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苏里河的晨雾还未散尽,俄克拉何马城中央商业区的玻璃幕墙上已跳动着细碎的金光。
约瑟夫站在川渝味道临时筹备处的落地窗前,指尖在平板电脑上划出流畅的弧线——屏幕里,自动智能夹菜筷的三维模型正随着指令张开合金钳口,钳口内侧的硅胶垫泛着柔和的哑光,那是研发团队为避免夹碎毛肚专门调试的第五版方案。
“先生,堪萨斯州威奇托市的加盟商视频会议已准备就绪。”助理安娜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约瑟夫转过身,深灰色西装的袖口露出一块磨损的腕表,那是三年前他刚接手美国区业务时,史国栋在纽约总部楼下的川菜馆里送他的礼物。
当时史国栋举着酒杯说:“美国人总说火锅是一锅乱炖,咱们得让他们知道,这乱炖里藏着五千年的火候。”
视频画面切入时,四十二张面孔同时出现在拼接屏上。威奇托市的首位加盟商是个叫戴夫的退役橄榄球运动员,他举着手机绕着刚租下的店面转了一圈:“约瑟夫先生,按照总部的标准,厨房区域留了十二英尺,够不够装那台送菜机器人?”
约瑟夫点开虚拟图纸:“戴夫,机器人的转弯半径是三点五英尺,你标记的位置正好。注意看这里——”他放大图纸角落的红色标记,“送菜柜必须与消防通道保持两英尺距离,上周俄克拉何马城的三家店都因为这个细节返工了。”屏幕上立刻响起一阵窸窣的记录声,有人把这句话敲进备忘录,有人对着图纸用马克笔圈出同样的标记。
晨会结束时,安娜递来一份打印好的清单。约瑟夫扫过那些密密麻麻的条款:智能点菜系统的平板电脑需每小时自动消毒一次,消毒水浓度必须是75%医用酒精;上菜机器人的语音模块要预设中英双语,当检测到顾客说“麻烦加双筷子”时,必须在十秒内响应;自动送菜柜的灯带颜色要随菜品温度变化——60c以上的热菜区域亮橙灯,冷链食材区亮蓝灯,这是中国总部根据食客视觉习惯定下的规则。
“把这条加进去。”约瑟夫在清单末尾添了行字,“所有门店的蘸料台必须保留麻酱和沙茶酱,但要单独设置‘川渝特调区’,摆上郫县豆瓣和永川豆豉。”
他想起上周在塔尔萨市试营业时,一个华裔老太太握着他的手说:“你们连香油蒜泥的配比都和成都巷子里的一模一样。”
俄克拉何马州的第一家直营店剪彩那天,史国栋从国内飞了过来。他穿着布鞋站在红绸前,看着戴红色袖章的舞狮队把绣球抛向自动送菜柜——那柜子突然发出“叮咚”一声,舱门缓缓滑开,里面整齐码着十份肥牛卷。
围观的美国人发出一阵惊呼,有个小女孩挣脱妈妈的手,踮着脚往柜口探,被约瑟夫轻轻拦住:“等它亮绿灯时,就说明你的菜在里面了。”
史国栋拍着约瑟夫的肩膀笑:“我就说你能行。”他从包里掏出个U盘,“这是国内火锅大学刚迭代的智能系统,能根据当地食材价格自动调整菜单。比如你们这儿的羊肉比牛肉贵三成,系统会自动把推荐菜品换成肥牛拼盘。”
约瑟夫接过U盘时,指尖触到了史国栋掌心的薄茧。那双手去年在四川考察底料厂时,被沸腾的牛油烫出过一串燎泡,现在还留着淡淡的印记。
“史总,昨晚俄克拉何马州的加盟申请已经堆到52家了,按照人口密度测算,最多能容纳55家。”他翻开统计册,每一页都贴着加盟商的照片,有墨西哥裔的夫妻档,有印度裔的工程师,还有个第三代华裔姑娘在照片背面写着:“我奶奶总说,她1947年从四川来美国时,连块像样的火锅底料都找不到。”
史国栋的目光停在照片上:“告诉他们,下周我派底料厂的张师傅过来。老规矩,头三个月的牛油必须从国内空运,之后才能用本地的牧场原料,但搅拌温度必须严格卡在120c,多一度少一度都不行。”
他忽然压低声音,“林薇在东南亚那边怎么样?曼谷的第三家店开业时,她发来的视频里,连服务员的围裙都绣着熊猫。”
