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板冰凉的触感,让李浩轩过热的大脑,迅速冷静了下来。
三千块。
这不是一笔小数目,这是一座山,是林晚晴沉甸甸的信任,也是他事业起飞的唯一机会。
他没有沉浸在狂喜中太久。上一世的颠沛流离让他明白,钱只有花出去,变成能生钱的资产,才真正属于自己。放在罐子里,它永远只是一堆废纸。
他小心翼翼地将这笔巨款重新藏回床下的土坑里,用陶罐盖好,再把床板恢复原状。做完这一切,他的眼神已经没有了丝毫的迷茫和激动,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锐利如鹰的专注。
“哥,你怎么坐地上了?”李悦走过来,好奇地看着他。
李浩轩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土,然后一把将妹妹抱了起来,在她惊喜的尖叫中,原地转了两个圈。
“悦悦,哥要让你过上好日子!”他把妹妹放下,看着她的眼睛,郑重地承诺。
然后,他转身就走。
“哥,你去哪?”
“去找村长!”李浩轩的声音从门外传来,充满了雷厉风行的果断。
他一刻也不能等。
陈富贵家,村长正端着个大碗,蹲在门口呼噜呼噜地吃饭。看到李浩轩火急火燎地跑过来,他有些惊讶。
“浩轩,啥事这么急?”
“村长!”李浩轩站定,开门见山,“我想租地!”
“租地?”陈富贵愣了一下,“你家院子不够用了?”
“不够!远远不够!”李浩轩的眼睛亮得惊人,“林厂长今天来了,她要跟我签长期合同,每周至少要一百斤蚯蚓!我必须马上扩大规模!”
“每周一百斤?!”陈富贵手里的碗差点掉在地上。
他比谁都清楚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李浩轩的生意,已经不是小打小闹,而是要变成一个真正的“产业”了。
“我需要一块地,就在我家后面那片荒地就行。我要在那建一个大的养殖棚。”李浩轩接着说,“而且,我一个人忙不过来,我需要招人手。村长,我想请村里人来帮忙,工钱日结!”
陈富贵的眼睛,瞬间也亮了。
让村民有活干,有钱赚,这不正是他这个村长日思夜想的事吗?
“好小子!你有这个心就好!”他一拍大腿,饭也顾不上吃了,“那片荒地本来就没人要,你想用就用!至于租金,等你挣了钱再说!我现在就用大喇叭帮你喊人!”
陈富贵的行动力同样惊人。
不到十分钟,村委会的大喇叭就响彻了整个靠山村。
“喂喂!全体村民注意了啊!李浩轩的蚯蚓养殖要扩大规模,现在招工!招长期工,也招临时工!能干活的都算!工钱一天一块五,当天结算!想干的,现在就到浩轩家门口报名!”
“一天一块五!日结!”
这个消息,比刘翠芬投毒的事还要劲爆,像一颗炸雷在平静的村子里炸开!
这个年代,一个壮劳力在外面做小工,累死累活一天也就一块钱左右,还得管饭。李浩轩开出的一块五,而且是日结,简直是天价!
“哗啦”一下,全村都动了。
正在地里干活的,扔了锄头就往村东头跑。
在家里闲坐的,拍拍屁股就冲出了门。
不过短短十几分钟,李浩轩家新砌的高墙外面,就围得里三层外三层,黑压压的全是人头,比上次看李家断绝关系的热闹还要夸张。
“浩轩!这是真的吗?真的一天一块五?”第一个挤到门口的,正是之前跟他打听过的李二牛,他满脸通红,激动得声音都在发颤。
李浩轩站在门内的高坎上,看着下面一张张渴望而朴实的脸,朗声说道:“各位叔伯兄弟,我李浩轩说话算话!一天一块五,只要你肯出力,干完活,钱当场就拿!绝不拖欠!”
“我报名!”李二牛第一个举起了手。
“我也报!”
“还有我!”
人群瞬间沸腾了,一只只黝黑的手高高举起,生怕自己落后了。
李浩轩看着这番景象,心中豪情万丈。他知道,自己的事业,有了最坚实的基础。
“大家别急!都有份!”他压了压手,让大家安静下来,“明天一早,我们需要二十个壮劳力,去平整后面的荒地。二牛哥,你来带头,负责记名字和记工!”
“好嘞!”李二牛挺起胸膛,感觉自己被委以重任,脸上满是光彩。
“另外,我还需要十个手艺好的木匠师傅,帮我打养殖箱。工钱另算,一天两块!”
人群中几个会木工活的汉子,眼睛顿时都直了。
“明天,我要去镇上和县里采购木料和菌种,需要几个脑子活泛,能帮忙装卸搬运的兄弟。同样,工钱一块五!”
就这样,李浩轩三言两语,就将任务分配得井井有条。整个招工过程,高效而有序。
第二天,天刚破晓。
整个靠山村就像一个上满了发条的闹钟,瞬间变得生机勃勃。
李浩轩家的院子后面,李二牛带着二十个壮汉,挥舞着锄头和铁锹,热火朝天地开始了土地平整工作。号子声、说笑声,响成一片,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
而李浩轩,则带着陈富贵和另外几个精壮的年轻人,坐上了村里的拖拉机,突突突地向镇上驶去。
他的口袋里,揣着三百块钱的“巨款”,这是他计划中今天采购的预算。剩下的钱,他要留作备用金和后续投入。
拖拉机一路颠簸,李浩轩的心却无比平静。他脑子里已经有了一张清晰的蓝图。
到了镇上,他兵分两路。让陈富贵带着两个人去订购大量的菌包和发酵用的基料,而他自己,则直奔镇上最大的木材市场。
“老板,你们这里最便宜的木板怎么卖?”李浩轩走进一家木材行,直接问道。
老板是个挺着啤酒肚的中年男人,瞥了一眼这个半大孩子,有些爱答不理:“最便宜的松木板,五毛一尺。你要多少?”
“我全要了。”李浩轩淡淡地说道。
“啥?”老板以为自己听错了,掏了掏耳朵。
“我说,你店里所有的松木板,我都要了。另外,这种厚度的木方,我也要五百根。”李浩轩指着堆在角落的材料,报出了一个惊人的数量。
老板的下巴差点掉下来。他重新审视着眼前这个少年,这哪是来买几尺木板的,这分明是来清空他库存的大客户!
“小兄弟……你没开玩笑吧?”他的态度瞬间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脸上堆满了笑。
李浩轩没有废话,从口袋里掏出厚厚一叠“大团结”,在老板面前晃了晃:“这是定金。马上给我装车,送到靠山村。剩下的钱,货到付清。”
看着那晃眼的红色钞票,老板的眼睛都直了。他再也不敢有任何怠慢,立马像打了鸡血一样,招呼着店里的伙计,开始手忙脚乱地搬货、装车。
一个上午的时间,李浩轩像一阵旋风,席卷了镇上的木材市场和农资站。
当满载着木板、木方、菌包和各种材料的几辆拖拉机,浩浩荡荡地开回靠山村时,所有村民都看呆了。
夕阳下,李浩轩站在那堆积如山的物资前,身后是已经平整出来的广阔土地,以及一张张充满干劲和希望的脸庞。
他的事业,如同这初升的旭日,万事俱备,只待东风。
而他,就是那阵最猛烈的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