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如同什刹海平静的水面,缓缓流淌。何雨柱的生活似乎又回到了某种固定的节奏,但却充满了安宁与满足。每日清晨醒来,听着母亲在厨房里轻微的忙碌声,看着小雨水揉着惺忪睡眼、奶声奶气地喊“蝈蝈”,他的心就被一种踏实的幸福感填满。
家里的家务和一日三餐,如今几乎都被母亲林若心包揽了。经过几个月灵泉水的持续滋养,她的身体恢复得极好,不仅行动自如,精力也愈发充沛。看着母亲不再需要自己时刻担忧照顾,反而能操持家务、照看小雨水,何雨柱心中既欣慰又有些过意不去。
“娘,您别太累着,这些活等我放学回来做也一样。”何雨柱吃着母亲做的热腾腾的早饭,忍不住说道。
林若心笑着给雨水喂了一小口米糊,嗔怪道:“瞧你说的,妈现在身体好着呢,这点活累不着。你只管好好上学,回家能陪雨水玩会儿,妈看着就比什么都高兴。”她脸上的气色红润,虽然身形依旧有些纤细,但那种由内而外散发的健康活力是骗不了人的。何雨柱知道,这正是空间灵泉带来的奇迹。他不再多言,只是心里默默决定,以后要更努力,让家里的日子越过越好。
转眼到了礼拜六。这天上午,何雨柱找出几张写得工工整整的稿纸,小心地叠好放进书包。这是他为即将到来的学校文艺汇演准备的节目——一首现代歌曲《世界赠予我的》。歌词是他结合前世今生给母亲唱的,曲调也是他凭着记忆和天赋一点点哼唱、记录下来的。
“雨水,哥哥要去学校一趟,交个东西给老师。”何雨柱蹲下身,对正在玩布娃娃的小雨水说道。
听说哥哥要出门,小雨水立刻丢下娃娃,迈着小短腿就扑了过来,一把抱住何雨柱的腿,仰着小脸,大眼睛里满是期待和一丝不安:“蝈蝈…去!雨水…也去!”她的小手攥得紧紧的,生怕哥哥丢下她。
何雨柱心软得一塌糊涂,他看向母亲。林若心正好收拾完碗筷走过来,看着女儿那黏人的小模样,忍不住笑了:“去吧去吧,带她出去走走也好,今天天气不错。别跑太远,早去早回。”
“诶!谢谢娘!”何雨柱高兴地应下,一把将小雨水抱了起来,让她坐在自己臂弯里,“走啰!雨水跟哥哥去学校玩咯!”
小家伙立刻开心地拍着小手,咯咯笑起来:“去学校!玩!”
何雨柱抱着妹妹,一路穿过熟悉的胡同,走向他就读的中学。雨水好奇地东张西望,看到新奇的东西就咿咿呀呀地指着问,何雨柱耐心地一一解答,引得路人纷纷侧目,看着这对温馨的兄妹。
到了学校,礼拜六的校园显得格外安静。何雨柱熟门熟路地来到校长办公室门外,轻轻敲了敲门。
“请进。”里面传来周校长温和的声音。
何雨柱抱着雨水推门进去。周校长正戴着眼镜看文件,抬头一看是何雨柱,脸上露出和蔼的笑容:“是何雨柱同学啊,有事吗?”他的目光随即落到何雨柱怀里粉雕玉琢的小女孩身上,笑容更亲切了,“哟,还带着妹妹来了?真可爱。”
“周校长好。”何雨柱礼貌地问好,轻轻拍了拍怀里的雨水,“雨水,叫校长伯伯好。”
雨水有点害羞地把小脸埋进哥哥肩膀,只露出一双大眼睛偷偷看着周校长,小声嘟囔了句:“伯伯…好。”奶声奶气的,听得周校长心都化了。
“你好你好,小雨水真乖。”周校长放下文件,饶有兴致地看着何雨柱,“雨柱同学,找我有事?”
