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男人》登顶音源榜带来的连锁效应,远超普通的热门歌曲。它不仅仅是一笔可观的版权分成收入(这笔钱已通过复杂的渠道,匿名汇入金贤宇控制的离岸账户),更重要的是,它为“作曲家Ace”这个身份镀上了一层真金足量的光环。尽管外界尚不知晓Ace的真实身份,但业内顶级制作公司、知名歌手的经纪团队,已开始通过各种或明或暗的渠道,试图接触这位神秘的“点金手”,邀歌的诚意和报价不断攀升。
与此同时,金贤宇在《x-mAN》作为创意顾问的固定薪酬、广告代言的首付款项,也陆续到位。他的个人账户,不再是退伍时那略显羞涩的数字,而是积累了一笔足以支撑实质性野心的资本。
那个位于驿三洞、仅有八十平米、大部分时间只有他一人的mop Entertainment工作室,已然无法满足日益复杂的业务需求。堆叠的文件、频繁接听的商务电话、需要严格保密的音乐小样和合作草案,都呼唤着一个更专业、更安全、更能体现未来格局的空间。
扩张,从一种构想,变成了迫在眉睫的必要步骤。
金贤宇行事,向来谋定而后动。他没有急于寻找华丽的办公场所,而是首先明确了他对“新大本营”的核心需求:隐蔽、安全、实用、具备成长弹性。它不需要位于清潭洞或江南站这样的顶级商圈招摇过市,但必须交通相对便利,环境安静,利于保密,且空间布局能够适应未来团队的小幅增长。
在财务顾问的协助下,他很快锁定了目标:位于江南区论岘洞一栋相对低调但管理完善的商务楼。这里毗邻SbS,方便往来,又不如清潭洞那般扎眼。他租下了同一楼层相邻的两间办公室,总面积扩大至近两百平米,并立即聘请了专业的室内设计团队,按照他的要求进行一体化改造设计。
他的要求非常具体:
严格的功能分区: 独立的隔音会议室(用于敏感的商业谈判和音乐试听),他的私人办公室(兼具办公和休息功能),开放的员工办公区(预留多个工位),一间专业的音乐监听室(为未来的音乐制作核心环节预留),以及一个舒适的接待区。
安全保障: 更换高级别门禁系统,安装保密柜,网络布线要求独立且可加密。
风格定位: 摒弃浮夸的娱乐公司风格,采用简约、现代、富有质感的设计,色调沉稳,营造专业、专注且充满格调的氛围。墙上预留了悬挂未来获得的荣誉或具有象征意义艺术品的空间。
就在装修紧锣密鼓进行的同时,金贤宇启动了另一项关键步骤——招聘。他不再满足于兼职的财务顾问,需要全职的、可靠的、能处理日益繁杂事务的帮手。招聘信息通过猎头公司低调发布,职位是“行政助理”,但任职要求却远非普通文员可比:出色的韩英双语能力,熟悉娱乐产业基本运作流程,具备极强的保密意识和多任务处理能力,性格沉稳,细心周到。
面试由金贤宇和财务顾问共同进行。前来应聘的人不少,但能入他眼者寥寥。他需要的是能理解他长远布局、值得培养成核心班底的“自己人”,而非仅仅是一个处理杂事的雇员。
在众多应聘者中,一位名叫李静媛的年轻女性引起了金贤宇的注意。她毕业于名校经营系,有短暂的传统行业助理经验,谈吐清晰,逻辑严密,更难得的是眼神中有一种超越年龄的沉稳和洞察力。在回答“为何想加入一家初创型娱乐公司”时,她的回答没有泛泛而谈明星梦,而是冷静地分析:“我关注到金贤宇代表近期的职业轨迹,无论是综艺创意还是间接关联的音乐领域,都体现出一种超越短期热度的战略规划。我认为mop具备成长为独特内容品牌的潜力,我希望参与并见证这个过程,而不仅是寻求一份工作。”
这番回答,精准地契合了金贤宇的内心蓝图。他几乎当场就做出了决定。李静媛,成为了mop Entertainment的第一位正式雇员。
装修竣工日,金贤宇和李静媛一同站在新办公室的门口。推开厚重的磨砂玻璃门,映入眼帘的不再是之前的逼仄,而是一个开阔、明亮、处处体现着低调质感的专业空间。深色调的办公家具,柔和的灯光,专业的设备,以及窗外论岘洞的街景,无不宣告着mop告别了“家庭作坊”时代。
金贤宇走过光洁的地板,推开属于自己办公室的门。房间宽敞,巨大的办公桌后是顶天立地的书柜,一旁放置着舒适的沙发茶几,用于会客。最让他满意的,是那间隔音监听室,虽然设备尚未配齐,但空间和基础声学装修已经完成,象征着他音乐野心的核心即将在此安家。
李静媛迅速进入角色,开始整理文件,熟悉环境,她的高效和条理让金贤宇暗自点头。
傍晚,金贤宇独自站在新办公室的落地窗前。夕阳将天空染成绚丽的橙红色,脚下的城市华灯初上。与几个月前在狭小出租屋里规划蓝图的境况相比,已是天壤之别。
物理空间的扩张,不仅仅是面积的增加,更是实力和野心的外化。它向极少数知情人(如刘在石、金pd,以及未来的合作者)传递了一个明确信号:金贤宇是认真的,他的事业已步入正规化、公司化运营的轨道。这里,将是他未来运筹帷幄、构建娱乐版图的指挥中心。
第一位核心员工的加入,则意味着他从“独行侠”变成了“领导者”,开始拥有属于自己的团队雏形。责任的担子加重了,但前进的步伐也将更加稳健。
他打开手机,屏幕上闪烁着几条新信息:一条是刘在石发来的,约他下周讨论新环节构思;一条是财务顾问发来的,关于下一季度预算的草案;还有一条,是李静媛发来的,关于明天需要他过目的几份合作意向书的摘要。
一切,都走上了快车道。
金贤宇深吸一口气,感受着这份由自己亲手创造的、实实在在的产业根基。第一卷的征程,从解约退伍的孑然一身,到如今坐拥初具规模的工作室和专属团队,完成了从零到一的质变。帝国的基石,已深深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