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在昌丰村的麦家老宅却没有这般热闹,虽然屋里已经比以往有了些热乎气,那也是因为麦庆林带着麦成才也回来了。
按习俗要祭灶王爷,得买糖瓜粘住灶王爷的嘴,让他上天言好事。
可麦家老宅的灶房里,姜氏煮了锅稀粥,里面放了点白米,就算是小年的饭了。
以前这时候,李老太会买糖瓜、一挂小鞭炮,现在却连顿白面馒头都舍不得吃,天天喝稀粥、啃窝窝头。
麦云月的新棉袄去年就短了,今年没银子做新的,姜氏只能把旧棉袄的下摆接了块布,穿在身上鼓鼓囊囊的,像个包袱。
“娘,我想吃糖瓜。”麦云月扒着碗里的稀粥,小声说。以前小年,她总能吃到那种粘牙的糖瓜,甜得能让她高兴一整天。
姜氏只是叹了口气说道:“一会回屋,吃你爹带回来的糕点吧!”
家里的钱现在都是李老太管,且项目明细,没法扣钱,李老太还说这些钱要给相公备着明年府试用,她张口肯定要吃教训。
她看了眼里屋,李老太正对着墙上的灶王爷画像发呆,嘴里念念有词,不知道是不是在求灶王爷保佑麦庆林明年考上秀才。
麦庆林则是在自己屋里和麦成才麦成良吃小灶,没办法只能母女二人出来和老两口做样子吃这些粗茶淡饭。
腊月廿五这天,天刚蒙蒙亮,麦大江就把驴车套好了。
车辕上挂着两个空布袋子,是特意用来装年货的,车板上铺着厚厚的棉絮,怕买的东西冻着。
徐盈娘拎着个竹篮出来,里面放着水囊和刚蒸好的馒头,笑着说:“路上冷,饿了就吃点馒头,别冻着。”
云芽和麦阿福早就穿好了新棉袄,麦阿福的棉袄领口缝着兔毛,帽子上的绒球晃来晃去,一蹦一跳地爬上驴车:“爹,咱们快点走,我要去买蜜橘!”
上次小年吃了从南北铺子买回来的蜜橘,他就一直惦记着,这次听说要去南北铺子买,早就盼着这天了。
麦大江笑着揉了揉他的头,“放心,今天一定让你吃够。”
徐盈娘笑着看着驴车慢悠悠地驶出村口,才转身回屋收拾院子。
驴车走在乡间小路上,寒风刮在脸上,却挡不住车上的热闹。
麦阿福坐在棉垫子上,一会儿数路边的枯树,一会儿又问云芽:“姐姐,南北铺子的蜜橘会不会比上次的还甜?”
云芽笑着说:“会的,南方来的蜜橘,越到年底越甜。”
走了约莫一个时辰,县城的城门就出现在眼前。
进了城,街上的年味更浓了——路边的铺子都挂起了红灯笼,卖糖画的、捏面人的、炸油条的,吆喝声此起彼伏。
麦阿福扒着车边,眼睛都看不过来了,一会儿指着糖画摊喊“爹,我要那个龙”,一会儿又拉着云芽看捏面人的师傅捏小兔子。
“先去买蜜橘,回来再给你买糖画。”麦大江笑着说,赶着驴车往南北铺子去。
南北铺子在县城的东街上,是个两层楼的铺子,专门卖南方来的水果、干货,每到年底,买东西的人都排着长队。
刚到铺子门口,就看见这家的李掌柜正在站在门口招呼客人,看见麦大江一家,连忙笑着迎上来:“麦大官人!你们可来了,我特意给你们留了两筐蜜橘,是今早刚到的,最新鲜的!”
麦阿福一听,立马从驴车上跳下来,拉着麦大江的衣角:“爹爹,蜜橘在哪?我要吃!”
李掌柜听着麦阿福的话眼睛笑的眯了起来,指了指铺子门口的竹筐:“就在那儿,小公子你去看看,是不是又大又甜?”
麦阿福跑过去,拿起一个蜜橘,黄澄澄的果皮透着光泽,放在鼻子下闻了闻,一股清香扑鼻而来。
云芽也走过去,拿起一个蜜橘,轻轻剥开果皮,里面的橘瓣像月牙似的,晶莹剔透,掰下一瓣放进嘴里,甜丝丝的,带着一点点酸,汁水特别多。
“李掌柜,这次的蜜橘好,比上次的还甜。”
云芽笑着说,“除了这两筐蜜桔,再装一斤桂圆。”
李掌柜连忙应下,忙去称桂圆,还不忘对云芽夸道:“这桂圆是和蜜桔一起到的新货,颗粒饱满,保证各个都甜。”
“欸!咱信得过李掌柜的,所以这不又来您家买橘子了。”
李掌柜听到这话后笑眯眯的的最后,又给桂圆的布袋子李多抓了几个这才递给了云芽。
麦大江付了钱,看着伙计把东西搬到驴车上,又跟李掌柜闲聊了几句:“李掌柜,今年南方的水果还好卖吗?”
李掌柜叹了口气:“还行,就是路上不好走,运费贵了不少,再有现在挺多行商赶着去向边关送粮换盐引子,做这蜜桔生意的就少了。”
从南北铺子出来,麦阿福抱着一个蜜橘,一边吃一边走,橘瓣的汁水沾在嘴角,像个小花猫。
麦大江笑着给他擦了擦嘴,又赶着驴车去了杂货铺,买了两挂大鞭炮。红灯笼,还有些糖果、打瓜子,糕点,都是过年待客用的。
路过布庄时,云芽想起李桐儿没几件衣裳,拉着麦大江进去,选了块宝蓝色的细布,上面绣着淡淡的梅花,特别好看。
“这块布给桐儿做衣裳,肯定好看。”云芽笑着说,麦大江点点头:“你想得周到,顺便给你娘也选块布,她的夏天的衣裳是去年的挺旧了。”
云芽又选了块深绿色的布,质地柔软,适合做夏衣。
布庄老板笑着说:“姑娘眼光真好,这两块布都是今年的新花色,做出来的夏衣裳透气又好看。”
买完布,已经快到中午了。
麦大江带着一家人去了醉仙楼,张掌柜特意留了个靠窗的位置,点了醉仙楼的几个招牌菜:旋煎羊白肠、粉条炖排骨、烤鸭、素签沙糖、锦丝头羹和莲花肉饼还上了一壶羊羔酒。注1
看着丰富的菜色,就知道张掌柜是用心了的,麦家人也没有客气,坐下后寒暄几句就开始吃饭。
麦阿福吃过几个招牌菜后,笑得眼睛都眯了:“张伯伯,你酒楼里的菜真好吃。”
张掌柜也笑着道:“好吃你就多吃点,以后有空了,想吃酒楼里的菜就到张伯伯这来!”
而后他过来敬酒,笑着说:“麦兄弟,咱今年合作愉快,希望咱们明年依旧能挣大钱!”
麦大江连忙举杯:“借张掌柜吉言,咱明年也一定能一起挣大钱。”
注1:醉仙楼的酒水和部分菜品是摘取了《东京梦华录》和《梦粱录》中的对于宋代美食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