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青溪镇,寒风卷起地上的落叶,仁心堂药铺门口的“药材收购”木牌,在风中微微晃动。苏清鸢刚将一批新鲜晾晒的当归送到药铺,周伯昌拿着药材仔细翻看,笑着说:“清鸢姑娘,你这当归品相越来越好,根须完整,颜色红润,比县城药材行送来的还好!”
就在两人说话时,一个穿着锦缎长衫的中年男子走进药铺,身后跟着两个挑夫,看模样像是外地来的药商。男子自称姓刘,是县城“泰和药行”的掌柜,开门见山地说:“苏姑娘,我听说你手里有大量优质当归、黄芪,我想从你这儿长期收购,就是价格得按市场价的七成算。”
苏清鸢愣了一下,随即皱起眉头——她卖给仁心堂的药材,本就比市场价低一成,为的是感谢周伯昌的扶持,而刘掌柜张口就要压价三成,明显是想趁火打劫。“刘掌柜,我的药材都是乡亲们精心种植、我亲自筛选的,从选种到采收,每一步都不敢马虎,这个价格实在太低了,我不能答应。”
刘掌柜却不以为意,傲慢地说:“苏姑娘,你一个小姑娘家,能有多少销路?仁心堂一家药铺,能收你多少药材?卖给我,我能帮你把药材卖到周边县城,你还能省不少事。要是不答应,你这堆积的药材,怕是要烂在手里。”他笃定苏清鸢年轻,没见过世面,只要稍微施压,就能让她妥协。
苏清鸢心里很清楚,刘掌柜是看到她的药材品质好,想低价收购后转手高价卖出,赚取差价。若是妥协,不仅自己吃亏,更对不起那些起早贪黑种植药材的乡亲们——她当初承诺给乡亲们“合理价格收购”,若是因为药商压价就降低收购价,无疑是寒了大家的心。更重要的是,这还会影响她与仁心堂的长期合作,破坏彼此的信任。
她抬眼看向刘掌柜,语气坚定:“刘掌柜,我的药材品质摆在这儿,仁心堂一直按公道价收购,足够消化我的货源。我做生意讲究诚信,既不会让乡亲们吃亏,也不会用劣质药材以次充好,更不会为了卖货就压低价格。您要是真心想合作,就按市场价来,否则免谈。”
刘掌柜没想到苏清鸢态度这么强硬,脸色瞬间沉了下来:“苏姑娘,你别给脸不要脸!我好心帮你拓宽销路,你倒好,还敢跟我讲条件?我告诉你,在青溪镇,除了我,没人会大批量收你的药材!”说完,甩袖离开了仁心堂。
周伯昌看着刘掌柜的背影,担忧地说:“清鸢姑娘,这刘掌柜在周边县城的药行圈子里有些人脉,怕是会给你使绊子。”苏清鸢笑着说:“周老先生,您放心,我相信只要咱们的药材品质过硬,就不怕他搞小动作。”
果然,没过几天,镇上就开始流传谣言:“苏清鸢的药材看着好,其实都是用硫磺熏过的,吃了对身体不好”“她卖的药材价格虚高,比县城贵不少,就是欺负咱们镇上人不懂行”……这些谣言明显是刘掌柜散布的,不少乡亲听到后,都有些慌了,张大叔特意跑来问苏清鸢:“清鸢姑娘,外面说的是真的吗?咱们种的药材,不会真有问题吧?”
苏清鸢没有慌乱,而是带着张大叔去了自己的药材晾晒场。只见晒场上的当归、黄芪都摊开晾晒,阳光均匀地洒在药材上,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药香,旁边还放着用来检测硫磺的银簪——这是她从空间医书里学到的方法,银簪遇硫磺会变黑,而她的银簪始终光亮如新。“张大叔,您看,咱们的药材都是自然晾晒,从不用硫磺熏制,要是不信,咱们现在就拿银簪测一测。”
她又拿出账本,给张大叔看:“您看,咱们卖给仁心堂的价格,比县城药材行收购价还低一成,要是真虚高,仁心堂也不会一直收咱们的药材。这些谣言,都是想压价的药商散布的,就是想让咱们慌神,好趁机压价。”张大叔看着晾晒的药材和账本,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清鸢姑娘,我信你!以后谁再传谣言,我就跟他们掰扯清楚!”
