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县令的一番严呵让跪在地上的小马氏瑟瑟发抖,不发一言,一旁的李磊在旁跪着一脸怒色的看着她。
马氏一直不言语,她旁边的小丫鬟倒是先开了口,磕头道:“大人饶命啊,其实是奴婢,奴婢见娘子这些天因为家里的姑娘要出嫁,白天奔波操劳,夜晚还要因为李家姑娘的横眉冷对,暗自垂泪神伤,才这样做的。
奴婢先前就听说未来姑爷的身体不好,姑娘那样好的人怎么就要嫁给一个病秧子。
一直惋惜,姑娘值得更好的,所以奴婢便总想着如果有人能够替姑娘出嫁就好了。
那天奴婢陪着娘子一同去李家看望娘子的一双儿女,娘子好心好意给李姑娘找了好姻缘,李家听说后却嫌弃娘子找的不是能使奴唤婢的富贵人家,
将我们打了出来,丝毫不念娘子的好,奴婢当天就有了一个想法。这李家姑娘虽也是娘子的女儿,但毕竟生父不在,她想要富贵生活那不如就替我家姑娘出嫁。
到时李家姑娘嫁过去好吃好喝的生活着,丫鬟奴仆的伺候着,或许李家姑娘能对我家娘子的怨怼少些,娘子也不会常常因为伤心难过就垮了身体。
所以就在前几天外出找了人,也算帮李姑娘完成心愿不是。”
“说娘子要害李家姑娘,奴婢是万万不认同的。”
马氏听到丫鬟这般的言辞,十分惊讶。
李桐儿都快从角落里冲上去打人了,打这个胡说八道的小丫鬟。
竟然给她扣屎盆子!
安县令坐在官椅上似笑非笑提出质疑:“哦?这么说你还是好心了?
真是大胆!公堂之上竟敢口出妄言!
你身在后宅,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丫鬟,怎可能这般有主意,不仅能够找到地痞流氓不说,还能掏出六两银子做定钱雇人去绑人?
说,何人指使你这般顶罪!”
“大人容禀,并无人指使,一切都是奴婢自己做的。
奴婢侍候在娘子身边很长时间,娘子待人宽和,奴婢又是娘子身边的大丫鬟。
所以平日里的赏钱和月银很多。奴婢这次是用了全部家当找的人。”
“你倒是忠心耿耿一心为主家着想啊,不仅卖身到主家,就是从主家挣得银子也要给主家花,好一个忠心的小丫头。”里正阴阳怪气。
马氏也上前扑打小丫鬟道:“你怎么能这样对我的女儿,桐儿虽然总对我冷漠以待,但也是我的女儿,你竟然,竟然,你这是想毁了我两个女儿呀!”
丫鬟泣泪涟涟道:“娘子,我也是为您着想啊,李姑娘一心想要通过您攀富贵,这样替嫁过去岂不是大家都好,你和李姑娘的关系也能缓和啊!”
衙门外
不少人就这丫鬟所说的一切展开讨论,各抒己见。
甲:“这李家的一对兄妹真是不孝,竟然总对生母不敬。”
乙:“可不是,先不说马氏的一片爱女之心,就李家女这般乡野长大的女子竟然还妄图攀附富贵人家,真是不要脸。”
丙:“这种没爹娘的人缺乏管教,能不这样吗?”
丁:“我看不见得。你们看李家的小郎君穿的,再看马氏穿戴的。马氏真爱护儿女能十几年不见一面?”
云芽听着县衙门外的议论对李桐儿耳语一番。
李桐儿冷静下来,认可云芽的办法直言:“请他们帮忙的事情我都记在心中,等此桩事了,我会和兄长禀明,会出报酬感谢村人的仗义出手。”
同时李桐儿内心也十分感激云芽。
云芽打招呼后从侧面小门出县衙,请同来的麦家族人和麦大江在人群中大声讨论。
“真是一出好戏啊,这马氏的第一任丈夫刚没,就偷带所有银子改嫁生子,十多年过去了还能想到前头生的儿女,也是稀奇。”
“怎么说,你是知道什么?”
