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见刘彻不说话,慢慢也就停下了劝说,只是看着刘彻,好像在等待刘彻的最终判决。
萧非发现卫青却突然走向一旁的羽林侍卫,还低声冲着他吩咐了几句。
萧非见状心中立刻了然:以卫青对刘彻的了解,他居然去向一旁的侍卫吩咐什么,看了是要进行前期准备了,此事估计再无转圜余地了。想到这里,萧非下意识揉了揉腰。
果然,又过了一会,刘彻便朗声道:“诸位爱卿所言皆有道理,但朕既已说出此话,若过而不祭,岂非不孝?”
刘彻此言一出,萧非顿时觉得,行了祭拜阳陵看来定了,谁敢让皇帝不孝。不过心中暗自腹诽:那怎么不把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文帝霸陵都祭拜一遍?
刘彻目光扫过众人,见在场众人纷纷低头。目光最后落在萧非身上,接着说道:“这次时间确实紧迫,长陵就不去了。下次酂侯与朕同去,你也好拜祭拜祭萧何丞相。”
萧非连忙上前躬身道:“臣谢陛下还惦记着臣的先祖。”说完又退了回去。
就在众人以为此事就这样了的时候,
韩嫣却突然起上前一步,神色恳切,“陛下,若此刻赶往阳陵,还不在阳陵邑住宿直接赶往上林苑,那就只能在野外露宿。陛下万金之躯,怎能......臣还是恳请陛下在考虑考虑,要不明日再去阳陵?”
刘彻眼中闪过复杂神色,语气却异常温柔道:“朕明白你的心意。但若在战场上,风餐露宿不是常事吗?朕刚刚也说了,时间紧迫,长陵都不去了。”刘彻耐心的向韩嫣解释完,冲着其他人道:“都不必多言了,即刻出发!全员骑马前往阳陵,御驾、车驾等随后跟上,直接去阳陵外等候。祭毕,御驾、车驾等也该到了,在直奔上林苑。”
“诺!”“诺!”“诺!”众人见刘彻心意已决,一声声诺在众人口中说出。
萧非说完诺后,注意到卫青对一名远处一名侍卫挥手示意,那侍卫立即翻身上马,绝尘而去,显然是先去阳陵报信了。
就在众人往马匹处走去时,刘彻又对张汤吩咐:“你与将作大匠等人商议出结果后,直接将结果快马送往上林苑。”说罢大步走向萧非进献的那匹乌孙宝马。
众人纷纷上马,随着刘彻一声令下,众人骑马驰出茂陵,身后跟着羽林军,大家沿着渭水北岸的驰道向东疾驰,刘彻还不时降低马速与众人攀谈两句路边景色,萧非全程没有搭话,只是在欣赏风景。在路过安陵、长陵时,刘彻还下马带着众人施礼后才继续上马启程。两个时辰后,阳陵的轮廓渐渐出现在众人眼前。
阳陵作为景帝陵寝,规制十分完整,因为王太后健在,阳陵虽然还在修建中,但四周夯土围墙已经建完。
众人下马时,萧非正打量着这座陵园的南阙门,只见一位身着官服的中年男子带着阳陵属官河卫兵快步迎出,冲着刘彻行礼:“阳陵令携阳陵丞、阳陵尉等恭迎陛下圣驾!”
刘彻看着此人,语气中略显诧异:“你如何得知朕要来的?”
跟在刘彻身旁的卫青连忙解释:“陛下,臣在从茂陵出发时,提前派人快马通传。”
刘彻闻言,转头拍了拍卫青肩膀,十分开心道:“你办事,朕放心。”
萧非见此觉得阳陵令肯定有所准备,而自己有些饿了,便不管那么多了,冲着阳陵令发声问道:“不知,阳陵令可否准备膳食?”
“对!”公孙贺与韩嫣同时发声,又同时噤声。
刘彻见阳陵令看向萧非,出声说道:“酂侯,问你的话,还不赶快回答。”
阳陵令看了眼萧非,连忙说道:“臣接到通知仓促间只备了些简单膳食,祭祀用品也只是日常所用,未能专门准备,请陛下恕罪。”说着冲刘彻拱手。
萧非一听,赶忙说道:“陛下,是不是先用膳。”
“没错!”公孙贺与韩嫣又同时发声,最后又同时噤声。
刘彻点点头,冲着阳陵令摆摆手,“那就依酂侯所言,先用膳,再去拜祭。”
阳陵令立刻躬身回道:“诺!请陛下、酂侯和众位大臣随我来。”说着便上前引路。
众人穿过阳陵高大的南阙门,这南阙门由两座三出阙构成。进入南阙门御辇早已等候,刘彻在公孙贺的搀扶下,上了御辇。
当众人开始往便殿出发时,萧非发现跟着刘彻的公孙贺等其他大臣好像都来过,没有一个关注阳陵的景色,只是紧紧跟随在刘彻身旁,时而回答刘彻问话。韩嫣更是对这里了如指掌,不时低声向刘彻介绍着什么。使得阳陵令都插不上话。
然而萧非因为是第一次来阳陵,所以看得格外仔细,还特意落后众人半步。
走在司马道上,萧非发现远处阳陵帝陵座西面东,居于整个阳陵陵园的中部偏西。另外这里的布局虽然也是严格按照礼制,但是与茂陵还是截然不同,处处体现着文景时期崇尚节俭的风格。另外阳陵陵园规模居然较现在还未完成的茂陵更上小了许多。萧非暗暗估算,估计要是茂陵全部建完后要比这里大几倍。
萧非又开始看阳陵的地面建筑,发现这些建筑虽然十分高大,但是却显得有些朴素,不过那也只是对比茂陵而已,另外萧非发现又观察到阳陵整体格局严谨,透着一股庄重肃穆的气息。
就在这时,韩嫣好像说累了,阳陵令终于有机会出声说道:“陛下,前面就是便殿了。”
萧非闻言加快两步,跟上队伍。
进入便殿,殿内已经摆好一个个食案,上面陈列着炙肉、糗饵等膳食还有必不可少的酒。一眼望去虽然不如未央宫筵席奢华,却也整洁有序。
“坐坐!”刘彻坐下后,向众人示意。
众人纷纷坐下用膳,此时的刘彻吃得很快,另外还不时一边吃,一边询问阳陵令关于阳陵的日常维护情况。阳陵令一一作答,言谈间透露出对陵园事务的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