“是的,校长。”何雨柱从书包里拿出那几张折叠整齐的稿纸,双手递了过去,“这是我为下个月的文艺汇演准备的节目,一首歌。词曲都写好了,想请您看看,再麻烦安排一下音乐老师,看能不能排练出来。”
“哦?你自己写的歌?”周校长有些惊讶地接过稿纸。他知道何雨柱学习成绩不错,尤其是数学很好,性格也稳重懂事,但写歌作曲?这可是他从未想到的。
他展开稿纸,扶了扶眼镜,仔细看了起来。首先是歌词:
《世界赠予我的》
主歌1
有人放烟花 有人追晚风
借一缕时光 捧一片星空
停一停 等一等 别匆匆
造梦者造了好梦 值得我称颂
副歌
世界赠予我虫鸣 也赠予我雷霆
赠我弯弯一枚月 也赠予我晚星
赠我一场病 又慢慢痊愈摇风铃
赠我一场空 又渐渐填满真感情
主歌2
有人唱情歌 有人听晚钟
借一丝懵懂 惊一片翻涌
追一追 赶一赶 情正浓
好故事眷顾好人 天赐的恩宠
副歌(重复)
世界赠予我拥有 也赠予我回敬
赠我小小一扇窗 也赠予我屋顶
赠我一个名 又渐渐长大的年龄
赠我一首诗 又悄悄读得很安静
桥段
有人要回望 有人要憧憬
借一朵白云 拍一张合影
想一想 问自己 莫打听
远去者去了远方 愿他都安心
歌词质朴真挚,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家庭、对母亲、对妹妹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平凡生活的感恩与珍视,意境温暖而向上。周校长本身就是个文化人,看完歌词,心中就已暗暗点头,这孩子的文笔和情感表达远超他这个年纪的水平。
接着,他看向后面的简谱部分。虽然他不是专业的音乐老师,但基本的识谱能力还是有的。看着纸上那些清晰标注的音符、节拍、调号,还有标注的强弱、情感符号,周校长的惊讶渐渐变成了震惊!
他抬起头,镜片后的眼睛睁得老大,难以置信地看着眼前抱着妹妹、一脸平静的少年:“何雨柱同学…这…这词曲…真是你一个人写的?”
“是的,校长。”何雨柱坦然地点点头。他心里清楚,这份“才华”源自哪里,但此刻也只能坦然接受。
周校长又低下头,反复地看着那几页稿纸,仿佛要确认这不是在做梦。他越看越激动,手指轻轻在桌面上敲打着那旋律的节奏,嘴里不由自主地哼唱起副歌部分:“这世界赠与我的啊…不是繁华与喧哗…是屋檐下安静的饭香…是归家时亮着的灯花……哎哟!好听!这调子真顺耳!有味儿!”
他猛地站起来,绕过办公桌,激动地拍着何雨柱的肩膀,力气之大让何雨柱都晃了一下:“天才啊!何雨柱!你真是深藏不露的天才!不仅学习好,这文艺才华更是了不得!这词写得多好!多真挚!这曲子也谱得太棒了!旋律优美,朗朗上口,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好!太好了!”
周校长兴奋地在办公室里踱了两步,满脸都是发现宝藏的喜悦:“我就说我们学校藏龙卧虎!何雨柱同学,你这首歌,水平太高了!别说我们学校的文艺汇演,我看拿到区里、市里去表演都毫不逊色!这是真正具有艺术性和思想性的作品!写得好!写得太好了!”
他重新坐回椅子上,看着稿纸,爱不释手,感慨道:“小小年纪,能写出这样温暖人心、感恩生活的歌,可见你这孩子心地纯良,懂得感恩,心思细腻!何雨柱啊何雨柱,你可真是不断给我惊喜!你这孩子,将来必定大有出息!这节目,必须重点排练!我马上亲自去找音乐组的刘老师!让她好好看看,组织最好的同学来伴奏演唱!”周校长激动得语速飞快,一连串的夸奖如同开了闸的洪水,滔滔不绝。他看向何雨柱的目光充满了赞赏和期许,仿佛看到了一颗正在冉冉升起的明日之星。
何雨柱被夸得都有些不好意思了,只能微笑着谦虚道:“校长您过奖了,我就是瞎琢磨的,希望能为班级和学校出点力。”
“这可不是瞎琢磨!这是才华!是天赋!”周校长斩钉截铁地说,小心翼翼地把稿纸收好,“你放心吧,这事包在我身上!这首歌,就是我们学校这次汇演的压轴节目了!”
