“没有,就问了入职时间,语气挺踏实。”秦宇轩把材料推过去,“不过田主任那边还在闹,张磊说他昨天去省里开会,私下找了好几位领导‘反映情况’,说选拔过程‘重经验轻学历’,暗指罗竟尧‘能力配不上秘书岗位’。”
林致远嗤笑一声,在任职文件上签下名字:“他爱反映就反映,赵省长看过考察报告,明确说‘秘书岗位就要选这种沉得下去、稳得住的’。倒是你,接下来带罗竟尧要多上点心,党政办的工作琐碎又关键,既要教他办文办会的流程,更要让他明白‘秘书姓党’,凡事得守规矩、讲原则。”
秦宇轩点头应下,心里清楚,林致远让罗竟尧先跟着自己熟悉工作,既是培养,也是一种保护——田主任那边虎视眈眈,直接让罗竟尧接手核心工作,难免会被挑出更多毛病。
2月5日一大早,罗竟尧提前十分钟到了党政办。他穿着一身合体的新衬衫,头发梳理得整齐利落,手里拎着一个旧公文包,见到秦宇轩便快步上前:“秦秘书,我来了。”
秦宇轩打量了他一眼,指了指旁边的空位:“你的办公位在这,桌上有《党政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和近半年的会议纪要,先熟悉这些,重点看林书记的批示风格。”他递过一把钥匙,“这是林书记办公室的备用钥匙,每天提前半小时到岗,打扫卫生、整理文件,记住,不该看的不看,不该问的不问。”
“明白。”罗竟尧接过钥匙,小心翼翼地放进公文包,随后便坐下翻看文件,笔尖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着要点,偶尔遇到不懂的地方,也只是先做标记,没有贸然打扰。
整个上午,秦宇轩故意没怎么管他,只在处理文件时偶尔观察。见罗竟尧始终专注,没有丝毫浮躁,心里暗暗点头——这股沉劲,确实比急着表现的陈默更适合秘书岗位。
午休时,张磊端着餐盘凑过来:“田主任刚才路过党政办,盯着罗竟尧看了好一会儿,脸色难看得很。还有,陈默昨天递了份‘自愿下沉基层锻炼’的申请,听说也是田主任支招的,想靠‘吃苦’博个好名声,回头再找机会调回来。”
“随他们折腾。”秦宇轩夹了口菜,“罗竟尧现在的重点是熟悉工作,只要不出错,田主任就抓不到把柄。对了,下午有个省直部门的协调会,你让罗竟尧跟着去,让他负责记录,看看他的文字功底怎么样。”
下午的协调会涉及多个部门的利益分配,讨论得十分激烈。罗竟尧坐在角落,手里的笔从未停过,不仅记下了各部门的发言要点,还在页边标注了矛盾焦点和可能的解决方案。散会后,秦宇轩翻看他的记录,见字迹工整、逻辑清晰,甚至连一些隐晦的潜台词都用括号做了注解,不由得有些意外:“你以前做过会议记录?”
“在柳泉镇时,经常帮书记整理会议材料,慢慢就摸索出了技巧。”罗竟尧挠了挠头,“不过今天这种省级协调会,还是第一次见,有些部门的术语不太懂,已经做了标记,回头想请教您。”
秦宇轩拍了拍他的肩:“做得不错,不懂就问,别装懂。秘书工作最忌含糊,每一个数据、每一句表述都得准确无误。”
两人刚回到办公室,就见田主任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文件:“小秦,这是省计划委员会关于全省经济发展规划调整的方案,需要林书记签字。这位就是罗竟尧同志吧?”他看向罗竟尧,笑容里带着审视,“年轻人看着挺精神,就是不知道能不能跟上林书记的节奏,秘书岗位可是个苦差事,没点真本事可不行。”
“田主任放心,我会努力学习,尽快胜任工作。”罗竟尧站起身,语气客气却不卑不亢。
田主任“嗯”了一声,目光在罗竟尧桌上的文件上扫过,随即转向秦宇轩:“听说罗同志以前一直在乡镇,没接触过省级机关的工作?要是有不懂的,也可以来省计划委员会问问,我们那边年轻人多,经验丰富。”这话看似好心,实则暗指罗竟尧“跟不上趟”。
秦宇轩淡淡开口:“多谢田主任关心,罗竟尧学习能力很强,这两天已经把基本流程摸透了。林书记常说,基层出来的同志接地气,知道政策落地的难点,做秘书更能帮着把好关。”
田主任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没再多说,放下文件便走了。看着他的背影,罗竟尧的眉头微微蹙起:“秦秘书,田主任好像对我有意见?”
“不用管他。”秦宇轩把田主任送来的文件放在桌上,“做好自己的事就行。这份经济发展规划调整方案,你先看看,把里面涉及基层经济发展扶持政策的部分标出来,林书记最关心的就是政策能不能真正惠及基层,带动地方发展。”
罗竟尧立刻坐下翻看文件,没过多久就把标注好的方案递了过来,旁边还附着一张便签,列出了基层落实政策可能存在的阻碍和建议。秦宇轩看着便签,心里越发肯定——林书记没选错人,罗竟尧不仅踏实,还带着基层锻炼出的敏锐洞察力。
傍晚下班前,林致远把秦宇轩和罗竟尧叫到办公室:“明天赵省长要来视察,需要准备一份汇报材料,重点讲基层政策落实情况和经济发展成果。”他看向罗竟尧,“这份材料由你牵头写,秦宇轩负责把关,明天早上八点前给我。”
这是罗竟尧接到的第一个重要任务,他立刻点头:“保证完成。”
离开办公室后,秦宇轩看着罗竟尧紧绷的侧脸,笑道:“别紧张,就按你在乡镇的实际观察来写,不用堆砌辞藻,林书记就喜欢实在的内容。”
“我明白。”罗竟尧深吸一口气,“今晚我加个班,一定把材料写好。”
当晚,党政办的灯亮到了深夜。秦宇轩十点多回去时,还看见罗竟尧在电脑前认真修改材料,桌上放着一杯早已凉透的水。他没进去打扰,只是悄悄给张磊发了条消息,让食堂留份夜宵。
第二天一早,罗竟尧准时把材料送到林致远办公室。林致远翻看了几页,目光里露出赞许:“写得不错,抓住了重点,还点出了政策落地的三个堵点和基层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很有见地。”他看向秦宇轩,“看来你的‘带教’工作做得很到位。”
秦宇轩刚要开口,田主任的电话就打了过来,语气带着刻意的急切:“林书记,听说您让罗竟尧写汇报材料?他刚来没几天,对省里的情况不熟悉,万一出了错可不好。我让陈默写了一份,要不您看看?”
林致远脸色沉了下来,直接说道:“不用了,罗竟尧的材料很扎实。田主任,做好你省计划委员会的工作就行,我的秘书人选,我信得过。”说完便挂了电话。
办公室里一片安静,罗竟尧捏着笔的手紧了紧,心里既感激又沉重——他知道,自己的秘书之路才刚刚开始,而围绕着他的暗流,远未平息。但看着林致远信任的目光,还有秦宇轩鼓励的眼神,他心里的底气又足了几分。只要守住初心,踏实做事,就一定能站稳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