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从军器局回到宫中。
这时,一份紧急报告从河北送来。
是李纲的奏报,请求攻打真定府。
崇祯思考片刻,深知真定府的重要性。
在大明朝,真定府也是一个关键的军事要地。
大明开国时,徐达北伐,进攻元大都,首先攻打的就是真定府。
成祖奉天靖难时,耿炳文曾率三十万大军死守真定府。
土木堡之变后,瓦剌人南下,也曾被明军挡在真定府外,最终只能转而攻打北京,往坑里跳。
如今,金人占领真定,此地便成了他们南侵的桥头堡。
崇祯知道历史走向,金军会在冬天再次南下,搜山检海地追击大宋皇帝。
与其被动地等待金人的入侵,不如主动出击,打乱金国的作战计划!
而攻打真定府,无疑是最佳的切入点。
李纲的请求,正合他意。
但崇祯清楚宋军目前战力不足。
李纲作为文官,在军事指挥方面肯定不如一些武将。
宋朝重文轻武,导致将领地位不高,军事理论与实践脱节。
于是,崇祯立刻在奏报上写下批示,并迅速拟定了一道诏书。
“准奏,攻打真定府!”
这是对李纲请求的直接回复。
但紧接着,崇祯补充了关键的几句话:“此次战役重大,朕命岳飞为北伐先锋,统领先锋部队!李纲身为统帅,务必多听身边将领的意见,不可一意孤行,当集思广益,方可克敌制胜!”
崇祯明白,这次北伐,无论成功与否,都能给金国在燕京造成巨大的压力。
这也会给刚刚迁都金陵的大宋政权争取宝贵的战略缓冲空间。
提到燕京,崇祯眼中闪过复杂的情绪。
燕京曾是辽国的南京析津府,金联宋灭辽后,本应按照“海上之盟”的约定,将此地交还给大宋。
但金人食言,不仅没有归还,反而将城中人口财富尽数掳走,只留下了一座空城。
没过两年,金国更是彻底撕毁盟约,完颜宗望率军再次攻占燕京,以此为基地,大举南下,直逼汴京。
收复燕京,不仅是大宋军民的愿望,更是崇祯内心深处的执念。
那是他前世大明的国都北京!
他前世,更是结结实实地在那煤山之上,自缢殉国!
这不仅是收复失地的愿望,更是对故都的深切情感,以及对金人欺辱的刻骨仇恨。
他要让金人知道,曾经弱小的宋朝,在经历变革后,已经有了反击的力量!
.....
带着天子圣谕的八百里加急信使,如同离弦之箭,飞速驰向大名府。
大名府,左丞相李纲率领着一众文武官员,神情肃穆地迎接圣旨。
当信使高声宣读诏书“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时,李纲和在场的大宋官员都愣住了。
这个开头与他们平时见到的宋朝圣旨完全不同。
宋朝的圣旨通常以“门下”开头。
但崇祯,这个来自五百年后的皇帝,已经废除了门下省和尚书省,将皇权高度集中。
他使用明朝圣旨的格式,以明确的方式昭示了皇权的至高无上,强调皇帝是奉天行事,其权力不受任何机构限制。
虽然有些不解,但听到诏书内容时,李纲的脸上抑制不住地露出喜色。
本以为需要一番争论,没想到皇帝如此果断,直接批准了攻打真定府的提议!
至于岳飞担任先锋,以及多听将领意见的嘱咐,李纲心里有些不快。
但他转念一想,官家深谙兵法,这样做肯定是有道理的。
何况,岳飞的相州军刚刚组建,日日苦训,担任先锋也名副其实。
得到皇帝的旨意后,李纲不再犹豫,立刻召集了已完成整编的各部义军首领。
经过两个月的筛选和整顿,一半的兵力集中在大名府,总计八万人马。
虽然人数众多,但他们的战斗力如何,还需要检验。
点将台上,李纲振臂高呼:“陛下有旨!准奏北伐真定!此番北伐,乃光复河山之举,诸位将士,当奋勇杀敌,建功立业!”
目光扫视台下的将领,最终停在队列最前端,那个身材挺拔、神情坚毅的年轻将领身上。
李纲高声宣布:“此次北伐,相州团练使岳飞担任我大宋北伐先锋!望诸将士,听从号令,协同作战,共创不世之功!”
岳飞闻言,躬身领命,早已渴望万分。
岳家军的三千将士也摩拳擦掌,士气高昂。
苦训数月,终于有了大展身手的机会!
北伐真定的大旗终于扬起。
大宋相州团练使岳飞,亲率麾下一万相州军,其中包含了那支经他亲手训练、纪律严明的精锐三千岳家军,浩浩荡荡地踏上了北上的征程。
大名府,议事厅。
左丞相李纲的心情复杂难言,反复摩挲着河北的地图。
真定府,那可是金人在河北的桥头堡,易守难攻。
此番北伐,若能成功,自然是光复河山、振奋民心的旷世之功。
可一旦失利,大宋刚刚燃起的复兴之火,恐将再次熄灭。
李纲最担心的,便是岳飞能否顺利突破漳河防线,首战告捷。
漳河,不仅是一道天然的屏障,金军更是在磁州和洺州重兵设防,用来阻止宋军北上。
此外,邯郸城内也有金军驻扎,随时可能驰援。
岳飞年仅二十五岁,虽然军中早有传闻,说他治军有方,勇猛过人,但毕竟太过年轻,未经大战洗礼。
李纲不免在心中犯嘀咕:他真能啃下这块硬骨头吗?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李纲在大帐内踱步,心神不宁。
次日午后。
正当李纲在焦虑中度日如年之时,营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紧接着,一名传令兵如同一阵旋风般冲入大帐,顾不得满身的尘土与疲惫,高呼道:
“报!大捷!岳将军已突破漳河防线,斩杀金军千人,并一举夺取邯郸,建立渡河据点!”
“什么?!”
李纲猛地起身,以为自己听错了。
消息来得太快,太突然,也太让人难以置信了。
他快步上前,一把接过传令兵手中那份盖着火漆的紧急奏报,目光飞快地扫过上面的字迹。
奏报中的内容,更是让李纲心头震动。
岳飞竟是先以偏师佯攻磁州,虚张声势,吸引金军的注意力。
趁着金军主力被牵制之时,他却秘密调动精锐部队,在夜色掩护下,迅速跨越漳河。
而当邯郸的金军得到磁州的求援,紧急出城驰援之际,岳飞却率部连夜奔袭,直插防御空虚的邯郸城。
金兵猝不及防,在岳家军犀利且高效的攻势下,邯郸城几乎兵不血刃,便在极短的时间内告失守。
“好!好一个岳鹏举!”
李纲抚须大笑,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
岳飞这份战报,不仅是胜利的消息,更展现了他出其不意、善于把握战机的指挥才能。
完全超出了李纲对一个年轻将领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