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的橘色余晖透过窗户,给小小的客厅镀上了一层温暖的柔光。钥匙转动门锁的声音响起,母亲带着一丝工作后的疲惫,走了进来。她脱下外套挂好,脸上还带着一丝未散去的惊讶和欣慰。
“柱子,”母亲唤着他,声音里带着明显的笑意和一丝询问,“刚才学校打电话到我办公室了。”
何雨柱放下手中的书,从房间里走出来,迎上母亲的目光:“学校?什么事啊娘?”他心里其实已经有了预料,毕竟放学时广播站老师那热切的眼神他还记得清清楚楚。
“是关于你那两首歌,《少年中国说》和《世界赠予我的》。”母亲走到餐桌旁坐下,何雨柱自然地给她倒了杯温水递过去,“学校说反响特别好,老师们同学都觉得唱得太棒了,思想感情都到位,声音也好。校领导的意思呢,是想请你正式去录音室录个完整版,放到学校广播站和宣传片里用。”
母亲喝了口水,抬眼仔细看着儿子的表情,语气里透着关爱和一丝顾虑:“柱子,他们特别强调了,尤其是那首《世界赠予我的》,说词曲都特别有新意,感情真挚……娘听了当然很高兴。不过,这录音会不会耽误你学习?你还要参加考试了,时间最宝贵,娘不想你为这些额外的事分心太多。”
何雨柱在母亲对面坐下,神情轻松而坚定:“娘,没事的。录个音,顶多也就占用一两节自习课再加个课余时间,废不了多少功夫。学校既然这么看重,我也觉得是件有意义的事。我明天早上去一趟学校把这事儿办了。
他顿了顿,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敲了敲,似乎在斟酌词句,然后才看向母亲,眼神清澈明亮:“不过,娘,关于录哪首歌……我想跟学校商量一下,换一首。”
“换一首?”母亲有些意外,“不是两首都很好吗?尤其是《世界赠予我的》,学校那边似乎特别喜欢这首。”
“嗯,是很好。”何雨柱点点头,嘴角微扬,带着点少年人特有的腼腆和认真,“《世界赠予我的》……这首歌,它……它原本就是为您写的,唱的也是您对我的养育和期望。里面的情感……很私人。”他声音柔和下来,“这次广播是为了学校,为了同学们,代表的是集体。我想,也许唱另一首更合适,更能代表我们这一群人的心声,送给学校,也送给所有并肩的同学。”
他抬起眼,语气变得明朗而充满期待:“我想唱另外一首我写的歌,旋律更激昂一些,歌词也是关于青春、梦想和集体的力量。我觉得它更能契合这次录音的意义。”
母亲静静地听着儿子的话,看着他眼中闪烁的光芒,那是属于他自己的思考和担当。她脸上的担忧彻底化作了欣慰和骄傲。她的柱子,不仅懂事,也长大了,懂得区分情感,懂得为集体考虑。
“娘明白了。”母亲伸出手,轻轻拍了拍何雨柱放在桌上的手背,笑容温暖而包容,“柱子,你能这么想,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娘完全支持你。既然是送给同学和学校的礼物,自然要选最合适的。你跟学校老师好好沟通就行,按你自己的心意来,娘相信你的判断。”
感受到母亲无条件的信任和支持,何雨柱心里暖暖的,用力点点头:“嗯!好的,娘,我明天就跟老师说清楚。”
这时,何雨柱像是想起了什么,补充道:“哦,对了娘,今天下午晓娥过来玩了一会儿。”
“晓娥来了啊?”母亲语气亲切,“这孩子有心。”
“嗯,”何雨柱点点头,表情有点无奈又有点想笑,“她倒是没待多久,主要是……她来的时候,正好碰上几个邻居婶子大娘听说我广播唱歌的事儿,都跑家里来串门儿打听。家里一下可热闹了。”
何雨柱模仿着邻居们七嘴八舌的语气,绘声绘色地给母亲复述:“当时啊,阎老师过来想要歌谱去街道宣传,但易大爷阻止了!易大娘也拿了几外包子过来,雨水也吃了! 李奶奶也拉着晓娥问:‘晓娥姑娘你跟柱子熟,他啥时候学的唱歌啊?这嗓子金贵着呢!’ 王阿姨更是直接夸:‘柱子这孩子,学习好,现在唱歌还这么棒,真是样样拔尖!将来肯定有大出息!’”
他顿了顿,带着点促狭的笑意看着母亲:“晓娥那会儿被围在中间,脸都红了,只能一个劲儿点头附和:‘是是是,柱子哥是挺厉害的……唱歌是挺好的……’ 后来邻居们越说越起劲,把您怎么培养我、我怎么懂事都翻出来说了一遍,晓娥好不容易才瞅个空子溜走了。临走还冲我做了个‘你好厉害,但也太热闹了’的表情。”
母亲听着儿子的描述,想象着当时家里那番热闹景象和小姑娘略带窘迫的样子,忍不住笑出了声:“这些邻居啊……一片好心,就是太热情了点。没吓着晓娥吧?”
“应该没有,”何雨柱也笑了,“我看她就是有点招架不住。不过娘,她们夸您的话可都是真心的。”
“行了行了,”母亲笑着摆摆手,“都是看着你长大的街坊邻居,夸你也是替你高兴。既然你已经想清楚了录歌的事,那就早点休息,明天精神饱满地去学校。”
“知道了娘,您也早点休息。”何雨柱站起身,收拾好自己的书本,“对了,您想听听我要换的那首新歌吗?我哼两句给您听听?”
母亲眼睛一亮:“好啊,娘听听看。” 夜色渐深,昏黄温暖的灯光下,少年清越的哼唱声在小屋里轻轻响起,流淌着青春的节奏和对未来的憧憬。母亲专注地听着,嘴角始终带着欣慰的笑意。窗外,城市的灯火渐次亮起,仿佛在为这平凡的夜晚增添一份不凡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