为了彻底粉碎谣言,苏清鸢还在仁心堂门口摆了个“药材品鉴摊”,把自己的药材和从县城药材行买来的药材放在一起,让大家对比。她现场用银簪检测,证明自己的药材没有硫磺残留;又让伙计熬煮两种药材,对比药汤的颜色和味道——她的药材熬出的药汤清澈透亮,药香浓郁;而县城药材行的药材,药汤浑浊,还带着一丝异味。
乡亲们亲眼看到对比结果,都明白了谣言是假的。李婶笑着说:“我就说清鸢姑娘不是那样的人,咱们种的药材,都是她手把手教的,怎么可能用硫磺熏制?”不少之前半信半疑的顾客,也纷纷购买她的药材,仁心堂的药材销量不仅没受影响,反而比以前更好了。
刘掌柜见谣言没用,又想了个法子——他找到几个种植药材的乡亲,许诺以比苏清鸢高两成的价格收购药材,想挖走她的货源。可乡亲们早就记着苏清鸢的好:是她教大家种药材,帮大家解决种植难题,承诺包销,让大家没有后顾之忧。现在刘掌柜只是口头许诺高价,能不能兑现还是未知数,相比之下,大家更愿意相信苏清鸢。
张大叔直接拒绝了刘掌柜:“刘掌柜,你要是真心收药材,就按市场价来,别搞这些花花肠子。清鸢姑娘待我们不薄,我们不能忘恩负义,为了一点小利就背叛她。”其他乡亲也纷纷表示,只把药材卖给苏清鸢。刘掌柜碰了一鼻子灰,气得不行,却又无可奈何。
与此同时,苏清鸢还在默默提升药材品质。她根据空间医书的记载,改进了药材的晾晒和储存方法——当归晾晒时要避免阳光直射,采用阴干的方式,能更好地保留药效;黄芪储存时,要在旁边放少量花椒,防止虫蛀。她还把这些方法教给乡亲们,让大家种出的药材品质更上一层楼。
仁心堂的周伯昌,也主动帮苏清鸢宣传。他在药铺门口贴出告示,写明“苏清鸢供应药材,品质上乘,假一赔十”,还经常向顾客推荐她的药材:“这是咱们青溪镇本地种的药材,比外地运来的更新鲜,药效更好,价格还实惠。”
没过多久,刘掌柜散布谣言、挖货源的事,就在周边药行圈子里传开了。大家都知道他想低价压货牟利,人品不行,不少药铺都不愿再和他合作。而苏清鸢坚守品质、诚信经营的做法,却赢得了更多人的认可。县城里的“回春堂”药铺,特意派人来青溪镇,找到苏清鸢,想以市场价收购她的药材:“苏姑娘,我们听说你家药材品质好,还讲诚信,想和你长期合作。”
苏清鸢笑着答应了,又多了一个稳定的销路。她看着前来送药材的乡亲们,脸上满是笑容:“乡亲们,咱们的药材不仅能卖给仁心堂,还能卖到县城的药铺了,以后大家种药材,更有奔头了!”张大叔笑着说:“都是托清鸢姑娘的福,要不是你坚守着,咱们早就被那黑心药商坑了!”
这天,苏清鸢坐在院子里,整理着药材收购账本,林氏端来一碗热茶,笑着说:“鸢儿,这次真是多亏了你,不仅没被那药商压价,还赢得了更多人的信任,连县城的药铺都来进货了。”苏清鸢喝了口茶,感慨地说:“娘,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做生意和行医一样,都得坚守本心。行医要救死扶伤,不能贪财;做生意要诚信经营,不能投机取巧。只有坚守品质,才能赢得长久的信任。”
夕阳透过窗户,洒在账本上,上面一笔笔工整的字迹,记录着她的坚守与收获。苏清鸢知道,这只是她经商路上遇到的一个小考验,未来还会有更多挑战,但只要她守住“品质”和“诚信”这两个底线,就一定能走得更远,不仅能让自己的生意越来越好,还能带着乡亲们一起增收,让苏家村的药材,在更大的舞台上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