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委会的地面,冰冷而坚硬。
王福贵瘫坐在地上,浑身最后一丝力气仿佛都被抽空了。他抬起头,看到的只有李浩轩那居高临下的、冰冷的背影。
那个背影,像是一把重锤,彻底砸碎了他所有的贪婪和幻想。
“王……王站长……我们……”跟在后面的年轻秘书,已经吓得面无人色,结结巴巴地不知道该说什么。
王福贵没有理他,他用双手撑着地,挣扎着,狼狈地爬了起来。他那身原本笔挺的干部服,此刻沾满了泥土和灰尘,就像他那已经跌入谷底的仕途。
他失魂落魄地冲出村委会,甚至不敢再看李浩轩一眼,连滚带爬地钻进了那辆黑色的伏尔加轿车。
“开车!回县里!快!”他冲着司机嘶吼着,声音里充满了绝望和恐惧。
轿车发出一声轰鸣,仓皇地掉头,逃也似的离开了靠山村。
李浩轩走出村委会,门口,李二牛和几个参与“演戏”的工人正一脸紧张地等着。
“老板,那……那个当官的,就这么走了?”李二牛看着绝尘而去的汽车,还有些没反应过来。
“走了。”李浩轩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轻松的笑容,“以后,也不会再来了。”
他拍了拍李二牛的肩膀,大声宣布:“今天参与演戏的兄弟,每人奖金加十块!晚上,场子里加餐,有肉!”
“好耶!”
工人们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震天的欢呼。他们虽然不完全明白发生了什么,但他们知道,老板又一次解决了麻烦,而且,他们又有奖金拿了!
看着工人们淳朴的笑脸,李浩轩心中的一块大石,也彻底落了地。
他回到养殖场,没有解释太多,只是让大家把刚才“闹事”的场面收拾好,恢复正常的生产秩序。
他知道,这场大戏,才刚刚演完了上半场。真正的主角,马上就要登场了。
果不其然。
不到一个小时,村口的方向,再次传来汽车的引擎声。
这一次,来的不是一辆车,而是一个车队。
一辆中巴车,后面跟着一辆扛着摄像机标志的吉普车,声势浩大,瞬间惊动了整个靠山村。
村民们纷纷从家里跑出来,好奇地张望着,猜测是哪位大领导下来视察了。
车队在养殖场的门口缓缓停下。
车门打开,先下来的是几个扛着“长枪短炮”的电视台记者。紧接着,一个五十多岁,面容儒雅,不怒自威的中年男人,在众人的簇拥下走了下来。
他的身后,跟着一脸激动和紧张的赵建国。
李浩轩早已等在门口,他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衫,不卑不亢地迎了上去。
“张局长,这位就是我跟您提过的,黑金肥的发明人,李浩轩同志!”赵建国快步上前,抢先介绍道。
市农业局副局长,张建民。
他上下打量着眼前的年轻人。比他想象中还要年轻,穿着朴素,但眼神清澈,腰杆挺得笔直,没有丝毫乡下年轻人的局促和畏缩。
“你就是李浩轩?”张建民的语气很温和,但带着一股审视的意味。
“张局长您好,我是李浩轩。”李浩轩伸出手,与对方有力地握了握,“欢迎各位领导来我们靠山村指导工作。”
他的声音平静而沉稳,态度从容不迫。
张建民的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他见过的青年才俊不少,但能在这种场面下依旧保持镇定的,凤毛麟角。
“指导谈不上。”张建民松开手,开门见山地说道,“我们是为你的‘黑金肥’来的。那份检测报告我看过了,数据非常惊人。但是,数据终究是纸上的,我更想亲眼看看,能产出这种神奇肥料的,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请各位领导跟我来。”
李浩轩侧身引路,将一行人带进了养殖场。
一进入场区,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
几十个巨大的养殖床整齐划一地排列着,新扩建的区域还在施工,但一切都井井有条。工人们各司其职,有的在翻动基料,有的在筛选蚯蚓,有的在打包成品肥料,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这哪里像一个村办的小作坊?这分明就是一个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工厂!
