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王府书房内,烛火跳动,将桌上的密信与证据映照得格外清晰。萧玦将所有线索按时间线逐一排列,苏清鸢则在一旁用笔墨记录,两人默契配合,如同拼图般,将巫蛊案的完整脉络一点点拼凑出来,每一个细节的浮现,都让这场阴谋的狠毒与缜密愈发令人心惊。
“我们先从起因梳理。”萧玦指着桌上的密信,声音低沉而冷静,“郑贵妃的核心诉求,是确保太子能顺利登上储位。而太后作为陛下最敬重的人,不仅不支持太子,还多次在朝堂和私下场合称赞我,这让郑贵妃感到了威胁——她担心太后的态度会影响陛下的决策,甚至可能让陛下有立我为储的想法。”
苏清鸢在纸上写下“起因”二字,补充道:“更重要的是,太后一直对郑贵妃的骄纵跋扈不满,曾多次在后宫约束她的行为,这让郑贵妃对太后积怨已久。所以她才会将太后和你视为双重障碍,既要除掉你这个‘储位竞争对手’,又要借太后的性命达成目的,可谓一箭双雕。”
萧玦点头,拿起郑贵妃写给李公公的指令信:“这封信就是最好的证明。她在信中明确提到‘不满太后偏爱,心怀怨恨’,看似是在编造你诅咒太后的动机,实则暴露了她自己对太后的不满。她知道陛下最孝,只要将‘诅咒太后’的罪名扣在你头上,陛下定会震怒,废黜你的爵位,甚至取你性命,这样太子就能顺利上位。”
“接下来是计划的实施过程,这部分我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苏清鸢指着纸上的记录,条理清晰地分析,“第一阶段是准备阶段:郑贵妃提供含有蚀心草的毒粉,东宫绣坊负责制作香囊,且特意选择了与太后宫中常用的‘缠枝莲’款式一致的香囊,目的就是为了让太后放松警惕,同时也为日后栽赃埋下伏笔——让人误以为是你熟悉太后的喜好,才用这种款式的香囊下毒。”
萧玦补充道:“李公公在回信中提到,他特意让东宫绣坊‘每枚香囊装入五钱蚀心草粉末’,这个用量很有讲究——既不会让太后立刻丧命,引起怀疑,又能让她在不知不觉中吸入毒素,日渐虚弱,符合‘忧思过度’的假象,完美避开太医院的初步诊断。这足以说明,他们的计划经过了长期的谋划和计算,绝非临时起意。”
“第二阶段是下毒阶段。”苏清鸢继续梳理,“李公公趁太后宫中换香时,将毒香囊悄悄放入太后的枕头下。这个时机选得极为刁钻——换香时宫女太监忙碌,容易出现疏漏,且香囊放在枕头下,太后睡觉时能持续吸入毒素,效果最佳。从李公公的回信来看,太后确实出现了‘夜间多梦、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的症状,与蚀心草的中毒反应完全一致,而太医院却诊断为‘忧思过度’,这要么是医官能力不足,要么就是被郑贵妃收买,刻意隐瞒了真相。”
萧玦的眼神愈发冰冷:“第三阶段是栽赃阶段,也是他们计划的核心。他们准备了另一枚同款毒香囊,待太后病危时,由周峰带领东宫侍卫潜入靖王府,将香囊藏在偏院的废弃假山洞穴中,再假意‘搜出’,制造你‘畏罪藏证’的假象。同时,郑贵妃会在陛下面前哭诉,编造你‘因不满太后偏爱而诅咒太后’的谎言,配合东宫官员的‘声援’,形成完整的‘证据链’,让你百口莫辩。”
“他们甚至连后续的应对都考虑到了。”苏清鸢拿起记录着购买蚀心草账目的信件,语气中满是愤怒,“李公公特意将购买蚀心草的账目‘单独记录,未纳入东宫总账’,就是为了防止日后被人查到;东宫绣坊的制作明细也被严格保密,只由李公公和周峰两人经手。若不是我们找到这些密信,恐怕永远也无法将东宫与毒香囊直接关联起来。”
萧玦将所有证据整合在一起,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逻辑链:“郑贵妃主导策划→提供毒粉→东宫绣坊制作毒香囊→李公公执行下毒→周峰负责栽赃与暗杀→太子全程参与决策,甚至在计划中扮演‘事后受益者’的角色,准备在我被废黜后接管我的势力。每一个环节都环环相扣,每一个参与者都有明确的分工,可见这场阴谋的规模之大、用心之毒。”
“最让人不寒而栗的是,他们从头到尾都没有将太后的性命放在眼里。”苏清鸢的声音带着几分沉重,“太后是陛下的生母,是太子的祖母,可在他们眼中,不过是达成政治目的的工具。为了让栽赃计划更可信,他们甚至希望太后病危,这种冷血无情的态度,简直令人发指。”
萧玦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怒火,眼神变得无比坚定:“幸好我们及时找到了这些证据,否则后果不堪设想。现在,我们不仅有李公公的招供记录、毒粉样本、绣样底稿,还有郑贵妃与李公公的往来密信、购买蚀心草的账目、东宫绣坊的制作明细,更有被抓获的杀手作为人证,这些证据相互印证,足以在陛下面前还原巫蛊案的全部真相,让太子和郑贵妃无处遁形。”
“除夕宫宴就是我们的决战时刻。”苏清鸢看着萧玦,眼中满是信任与支持,“我会提前入宫,确保太后的安全,防止他们在太后的汤药中动手脚;张御史和刘御史会在宫宴上呈递所有证据,李公公和杀手也会到场指证;影和京郊大营的将士则会做好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叛乱。我们已经布好了天罗地网,就等他们自投罗网。”
萧玦握住苏清鸢的手,指尖传来温热的触感,让他心中的坚定更盛:“有你在,有所有忠于正义的人在,我们一定能赢得这场决战。等此案结束,我会向父皇请旨,不仅要为自己洗刷冤屈,还要追究太子和郑贵妃的全部罪行,让他们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还太后一个公道,还朝堂一个清明。”
窗外的夜色渐深,书房内的烛火却依旧明亮,如同他们心中不曾熄灭的正义之光。桌上的证据静静躺着,每一件都承载着揭露真相的使命;而萧玦与苏清鸢紧握的双手,则预示着这场围绕权力与阴谋的较量,终将迎来正义的结局。他们知道,除夕宫宴的钟声敲响之时,便是真相大白之日,也是邪恶被绳之以法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