约瑟夫还没来得及回答,口袋里的手机突然震动起来。是堪萨斯州的区域经理发来的视频: wichita最大的购物中心里,一群穿着牛仔装的年轻人正围着智能点菜系统争论。
穿格子衬衫的男生坚持要点九宫格锅底,金发女生却指着屏幕上的辣椒图标皱眉:“上面标着十级辣度,你确定要挑战?”最终他们点了鸳鸯锅,当送菜机器人载着红白分明的锅底滑到桌前时,整个餐厅突然响起整齐的掌声。
“堪萨斯州已经61家了。”约瑟夫看着最新统计数据,指尖在屏幕上敲出一行字,“两州市场饱和度97%。”窗外的阳光恰好越过密苏里河的河面,在他身后投下长长的影子,那影子落在墙上的美国地图上,正好覆盖了从俄克拉何马到堪萨斯的整片区域,像一捧正在燎原的星火。
国内的梅雨季总带着化不开的湿意。林薇拖着行李箱走出成都双流机场时,雨丝正斜斜地打在玻璃穹顶上,汇成蜿蜒的水流。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是史国栋发来的定位,附言:“我在川中市总部会议室等你。”
她打车穿过金堂和三台,回到川中市,老斗城护城河沿岸的垂柳把绿影投在车窗上。三年前她去东南亚前,也是在这里和史国栋吃的壮行饭。
当时这家藏在胡同里的火锅店还挂着“川渝味道鱼羊鲜火锅总店”的木牌,现在木牌换成了烫金匾额,门口排队的人绕着影壁墙转了三圈。
“东南亚的椰子鸡锅底配方,得给国内也试试。”史国栋把一碗冰粉推到她面前,红糖浆在碗里晃出细碎的涟漪。林薇注意到他鬓角多了些白发,去年视频会议时还没这么明显。“曼谷那家店的柠檬草蘸料,是不是用的泰国东北部的品种?”
她搅动着冰粉里的山楂碎,突然笑起来,“你肯定不知道,清迈的加盟商把冬阴功汤料加进火锅时,当地食客居然说有川渝味道的影子。”
史国栋从公文包里掏出一叠文件:“国内要启动全面升级,你得跑遍三十一个省。看这里——”他翻开第一页,上面贴着成都总店的照片,“
智能点菜系统要换成带人脸识别的,老顾客一坐下来,屏幕就会跳出他常点的菜。还有这个——”他指向另一张图纸,“后厨要加装物联网秤,每盘菜的重量误差不能超过五克。”
林薇的指尖划过文件上的红章:“我在吉隆坡培训服务员时,发现他们总记不住毛肚要涮七上八下。后来我们做了个沙漏,沙漏漏完正好十五秒,现在东南亚的服务员都能背出‘七上八下’的中文发音了。”她忽然抬头,“国内的老员工会不会抵触这些新设备?”
“所以才把你叫回来。”史国栋的茶杯里飘出龙井的清香,“上周我去西安分店,发现有服务员还在用手写茶杯。问起原因,说老顾客就认他写的字。你看——”他点开手机里的视频,穿蓝布衫的服务员正用毛笔在宣纸上写菜单,字迹遒劲有力,“这就是我们的根,升级不是把根刨了,是给它添点新土。”
窗外的雨渐渐停了。林薇望着胡同口的国槐树,树干上还留着她三年前刻的歪扭笑脸。
当时她摸着树皮说:“等东南亚的店开到五十家,我就回来。”现在曼谷、吉隆坡、新加坡的分店加起来已经有六十七家,那些在异国他乡种下的种子,正趁着雨季悄悄扎根。
“明天先去重庆总店。”史国栋合上文件,“张师傅的底料厂新出了种藤椒牛油,得让各地店长尝尝。对了,你还记得重庆临江路那家老店吗?当年我们在那儿试新锅底,把二十种辣椒混在一起熬,呛得你直掉眼泪。”
林薇突然想起那个冬夜,史国栋举着熬糊的底料说:“做餐饮就像熬牛油,急了会糊,慢了不香。”此刻胡同里的风带着火锅的香气飘进来,混着雨后泥土的腥气,像极了东南亚热带雨林里的味道——那里的加盟商总说,川渝味道的火锅吃着吃着,会让人想起故乡的炊烟。
俄克拉何马州的第52家加盟店开业那天,戴夫特意请了高中乐队来演奏。萨克斯风版的《茉莉花》刚响起,自动送菜柜突然集体发出“叮咚”声,52个舱门同时打开,每个柜子里都摆着一盘切得薄如蝉翼的黄喉。围观的人群里爆发出欢呼,有个华裔老人颤巍巍地走到柜前,伸手摸了摸合金柜门,突然捂住脸哭了。
