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后。
应天府的城楼巍峨如山,龙旗猎猎。
城门外,早已有四路诸军列阵迎候皇帝车驾。
王彦、岳飞、王宣、刘衍等各部人马都已提前抵达,军阵森严,甲叶在晨光下焕着冷光。
与他们并排的,还有那让不少将士侧目的山东军节度使范讷。
此人今日一反昔日怯缩的做派,穿了件金线缀边的大氅,头戴冠帽,嘴角挂着“自信”的笑,与旁人寒暄如旧友,仿佛之前那一场百里溃逃的狼狈与他毫不相干。
趁着迎驾的间隙,范讷目光一转,径直走到河北军节度使王彦面前。
他压低声音,带着几分故作亲热的口气说:“王兄,这回官家要收复东京,咱们可得分清楚功劳啊……可别和我抢呐!”
说这话时,他还特意抬了抬下巴,对王彦使了个小眼神。
眼下金军大败,残兵西逃,东京伪宋政权实如案板上的肉,以杜充那一万来人,连城门都挡不住大军一撞。
范讷已经在心底将攻取东京的功劳记在自己名下,盘算着班师回朝那日的封赏、迎接百官时的盛景。
王彦看着眼前这个油头粉面的胖家伙,心头深深鄙视。
这厮弃山东如弃履,让金军通行无阻,还是自己率河北军一路擦屁股,把一片空境生生守了下来。
如今好处来了,这人不但没有一声谢,却先来和自己谈如何分功?
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王彦淡淡地转开脸,连搭话的兴趣都没有,双手抱胸看着远处城楼,只管把范讷对他说的话当做放屁。
范讷脸上闪过一瞬的不悦,心下暗骂:“姓王的狗东西,倒是架子不小!”
他又眼珠一转,看向城另一侧。
那里是岳家军的阵列,旗列如山,胄明甲黑,前锋一色的铁甲骑,肃杀沉稳。
岳飞披银甲立于马前,神色淡然。
范讷笑吟吟地走上前:“岳将军,久仰久仰!官家欲北伐收复东京,想必你我必是并肩建功之人啊!”
岳飞因曾一箭射杀金人元帅完颜宗望,名声如日中天。
更重要的是,岳飞眼下颇得官家器重,是个“有前途”的人选,范讷选择屈尊与之结交。
谁知岳飞面色如常,抱拳行礼,并没有与他寒暄,只礼貌地应了一句:“节度使安好。”
目光随即投向别处,继续注视着前方。
范讷脸上的笑顿时挂不住。
他自恃是正二品的封疆大吏,节制一省兵马,地位何等之高!
面前这位岳飞,不过是个从三品的防御使,纵然战功赫赫,也不该对自己如此冷淡。
范讷眉宇不善,恼怒道:“岳飞,你一个小小防御使,也敢这般慢我?当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岳飞闻言,抱拳微俯,语气恭谨:“范相公在上,岳某正在迎驾,还望恕罪。”
“相公”这两个字一出,周围的将士神情各异。
“相公”,乃大宋对文武高官的尊称,但也非随意可用。
武将中唯有担任枢密使、枢密副使等宰执之位者,才能当得起这个称呼。
节度使虽为一方大员,勉强也算得上这一声“相公”,但岳飞显然是抬举范讷,意在息事宁人,不愿与之争辩。
然而范讷却全然听不出其中意味,只当是理所当然,鼻中哼了一声:“算你识相。”
说罢,还想再找几句话来压压岳飞的锋芒。
这时,鼓声震地。
“圣驾到!”
崇祯皇帝身披一系鎏金战袍,佩剑而来。
身后十几万大军如山似海地铺开,红旗翻卷,刀枪林立,旌纛如林。
阳光下,整齐的甲胄与刀锋反射着炫目的光华,宛若一条流动的钢铁长河。
此时,大宋全国半数军队,二十余万大军汇聚应天府,城门外的浩大军阵仿佛要将整个应天府都托举起来,令每个在场的将士心潮澎湃,哪怕是金戈铁马的老将,也要为这场面所震。
诸将依礼迎接大驾。
范讷趁着这个机会,刻意往前挪了半步,将自己的身形挤到最显眼的位置,昂首挺胸,脸上堆起“忠勇之色”,生怕皇帝忽略了他这个山东节度使。
左右有其他将领微微侧目,这等抢位的无耻行径,放在征战沙场的将门中,是极难得见的笑料。
礼毕,崇祯立于城楼下,神情威严冷峻,扫视诸将之时,眼神在范讷身上多停了一瞬,神色如常。
范讷却在心底雀跃:官家果然注意到我了!
不久,众人随驾入应天行宫。
崇祯在行宫召集诸将议事。
殿上灯火煌煌,武将们鱼贯而列。
范讷站在靠近前列的位置,神态自若,自觉自己此行功在北面,位列群臣中理应如此。
然而,几位心知肚明的重镇宿将,姚友仲和韩世忠彼此对视一眼,眼底却闪过一丝默契的冷笑:
风雨欲来,有人还在沾沾自喜,不知自己已被卷入帝王的雷霆之下……
应天府行宫,大殿金柱悬灯,龙纹帐幔垂下,殿上炉香袅袅。
殿内左右分列文武百官,四面合围宿州之战的各路将领,尽数在列。
韩世忠、王渊、岳飞、王彦等人列于武官前几位,杀气与战意犹未从他们身上褪去。
崇祯端坐御榻之上,目光扫过全场,声音沉稳而有力地开口:
“宿州大捷,大败金军,此役乃我大宋数十年来少有之大胜!诸军将士皆有汗马之功,今日,朕要论功行赏!”
殿上顿时一阵低声交谈,不少将领神情振奋。
“枢密副使韩世忠,破敌先锋,敢战敢杀,加封太尉,正一品!”
随着崇祯的传旨,殿侧礼官高声复诵,内侍捧着金书玉册、金印朱绶列队上前。
太尉为武阶官最高阶,宋朝此前定太尉品级为正二品,但虚衔化,多授予退休将领或作为死后追赠,几乎无实际职能。
但崇祯南方改制后,对枢密院及武将系统进行了全面革新,将枢密使的品级从正二品定为正一品,以加强武将的地位,同时将武将最高武阶官的太尉,也定为正一品,为武将最高荣誉。
韩世忠上前受封,面色如铁,拱手厉声:“臣必不负陛下所托!”
“枢密副使王渊,调度若神,斩首无数,加封太尉,正一品!”
韩、王二人同列太尉,这在大宋军史上亦属罕见,同时也象征着崇祯对武臣体系的彻底重塑,将高级武将的品阶推入与宰执平位的尊崇位置,却又牢牢握在皇权之下。
接着,崇祯又加封一系列有功将领。
“相州防御使岳飞,滑州大捷破敌有功,加封河北承宣使,从二品!”
“东京禁军统领刘衍,升任副都统制!”
“东京禁军统领王宣,升任副都统制!”
“濠州刺史张俊,升任统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