电视台的摄像机镜头,忠实地记录下这一切。
“小李同志,给我讲讲你的生产流程。”张建民指着一个养殖床,饶有兴致地问道。
李浩轩点了点头,开始了他的讲解。
“张局长,我们黑金肥的核心,就是这些赤子爱胜蚓。”他抓起一把混合着蚯蚓的基料,展示给众人看,“它们能够取食牛粪、秸秆等农业废料,通过消化系统的分解和转化,排出富含各种养分的蚯蚓粪。这个过程,我们称之为‘生物转化’。”
他没有说那些深奥的科学术语,而是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整个技术的核心原理讲得清清楚楚。
从基料的发酵,菌种的配比,到蚯蚓的习性,温湿度的控制,再到最后成品的筛选和包装,他娓娓道来,对答如流。
张建民和随行的几个技术员,听得连连点头。他们都是行家,一听就知道,李浩轩绝不是在照本宣科,而是真正吃透了这门技术。
“了不起!真是了不起!”张建民忍不住赞叹道,“变废为宝,循环利用。这完全符合我们国家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啊!”
他转向身后的记者,郑重地说道:“都拍下来!好好拍!这就是我们一直在寻找的,来自民间的科技之光!”
随后,李浩轩又带着他们,去看了村里施用过黑金肥的菜地。
那一片片绿油油、长势喜人的蔬菜,与旁边没有施肥的土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村民们围着领导和记者,七嘴八舌地夸赞着黑金肥的神奇效果,场面热烈而真实。
回到养殖场,张建民的脸上,已经全是满意的笑容。
他拍着李浩轩的肩膀,当着所有人和摄像机的面,郑重宣布:
“李浩轩同志,经过我们市局的初步考察,我们认为,你的这项技术,对于推动我市的生态农业建设,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我代表市农业局,现场办公,做出三点决定!”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第一,将‘靠山村蚯蚓养殖有机肥厂’,正式命名为‘红星市生态农业示范基地’!挂牌成立!”
“第二,市农业局将为你提供三十万元的无息贷款,用于基地的扩建和技术升级!全力支持你把产业做大做强!”
“第三!”张建民的语气变得严厉起来,“对于任何试图阻碍、破坏、甚至窃取这项技术的行为和个人,市里将成立专项调查组,一查到底,严惩不贷!绝不姑息!”
轰!
这三条决定,如三颗重磅炸弹,在人群中炸开。
三十万无息贷款!
市级示范基地!
专项调查组!
李浩轩的心脏,也在此刻剧烈地跳动起来。他知道,母亲和陈默出手,必然不凡,但他没想到,这份支持,来得如此直接,如此猛烈!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解决麻烦”,这简直是一步登天!
“小李同志,你有什么要求,现在也可以提出来。”张建民微笑着看着他,眼神里充满了欣赏和期待。
李浩轩深吸一口气,他知道,这是他改变命运的最好机会。
他对着张建民,深深地鞠了一躬。
“感谢市领导的信任和支持!”他抬起头,目光灼灼,“我只有一个请求。我希望,我们生产出的黑金肥,能够优先供应给我们红星市自己的农民,以最优惠的价格,让大家都能用上好肥料,真正实现增产增收!”
这番话,说得掷地有声,充满了格局和担当。
张建民的眼中,赞许之色更浓。他用力地握住李浩轩的手:“好!说得好!有技术,有担当,有情怀!我们红星市的农业,就需要你这样的年轻人!”
摄像机的闪光灯,在这一刻亮起,将这历史性的一幕,永远地定格了下来。
李浩轩知道,从这一刻起,他的人生,和他脚下的这片土地,都将迎来一个全新的篇章。
那个贪婪的王福贵,已经彻底沦为了他鲤跃龙门的垫脚石。而他,将乘着这股东风,扶摇直上,去开启一个属于他的商业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