又和周校长聊了几句关于排练的想法,在校长持续的、不重样的夸赞声中,何雨柱抱着雨水告辞离开了校长室。
接下来,何雨柱抱着妹妹在安静的校园里慢慢溜达。周末的校园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他抱着雨水在操场的草地上坐了一会儿,让她摸摸柔软的小草;又带她去看了花圃里盛开的各种花儿,雨水看到色彩鲜艳的花朵,兴奋地伸出小手要去抓,被何雨柱笑着阻止了,告诉她“花花好看不能摘”;还抱着她在单杠下转了转,看着秋千空荡荡地晃着。小雨水在哥哥怀里,看着新鲜的环境,大眼睛里充满了好奇和快乐,不时发出咯咯的笑声。
不知不觉就玩到了中午。阳光暖洋洋的,雨水的肚子也适时地发出了小小的咕噜声。
“雨水饿了吧?走,哥哥带你去吃好吃的!”何雨柱笑着捏捏妹妹的小脸。
离开学校,何雨柱熟门熟路地抱着雨水来到街角一个干净的小摊。摊主是一位和善的大娘,支着一口热气腾腾的大锅,锅里是雪白滑嫩的豆腐脑。
“大娘,来两碗豆腐脑,在这儿吃,再来一碗打包带走,打包的多加点卤子浇头。”何雨柱找了个小板凳坐下,把雨水放在自己腿上坐稳。
“好嘞!柱子带妹妹出来玩啊?这小闺女真俊!”大娘麻利地盛着豆腐脑。
很快,两碗淋着浓香卤汁、撒着香菜碎、黄花菜、木耳丁的豆腐脑就端了上来。白嫩的豆腐脑浸在琥珀色的卤汁里,香气扑鼻。何雨柱拿起小勺,先小心地舀起半勺,吹了吹,送到雨水嘴边:“雨水乖,尝尝,小心烫。”
小雨水张开小嘴尝了一口,温热滑嫩的豆腐脑带着咸香的卤汁味道,让她眼睛一亮:“好次!蝈蝈…好次!”她迫不及待地张着小嘴等着下一口,话都说不利索了。何雨柱笑着,耐心地一勺一勺喂着妹妹,自己才端起另一碗,大口吃起来。这豆腐脑卤汁地道,豆腐嫩滑,确实是记忆中的老北京味道。
吃完一碗,雨水的小肚子吃得圆滚滚的,满足地靠在哥哥怀里。何雨柱付了钱,接过大娘打包好、特意多加了卤汁的那一碗,准备带回去给母亲尝尝。
抱着妹妹走在回家的路上,路过供销社时,何雨柱脚步一顿,抱着雨水走了进去。
“柱子来啦?哟,这是你妹妹?长得真水灵!”供销社的售货员大姐热情地打招呼。
“大姐姐好。”何雨柱笑着回应,抱着雨水走到卖布料的柜台前。花花绿绿的棉布、卡其布陈列在柜台上。
何雨柱的目光在几种颜色鲜亮、印着小碎花的棉布上流连。雨水快一岁半了,正是长得快的时候,身上的衣服都有些短小了。他想着给妹妹做两件夏天穿的漂亮小裙子。
“大姐,麻烦您把那块浅粉色带白色小碎花的棉布,还有那块鹅黄色带小黄鸭图案的棉布拿给我看看。”何雨柱指着看中的两款。
大姐利落地把两卷布拿下来摊开在柜台上。何雨柱摸了摸,布料厚薄适中,手感柔软,很适合小孩子夏天穿。
“雨水,喜欢哪个花花呀?哥哥给你做新裙子好不好?”何雨柱抱着妹妹,让她的小手也能摸到柔软的布料。
雨水的小手好奇地摸着光滑的布面,大眼睛看看粉的,又看看黄的,似乎有些难以抉择,最后指着有小黄鸭的那块:“鸭鸭…好看!”
“好,雨水喜欢小黄鸭!”何雨柱笑了,对售货员大姐说,“大姐,就这块鹅黄色小黄鸭的,麻烦您给我扯…嗯,扯五尺吧。”(注:五尺约1.67米,做两件小童裙足够。)
“好嘞!柱子可真疼妹妹!”大姐麻利地量布、划线,拿起大剪刀“咔擦、咔擦”几声,利落地将五尺鹅黄色的碎花棉布扯了下来,叠好,用纸绳扎好递给何雨柱。
何雨柱付了钱和布票,一手拎着给母亲带的豆腐脑和给妹妹买的布料,一手稳稳地抱着心满意足、已经开始打小哈欠的雨水,迎着正午和煦的阳光,朝着南锣鼓巷95号那个温馨的小家走去。阳光将兄妹俩的影子拉得很长,空气中弥漫着豆腐脑的余香和新布的清新气息,平凡的日子,因为有了彼此,而充满了踏实温暖的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