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城,文阙阁文宣阁内,一个墨绿长衫,眉宇尽是书生意气的少年端坐在书案前,手上拿着一本古籍研读,月光倾泻在桌上同摇曳的烛火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悦目的画卷。
一阵清风吹拂,香醇的酒香随着清风送到他的鼻尖,他脸色不变,头也不抬,出声道:“阁下乘着月色来文宣阁观月,倒是好雅兴。”
文宣阁院前的梧桐树上不知什么时候潇洒地躺靠着一个人,若不是他有意运起清风送来酒香,屋内之人也察觉不到他的存在。
那人看手上提着一壶酒,豪爽地灌了几口,赏月的眼眸渐渐映出那若青竹一般的方正君子的身影。
“文阙阁这年轻一辈中最有才华的弟子沈青书,传言你满腹经纶、运筹帷幄丝毫不输文谨丞,是否有治国之才我不知,不过你这处事不惊的态度倒不错,同他一样年纪轻轻就太过老成。”
慕容盛云眸光落到他身上,自顾自地点评道。
沈青书翻书的手一顿,抬眸看向树上通身潇洒清爽的人,神色不变,波澜不惊地开口道:“不过是流言罢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哪里称得上一个最字,文阙阁早已脱离朝堂,保重自身都做不到,治国安邦之事又哪里轮得上我们。现在文阙阁只是文弱书生读书避世之地罢了又有何利可图,哪里值得他们费心派刺客前来,我又有何可担忧?不过,朝阳城的大城主又为何这么晚出现在文宣阁中?”
“心性不错,沉着冷静,你们文阙阁的人倒是出奇的相像。”
慕容盛云眉头一挑,想起了与文谨丞第一次相见的场景,喝了两口酒,朗笑道:“我今夜乘月而来不过是为的一壶酒,我心心念念的千日醉被我那不孝的弟子霍霍了,本想等他到青云城时亲手寻一壶回来,可他们实在太过磨蹭了,我便亲自来寻了。”
“寻到了文宣阁?”
“我喝过这么多酒还是觉着你师傅酿的千日醉才是一绝,青云城最好的酒肆也比不得,他倒是个怪人不沾酒却爱酿酒,我来这寻寻看看他有没有留下一两壶美酒。”
慕容盛云眼中是怀念,怀念他们因酒相遇,把酒赏月的日子,清明的眼眸没有伤感只有爽朗的笑意。
沈青书从小就十分崇拜运筹帷幄的文相国,一支笔毫就可助天子定乱国,心中也暗自立志成为他一样的人物,治国安邦、挥斥方遒,可是一个荒唐的谋逆之罪将他敬重的两位尊长打入泥潭,丢了性命还污了他们身后名,更是将他的志向打了个稀巴烂。
刚开始他还会不顾文阙阁长老们的阻拦梗着脖子要去为他们讨个公道,可渐渐地倒也平静了许多,也看明白了当年师傅不是逃不掉是不能逃,他心中却还是恨着这个黑暗腐败偏偏又顶着启明之名的国家。
“师傅当年忙于国事已经很久不酿酒了,最后的一壶酒是出事前师傅为影妖前辈酿的,七年前已经被前辈挖走了。”
“九月和谨丞因酒而相识,最后又以酒告别,也算是有始有终,若非谨丞是相国身后站着整个启明,他同九月倒是天生的一对呢,一个嗜好酒,一个爱酿酒。”
慕容盛云将手中的酒洒了一些到梧桐树下,美酒瞬间浸没到泥土中。
当年他同齐九月两个爱酒之人寻了两壶美酒随意寻了个屋檐打算豪饮一番,正巧见到文阙阁文宣阁院前有棵梧桐,觉着在月光下赏月听风,耳边沙沙作响的风吹梧桐声甚是风雅就一屁股坐在文宣阁的屋檐上了。
那夜的酒烈了些,齐九月这个终日浸泡在酒坛子里的人竟也生出了醉意。
当时正逢文谨丞酿的美酒开封,封盖一掀,酒香满院,齐九月两眼一眯循着酒香嚯地起身,脚底踩空,他动作一滞未来得及拉住她,她就摔了下去,得亏她武功高强身手敏捷,即便醉了还能空中翻了个后空翻落地,才不至于摔在地上。
文谨丞对于忽然落在他院子里的女子并未有半点惊讶,脸色一派坦然,直到齐九月像女土匪一样抓着他的衣领,威胁他将美酒交出来时,他脸上才染上淡淡红晕,明眸涌上慌张无措的神色,月光下隐在墨发下的耳朵通红。
齐九月和文谨丞的美酒佳话这文阙阁上下自然也是晓得的,大伙儿读的是圣贤之书却也不是腐臭刻板的书呆子,他们在面对让人闻风丧胆的影妖齐九月时会有一种胆战心惊的感觉却并不会对他们的来往有所言辞,全阁上下默契地对此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慕容盛云眉头一挑,咧嘴一笑问道:“你是他的徒弟可有学得他几分酿酒术?”
“我并不会酿酒不过对茶道却有所心得,慕容城主可要一品?”
慕容盛云摆手,轻笑道:“你倒是比谨丞更像端正君子,品茶如此高雅之事不合适我,不过,若是来的是秦宵那老狐狸倒合了他的胃口。”
“早闻三城主精通茶道,若有机会得见,晚辈真想同他探讨一番。”
“会有机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