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老弟,里面坐,你要的东西有些过来了。正好给你。”
现在送过来的是南方的一些药材和树种,东西放在三个地方。
院子的角落放着杜仲、黄花梨、白木香(沉香原木)、鸡翅木、紫檀、铁力木等数种小苗,树根都用布包着,旁边还堆放着他们的种子。还有金丝楠木和红豆杉包好的枝条和种子。
何首乌、黄精、铁皮石斛、天麻、三七等是没处理过的根茎活体,每样两三个,放在一个放生货的库房。
还有白芷、板蓝根、三七、三叶青之类的药材种子,放在存干药材的库房。
“唐老哥,厉害啊,搞来这么多。”
“林老弟,咱们直接用野猪来换这些药材,也不管谁亏谁赢,如何?”
“那我可占便宜了,下次我给你弄点其他东西补上!”对林鸿彬来说,这些东西可是能给他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的,给一头野猪实在是太少了。
“那敢情好,哈哈!”对老唐来说,黄花梨、白木香、鸡翅木、紫檀、铁力木之类的都是药材,而且都很便宜,搞鲜活的树苗树枝只是麻烦一点而已,实在花不了多少钱。
“哈哈哈!”两个人心照不宣的笑了起来。
有了车那就多干点事情。林鸿彬开着拖拉机跑去香蕉林附近,上次只弄了两个香蕉头,由于技术不好,只培养了10来棵,想要快速成林那就再弄点老桩。
林鸿彬找到上次那个负责人,直接递上工作证,并拿出一条大前门:“师傅,用这个再跟你换些老桩?”
“乡亲们,来活了,把那堆老桩清理了。”又有东西拿,又能把垃圾清理掉,还省了车油钱,这么好的事情落到他头上了,明天早上偷偷的去看下妈祖。
很快的,车斗里装满了老桩。各取所需,双方都很开心。
还是找了个地方把香蕉老桩收进空间仓库里,这些老桩得需要清理一下,一部分品相不是很好。
看着时间还早,要不要去糖厂卖点野猪肉,挣点钱票?有大腿不去薅一薅感觉对不起自己。
想好就干。弄出5头野猪往糖厂开去,野猪都是第一批抓的大野猪或中野猪,现在都是大野猪了,都是两百往上的重量,有两头公野猪超过250斤了。
马上要过年了,糖厂还是很繁忙,车辆进进出出的,林鸿彬这拖拉机可开不进去。把车停在厂门口附近,马上就有人过来围观了。
“老天,这是野猪吧,这么多,这么捆着还都是活的吧?”
“这是把野猪的老巢都端了吗?”
“厂里不是说肉不够吗,不知道这野猪是不是厂里买的?”
光天化日之下,林鸿彬也不怕有人明抢。他走向门岗,门岗里有两个人,一个中年人,一个是年轻人。明显都是当过兵的。给中年人递了民兵团的工作证,又散了烟。
“同志,我们民兵围了几头野猪,直接用网套的了,现在还是活的,帮忙问一下厂里的采购办,看需不需要?”
门卫接过烟,别在耳朵上,然后认真的看着林鸿彬:“活野猪?有多少?”
“5头,加起来有1200斤左右。”林鸿彬被看的有点不舒服,不过还是忍着,要挣钱嘛。
“走,看一下!小李,这里你守着。”
两个人挤到到拖拉机车斗前,这边围观的人更多了。只见这位中年人一蹦跳上车斗边沿,蹲下去用手去触碰野猪,逐头拍过去,野猪脚和嘴都被绑住了,就稍微的挣扎一下。
“这些糖厂包了,跟我走!我是保卫科的副科长,我姓吴。”
“吴副科长好,我姓林,叫我小林就好。”
发动拖拉机,围观的人也就自动散开了。在吴副科长的指引下,拖拉机开到糖厂的餐厅门口。
“林同志,你在这里等一会,我去叫人。”吴副科长快步离开了。他可不敢叫人家小林,民兵团的工作证上写着参谋两字,一看就是干部,级别应该比他这个糖厂保卫科的副科长高。
林鸿彬下车观看四周。
人家这才叫餐厅,一层数百平的建筑,红砖黑瓦,敞开的大门上嵌了两个字--食堂,旁边还有个牌子,清源县国营糖厂第一食堂。合着还不止一个食堂啊。
周围的建筑也都是红砖黑瓦,有点苏式的风格。
不一会,吴副科长带了三个人过来。
“这位是我们糖厂采购二科的郑科长,这位是财务科的雷副科长,这位是采购二科的蔡干事。这位是林同志!”吴科长做了中间人,把人互相介绍一番,寒暄过后就进入正题了。
郑科长爬上车斗,解了一头绑住野猪嘴的绳子,尖锐的嚎叫声顿时响起,吓的他赶紧把野猪嘴捆上。
够劲够鲜活。
检查一下还是必要的,因为有些猎人嘴里说是卖活物,但也有可能是用药的,用网跟用药差别还是很大的。
“林同志,你这野猪要怎么卖?钱还是物资?”作为县里的大腿,经常有单位或个人来糖厂卖东西或换东西,他们也经常下乡去采购物资,要钱、要票、要物资的都有,流程他们熟悉的很。
林鸿彬沉吟了一会:“按一级猪的收购价走,然后补我一些票,跟吃有关的票都不用了,工业券、鞋票、布票之类的都可以。”按收购价卖那是真的很良心价了。
糖厂的几个人,对下眼,互相点了点头。这个时候求爷爷、告奶奶都不一定能买到肉。而且这个时候能弄到肉意义重大,对他们来说就是显能耐和功劳,钱又不是自己的,功劳才是。
采购二科的郑科长开口:“行。”
正好小蔡带人把秤也抬出来了,一共1216斤,林鸿彬很大方的零头抹去,算1200斤。
财务副科长在,钱票当场就结了,他们早就准备好了,应该是很经常遇到这种事了。签了字之后,林鸿彬得到600元钱和一叠票:工业票、鞋票、布票、棉花票等等,他把20来元零头也换票了。作为县里的支柱企业,一千多人的大厂,每个月要经手无数票据,给林鸿彬的这些那是微不足道的一点点。
交易事毕,采购二科的郑科长对采购干事道:“小蔡,你去扛一包白糖过来。”
然后转头对林鸿彬说道:“小林同志,以后有好东西尽量的联系我,一定给你好价钱。”糖厂不缺钱,也不缺工业物资,缺的是农产品。
“哈哈,一定一定。”
小蔡扛一包白糖放在车斗里。
“多谢郑科长了。多谢几位领导,告辞了!”林鸿彬行了个礼,摇起拖拉机,向几位再次挥手告别。
从糖厂出来,又去了城关镇供销社逛了一遍,东西肯定没有县百货大楼全,最后买了蛋类套餐共40个。只要票够,可以到多个供销社刷数量。再次感谢山哥一下,给了林鸿彬一次暴富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