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办小学一共开设了五个年级,每个年级只有一个班级,全校五个年级的学生加在一起,总共有一百多名学生,因学校未开设学前班,彩英也就直接入读一年级,一年级是五个年级中,拥有学生人数最多的一个班级,有近四十名学生。
一年级的近四十名学生,年龄大小可谓是参差不齐,一些孩子与彩英一样,因家庭条件比较困难,没钱交学费,以至于未能在适龄阶段进入学校读书,等到被送进学堂时,已经超过适龄学生好几岁。
就以彩英这一届的学生来说,学生的年龄相差极大,班上年龄最小的学生年仅五岁,然而,年龄最大的学生却已有九岁,虽然彩英也已经8岁了,但却不是班内年龄最大的一个。
村办小学在师资方面是严重不足,加上校长,也只有六人,校长是学校里唯一的一名公立教师。
校长与其他五名教师一样,身兼数职,在学校里,既是校长,又是负责教四年级与五年级语文课的老师。
香莲将彩英送进学校,办理完彩英的入学事情后,带着三个小的返回家中,然后,将三个孩子带到村东头的头边公家门前道场,让头边公帮忙照看一下在道场上玩耍的三个孩子,香莲离开头边公家门前道场前,对老二彩霞再三叮嘱,让老二彩霞务必照看好妹妹和弟弟。
安顿好三个孩子,香莲匆忙返回家中,挑起早已准备好的工具,径直向村里摊派工分的工地飞奔而去。
自开年柱子跟随富贵远去京城打工以后,由于屋里屋外,田间地头,各种纷繁杂乱的事情太多,导致香莲太过于忙碌,根本就没办法做到每天都抽出时间,前往摊派工分的工地上工,如此一来,也就导致按照人头分配给香莲家的工分,已经落后村里的其他人家许多,为此,香莲不得不利用一切办法,努力抢出一些时间前往挣工分的工地,竭尽全力,埋头苦干,尽可能的多挣一些工分。
旭日当空,艳阳高照,初春温暖的阳光照射在身上,消散去春日里的料峭寒意,让春天里的大地,逐渐复苏。
工地上的香莲,一边卖力干着活,一边与附近同样在干着活的一群大老爷们,胡天海地的闲聊着。
也正是通过这样的闲聊,香莲才得以知晓许多下田种地的经验与技巧,香莲每次听到大老爷们讲述耕种田地的经验与技巧,都会牢记在心里。
为了能够尽可能的多挣一些工分,香莲与一群大老爷们一起,头顶着烈日,在摊派工分的工地上,挥汗如雨,埋头苦干。
连续干了一个上午的力气活,停下来稍作休息时,香莲只觉得身心已是疲惫不堪,恍惚间,甚至感觉身体快要虚脱,浑身没有丝毫的力气。
香莲拧开自带的水壶,喝了小半壶的糖水,补充了一下体力,待到心神稳定,感觉恢复了一些力气后,用手轻揉发痛的双肩,此时此刻,香莲双肩已被扁担压的火辣疼痛,只要轻轻一碰,双肩就会有钻心般的疼痛感。
虽然被累到近乎虚脱,双肩也火辣疼痛,但香莲依旧在努力强撑,咬牙坚持,为了尽可能多挣些工分,不至于太过于落后一起干活的那些大老爷们,仅休息了十余分钟,香莲就强忍着肩头的疼痛,继续上工。
与香莲一起上工的众人,看到香莲满头大汗,而且一整个上午几乎没怎么休息,一直在埋头苦干,拼命干活,于是纷纷与她开起了玩笑,笑言香莲体质可真好,真是让人羡慕,一直在大汗淋漓的干活,竟然也不知道累。
然而,与香莲开玩笑的那些人又怎会知晓,香莲之所以会一直大汗淋漓,埋头苦干,完全是因为双肩实在是太过于疼痛,为了不让在一起干活的大老爷们知道实情后笑话她,也就只能强忍疼痛,咬牙坚持,用不停干活的方式,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有关下田种地方面的事情,香莲在向村里人请教时,可谓是态度诚恳,虚心求教,也正因如此,村里人都被她的诚意所感动,于是对于香莲的虚心求教,无不真心相教,在村里人的帮助与教导下,香莲也就逐渐掌握了下田种地的技能,再加上她不怕吃苦,每天都跟着村里人学习,与村里人一起早出晚归,在田间地头里辛勤劳作实践,也就逐渐摸索出了一套适合她自己的耕种方法。
随着耕种经验的逐渐积累,香莲竟也能做到与村里人一样,从容不迫的在最佳种植时节里,将家中所有的田地全都耕种上农作物。
由于不仅需要到村大队的工地上,完成按照人头分配下来的工分,还得照顾好自家田间地头里的农作物,致使香莲经常忙到就连吃饭都顾不上,也正因如此,对于几个孩子的看管,香莲根本就没办法抽出时间,从而导致几个孩子几乎是处于放养状态。
在周末,或是节假时日里,老大彩英由于不用上学,也就负责照看着三个小的,周一到周五,彩英去上学后,也就只能由年仅七岁的老二彩霞,和年仅六岁的老三彩云,共同负责将三岁多的弟弟带着玩耍。
彩英每天放学回家,若是遇到在外干活的母亲还未回家,回家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先从村子里孩子们常聚集玩耍的地方,将妹妹和弟弟带回家,然后,让老三彩云带着弟弟在家门口玩耍,让老二彩霞帮自己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例如帮忙扫地,或是在自己做饭时,帮忙烧火,亦或是帮着一起收拾房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