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前夕,老四收到了大姐彩英寄给他信件。
亲爱的弟弟。
见信好!
你们在家都还好吗?我在外面很想念你们,上次你在信中说,老二和老三去了镇上的裁缝店当学徒,现在她们俩学的怎么样啦?快学成了吧?
老四,已经看到了你随信寄过来的成绩单,你能有那么大的进步,能考出那么好的成绩,真心的为你感到高兴与自豪,不过,可千万不要忘了在年夜饭时,对你说过的那些话,切记戒骄戒躁,一定要谦虚求学,用功读书,知道吗?姐相信你将来一定能考上一所好大学。
妈的身体还好吧?妈太辛苦劳累了,在家里一定要听妈和两个姐的话,多帮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尽量帮妈分担一些家务活,知道吗?你可是我们家里面的男子汉,得要有所担当才行,明白吗?
记得替我向妈问好,我在外面一切都安好,让妈在家别那么劳累,一定要多保重身体,知道吗?
我这厂里面年底得等到农历腊月二十八才会放假,现在已经买不到火车票,今年就不能回家跟你们团聚,一起吃年夜饭了,也就只能等到明年过年放假再回家了,可一定要记得替我跟妈说一声,就说我在外面一切都很好,让妈不要担心与挂念。
好了,就说这么多了,等下次有空了,再给你写信,可一定要记得给我回信哦,快要过年了,就提前祝你们在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笑口常开吧!
想念你们的英。
春节,是一年中最为热闹的时候,这一年的春节,亦如往年那般,热闹非凡,只不过在这一年的年夜饭桌上,少了彩英的身影。
在吃年夜饭时,老四时不时就侧目,忍不住看向身旁空荡荡的位子,眼神之中,满是期盼与思念,看着就好似是在期盼等待着什么人。
老四身旁的位子,一直都是由彩英所坐,老四几乎是被彩英带大,彩英为了方便照顾老四,吃饭时好给老四夹菜,也就习惯了坐在老四的身旁。
过完春节,就是新的一年开始,村里人也全都开始为生计而忙碌与奔波,历经近半年时间的学习,姐妹俩在当学徒时,因勤劳肯干,从不偷懒,深得老板与老板娘的喜欢,也就学的特别快,不到半年时间,就已经学会了缝制衣服,符合了外出打工的要求。
已做好前往深圳打工准备的姐妹俩,在裁缝店老板的推荐下,获得了跟随同镇老乡前往深圳一家服装厂打工的机会。
姐妹俩的这次南下深圳打工,与前年彩英出远门打工时的情况,略有不同,彩英去深圳打工时,是跟随同村的小红一起,颇费了一番周折才得以进厂,而这次姐妹俩去深圳打工时,则是跟随镇上同样做缝纫工作的几名老乡一起,去了深圳以后,可以直接进厂。
姐妹俩的工作,是裁缝店老板利用人脉关系,提前就已经确定好,正因如此,才让香莲对于姐妹俩前往深圳制衣厂打工,相较于一年前,在家门口送彩英跟随村中小红去深圳打工时,要放心的多。
老四进入镇上的中学读书后,由于学校距离稍微有点远,若是选择走读,就没办法上早读与晚自习,也就不得不选择了在校寄宿。
因家境比较贫困,经济条件不允许,老四也就不能像那些家庭条件稍好些的学生一样,一日三餐,全都在学校食堂中买饭菜吃。
即便是偶尔在食堂买饭菜,改善一下伙食的一两餐,也定是因为从家里带的咸菜已经全都吃完,再无菜下饭,亦或是因天气太热,气温过高,超过了常温下咸菜的保存期限,咸菜长毛坏掉,已经不能再吃,总的来说,若非到了迫不得已的地步,老四绝对舍不得花钱在食堂购买饭菜。
自从三个姐姐全都去往千里之外的沿海城市深圳打工以后,家里面也就只剩下了老四和母亲两人。
此时的国家政策,虽然早已免除了按人头摊派给各家各户的工分,但按人头需要缴纳的公粮利润款却依旧在收取,香莲家由于孩子多,按人头缴纳的公粮利润款也就多,也正因如此,每年须缴纳的巨额公粮利润款,就如同一座沉重无比的无形大山,重压在香莲的肩头,迫使香莲为了能够缴清公粮利润款,不得不节衣缩食,极尽节俭,为了能够让粮食的收成尽可能高一点,也就每天都早出晚归,忙碌于田间地头。
在家与母亲相伴的老四,为了能够尽可能的帮助到母亲,为母亲减轻一点肩上的重担,每次放假,回到家中后,就主动帮母亲打扫收拾房屋,挑水做饭,极尽所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期末的统考,老四竟然奇迹般考出了镇上中学,初一年级的第43名优异成绩,凭借着在期末统考中取得的优异成绩,升初二年级时,老四顺利进入了初二年级的重点班,也就是二(一)班,这个重点班,是整个初二年级近千名学生,全都最为向往的年级尖子生班。
老四走到被班主任分配的座位刚坐下,身旁就响起一个声音甜美而清脆,极为好听女孩打招呼声:“你好,我叫赵雅婷,很高兴能成为你的同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