“(????)??嗨,能不知道吗,马氏第一任丈夫就是我们村的,当初她改嫁之后,还是我们村挨家挨户的给李家老太太和两个娃子凑的粮食呢,不然早被饿死了,哪还有今天的事 ,”
“凑粮食?为何要凑粮食?”
“刚才里面不是说了吗,那马氏改嫁还拿了前夫家里所有银子。”
“哎呦,竟然连孩子都不管,还差点饿死。”
“可不是嘛,当初李家女娃子刚出生,爹没了,娘改嫁了,就一个比她大几岁的哥哥和一个老婆子照顾她,差点就夭折。”
“你咋知道嫩多?不会是瞎说的吧!”
“瞎说个屁,这当然是真真的事,当时我嫂子刚生娃,还给那娃子喂过一两回呢。我记得清清楚楚。”
“不信你去打听打听,他们兄妹和马氏那点事,我们村的有点年纪的人都知道。”
“可不是,那年因为马氏改嫁的事情,马氏族人还来过咱们村子呢,马老太当初也没说不让马氏改嫁,但是也要给她儿子守孝三年后在改嫁才行,三年后孩子想带走也行,想留下马老太也能养活。谁知道....啧啧啧啧。”
“怎得了,你怎么还卖上关子了。”一旁听他们讨论的人道
“还能怎得,那小马氏死活不愿意,说什么这都是李家老太太不让她改嫁的推脱之言,后来也不知道马氏族人是怎么说的,那小马氏连刚出生的孩子都不管。愣是在丈夫七七都没过完就改嫁了。”
“我也知道一些,当初有风声传出说,就是因为小马氏着急改嫁这一事,马老太还让小马氏和李家的小兄妹签了断亲书呢。”
“什么!为了改嫁,连断亲书都签。”
另一人听到马氏这急急忙忙改嫁的事按耐不住,也将多年前的事说出来。
“当初宋家还没现在这些家业,我们家和宋家那是一条小巷子住的,马氏和宋家那个,成亲没多久就生个女儿的事,我们巷子的人都记得,当时还有不少人说马氏生的根本不是早产儿。”
“什么?若是真的那岂不是......,你说会不会早就.....……”
“我们当时也有不少人这么说呢。”
麦家众人讨论的声音大,不少人也加入讨论说起自己所知道的。
有些人听到了马氏当初的行为,开始可怜李氏兄妹,认为李氏兄妹对这个生母冷漠也是情有可原。
但是这个时代注重孝道,有人秉持着“父母不慈,子女才会不孝”的心理看待事情,对特殊情况的人虽宽厚以待,但不认可不孝行为;也有人秉持着“子不言父过,不管父母如何对待子女,子女都要孝顺父母。”的理论,不管是何原因不孝就是不孝的言论给人“定罪”。
所以若真让世人认为李家兄妹不孝生母,对李家的影响很大,暂时让八卦的人注意力转向当年改嫁的事情上也是缓兵之计。
衙门内,安县令道:
“这手绢如何解释?瘦子可是说他从马氏那里顺来的,你一个小丫鬟用的起这般好的手绢?”
“大人,娘子的一些衣裳和贴身用品都是奴婢绣的,奴婢是专门掌管针线的,所以有些时候剩下的边角布料奴婢会做成自己用的东西,娘子也是允许的。”
案子到了这里仿佛已经审出了真相,小丫鬟的言辞天衣无缝。
“李家小子,你可有话说。”
“大人,我妹妹若真是她口中贪图富贵之人,只要传个话,递个消息,便会主动上门去替嫁,何须他们费尽心思的绑人。”
“大人明察,她分明就是在撒谎!”
“大人,奴婢没有说谎,确实是他们李家口口声声嫌弃娘子说的人家不够富贵.......”
安县令冷哼道:“哼,本朝律例,诸略人,略买人为妻妾者徒三年,而户婚律,婚嫁妄冒者要杖六十。
本官劝你还是想清楚再说话。
即使你已经卖身为奴,也是要受罚的。”
小丫鬟听到这样重的刑罚,头冒冷汗低头道:“确实都是奴婢一人所为,奴婢所言句句属实,大人,此事真的和我家娘子无关啊!