约瑟夫走过去时,老人正用不太流利的英语说:“1953年,我从香港来这里,在唐人街的杂货铺里,连块完整的火锅底料都买不到。”他指着送菜柜里的黄喉,“这东西在我们老家叫‘牛黄喉’,烫八秒最好吃,你们连这个都知道。”
当天晚上,约瑟夫收到史国栋发来的视频。视频里,林薇正在重庆总店的后厨调试智能秤,她手里举着一盘毛肚,秤上的数字稳定在250克:“约瑟夫,你们美国的毛肚切得太厚了,按国内标准,每片厚度不能超过两毫米。”
镜头一转,史国栋正对着镜头举着酒杯,背景里传来智能点菜系统的提示音——“尊敬的顾客,您上次点的鸳鸯锅已为您预留锅底”。
堪萨斯州的第61家店签约时,戴夫带着加盟商们去了当地的牧场。牛仔们骑着马驱赶着牛群,约瑟夫站在草坡上,看着技术人员给牛群安装溯源芯片。
“这些牛的饲料配比,张师傅都看过了。”他对着电话那头的史国栋说,“下个月第一批本地牛油就能运到加工厂,搅拌温度严格按120c来。”
电话那头传来林薇的笑声:“约瑟夫,等你有空回国,我带你去吃成都巷子里的老火锅。那里没有智能筷子,服务员用长筷子给你涮毛肚,涮好直接放进你碗里。”
约瑟夫望着天边的晚霞,密苏里河在暮色里泛着金红的波光。他想起史国栋说过的话:“好火锅得有烟火气,智能设备是为了让这烟火气烧得更旺。”
口袋里的手机震动起来,是安娜发来的邮件,标题写着:“内布拉斯加州和南达科他州加盟申请已达87份”。
林薇的第一站督察从重庆开始。临江路老店的门楣上,新挂的电子屏正滚动播放着升级公告:“即日起,本店启用智能点单系统,保留手写菜单服务”。穿蓝布衫的老服务员举着平板电脑和毛笔站在门口,见人就笑着说:“两样都试试?智能的快,手写的有味道。”
后厨里,张师傅正盯着新安装的物联网秤。他抓起一把花椒放在秤上,数字跳到35克时停住了:“小林,你看,就这个数,多一粒就麻得发苦。”墙角的货架上,来自东南亚的柠檬草和本地的干辣椒整齐地码在一起,标签上都印着相同的编号——那是史国栋要求的全球原料溯源码。
林薇翻开督察手册,第一页贴着史国栋的便签:“查设备更要查人心。上周哈尔滨分店的王大姐,把智能送菜柜里的菜先递给了带小孩的顾客,这比任何系统都珍贵。”
她忽然想起在曼谷时,有个服务员为了让华裔老人听懂方言,特意学了四句四川话,现在那老人每周三都来店里,点一份鸳鸯锅,坐同一个靠窗的位置。
离开重庆那天,林薇去了底料厂。巨大的搅拌罐正在运作,显示屏上的温度稳稳地定在120c。张师傅递给她一瓶刚熬好的藤椒牛油,瓶身上贴着标签:“川渝味道第387批底料,适用地区:中国华北、美国中西部”。
“史总说,下个月要把这玩意发到约瑟夫那儿去。”张师傅擦着额头的汗,“让美国人也尝尝,啥叫真正的藤椒香。”
林薇握着那瓶牛油,感觉掌心传来微微的暖意。就像此刻国内正在蔓延的升级之火,就像美国两州饱和的加盟版图,就像东南亚埋下的待发种子——它们都在以自己的方式生长,最终会在某个清晨,连成一片跨越山海的烟火。
深夜的纽约总部,史国栋站在世界地图前。俄克拉何马州和堪萨斯州被红色图钉密密麻麻地覆盖,东南亚的城市标记旁画着小小的幼苗,国内的督察路线用绿色线条连成网络。
他拿起约瑟夫发来的照片:戴夫的店里,一群美国年轻人举着智能夹菜筷碰杯,筷子上的毛肚在灯光下泛着油光。
手机震动,是林薇发来的视频。国内某家分店的员工正在培训,有人对着智能系统练习报菜名,有人在笔记本上抄录“七上八下”的涮菜口诀。镜头最后落在墙上的标语上:“火候里藏着故乡,创新中守着初心”。
史国栋给两人同时回了条信息:“下一站,在美国继续开展双州推广。国内各店的升级也要抓紧进行。”
窗外的曼哈顿灯火璀璨,像一锅永远沸腾的火锅,而他知道,那些散落在世界各地的火苗,正带着川渝的味道,慢慢烧得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