确实是我找人绑架的李家姑娘,只是、只是因为他们每次见到娘子都没有什么好脸色,我才想,想教训一下李家姑娘。”
“呵,那好,你说,你是怎么找到的这几人,又是打算怎么让她替嫁。”
那小丫鬟事无巨细的说了一遍是通过谁联系的这三无赖,又是怎么描述的李桐儿特点和承诺的事成之后的奖励。
瘦子和老三听着丫鬟的描述,若不是亲自和马氏见过面,都怀疑自己是不是精神错乱记错人了。
瘦子和老三也知道宋家这是为了保住名声和小马氏找人替罪,且这小丫鬟说的事无巨细,十分详尽。
他们再如何说是马氏雇佣他们绑架的也无用,且说不定他们再攀咬,宋家还会反过来告他们污蔑,到时候数罪并罚判的更重。
也低头承认是自己记错了人,就是这丫鬟指使他们绑人。
又经过一番漫长的审理。
小丫鬟不改证词,且说的有凭有据,本案也没有新的线索与证据
虽然安县令也认为这丫鬟是被收买顶罪的,但是丫鬟说的很有逻辑,且有模有样仿佛亲自做过。
安县令一拍惊堂木落,判决道:“既然你认罪绑架李氏女,且是主谋,那本官便判你一个略卖之罪,因你之行为性质恶劣,身为奴籍却想略卖良家子,杖三十,徒三年............”
“瘦子和老三,虽是被雇而绑人,可要略卖麦氏女为真,虽然并未成,但也需徒三年。”
“据本朝律法,拐子在略人时被当场打死,杀人者无罪,昌丰村,麦氏众人无罪........另宋家..........”
听着一条条判决从县令口中说出,众人这才知道,原来是从昌丰村一桩小小的拐子拐人案审查出这一桩绑架替嫁案的。
因为那丫鬟是宋家的,且宋家管教下人不力,罚银五十五两做惩罚,再罚十两银子给李氏女补偿。
昌丰村人因打击拐子有功,赏银五两以作鼓励。
回村的路上,一同押送拐子来县城的众人都喜气洋洋,但是李桐儿一直闷闷不乐。
云芽对于今天发生的事情也小小的惊讶了一番,本以为是单纯的拐子拐人,没想到牵扯出这么多。
看到李桐儿一直愁眉不展,想着李家之前对自家的帮助,且现在是邻居以后肯定会多有交集,便出口问道:“你怎么了,这般郁郁寡欢的,是因为你母亲吗?”
李桐儿反驳道:“云芽,她不是我母亲!你也知道的,我才没出生多久就已经和她签断亲书了。”
“那你这是担心你和你哥哥的名声?”
“也不是,说到底还是今天被拐这事,还好你救了我,也还好我听你的,去县衙请县令主持公道,否则我都不知道他们竟然是想要绑我去替嫁。只是可惜.....”没能将真凶绳之以法
李桐儿的未尽之言云芽清楚是什么,只是县令已经判决了那丫鬟是真凶,且那情况确实没办法。
只安慰李桐儿道:“别不高兴了,咱们这次也是有收获的,不仅把他们的阴谋曝光于世人面前,而且也变相的将你保护起来。这两天如果你在失踪,那马上就会有人联想到宋家。”
“而且,他们算计这么多,却竹篮打水已成空。没人替代宋姑娘出嫁,那只能宋姑娘亲自上阵了。”
“这次的事情,明眼人都会看懂怎么回事。即使宋姑娘嫁过去了,刘家也会对宋家有想法,有隔阂。”
“打起精神,你现在可是得到了十两银子的人。”
李桐儿听云芽的话勉强微笑道:“我知道你好意安慰我,先谢谢你了。能有银子自然是千好万好,可是我心里这口气还是咽不下去。”
“都在一个县里,早晚有机会能出气的。”李磊也安慰道
原是李磊见自家妹子脸色并不好,悄悄听起俩人的对话。
“哎呀,大哥,你怎么偷听人家讲话啊。”
几个人嬉笑着,把沉闷的氛围打散。
暂时的忘却今天这件事情所带来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