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晴在聊天软件上与张乾(逸声)的沟通深入了一些。她了解到张乾是一位中学音乐老师,比念晴大六岁,爱人姓苏,是位会计,儿子刚上初中。他描述的母亲的情况,让念晴听了都感到心疼。
张乾的母亲年轻时在衬衣厂是技术骨干,常年加班。后来单位倒闭,她为了养家,凭着一手好手艺在家接私活做衣服,常常熬到深夜。儿子结婚有了孙子后,老太太又主动承担起带孙子的重任,无论白天黑夜,都是她一个人忙前忙后,从不让儿子儿媳操心。张乾说:“我妈这一辈子,太要强,太能熬了。就是年轻时候累狠了,落下了腰疼的病根,现在年纪大了,彻底爆发了,疼得晚上都睡不了觉……”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母亲的心疼和无奈。
念晴把张乾家的情况,特别是他母亲辛劳的一生,原原本本地告诉了林心大。林心大听完,沉默了很久,眼眶微微泛红。她长长地叹了口气,说:
“这老太太,跟我年轻时候的经历,太像了……都是为了家,拼了命地干,什么苦都自己咽下去。”她想起了自己当年在缝纫社没日没夜干活、独自抚养天赐的艰辛岁月,那种劳累刻骨铭心。
她立刻对念晴说:“你赶紧问问小张,方不方便。要是方便,我明天就上门去给他母亲看看!这病拖不得,西医要是没太好办法,咱们中医的法子说不定能帮上忙。都是当妈的,不容易,能帮一把是一把。”
念晴被婆婆的善良和果断感动了,立刻联系了张乾。张乾接到消息,简直不敢相信,电话里的声音都带着哽咽:“这……这怎么好意思!太麻烦阿姨了!我们……我们该怎么感谢才好!”
“别客气了,”念晴温和地说,“我妈听了您母亲的事,心里特别有感触。她也是过来人,就想尽点心。您把地址发给我,我们明天上午过去。”
第二天上午,林心大仔细准备了一个小药箱,里面装着她常用的艾条、活血化瘀的药油和一些备用的针灸针(她虽不是执业医师,但多年经验让她对一些常见痛症有独特的调理方法)。念晴不放心婆婆一个人去,决定陪她一起去,天赐在家照看尹母和玥玥。
按照地址,她们来到了一个不算新但很干净整洁的小区。张乾早已在楼下等候,见到她们,激动地迎上来,连声道谢。他是一位气质儒雅、戴着眼镜的中年男子,言谈举止确实如念晴所说,很有修养。
走进张乾家,家里布置得简单温馨。张乾的母亲——一位头发花白、面容憔悴但眼神里仍带着一丝倔强的老太太,正痛苦地靠在沙发上,腰下垫着厚厚的垫子。张乾的爱人苏女士也在家,热情地招呼她们,脸上写满了感激和期盼。
林心大没有过多寒暄,洗过手后,就坐到老太太身边,温和地说:“老姐姐,您受苦了。我来给您瞧瞧,咱们试试看,能不能让您舒服点。”
她先是仔细询问了疼痛的具体位置、性质和发作规律,又看了看舌苔,摸了摸脉象。然后,她让老太太俯卧,用手在她腰背的几处关键穴位上轻轻按压、探查。
“这里疼吗?”
“哎哟……疼,就这儿,钻心地疼!”
“这里呢?”
“也酸胀得厉害……”
林心大心里有了数。这是典型的长期劳损导致的寒湿痹阻,气血不通,加上年老肾气亏虚,属于慢性顽疾。她先用药油为老太太进行了一番细致的推拿,疏通经络。她的手法专业而柔和,老太太起初还因疼痛有些紧张,慢慢就放松下来。接着,林心大征得同意后,选取了几个关键穴位,进行了温和的艾灸。温暖的艾热渗透进去,老太太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喃喃道:“嗯……热乎乎的,舒服多了……”
整个调理过程持续了一个多小时。结束后,林心大又详细交代了注意事项:如何保暖、哪些动作要避免、简单的居家按摩方法,还留下了一些活血通络的草药包,让张乾煮水给母亲热敷。
张乾和苏女士在一旁看着,感激得不知说什么好。张乾的母亲拉着林心大的手,声音颤抖:“大妹子……真是太谢谢你了……我这把老骨头,好久没这么松快过了……”
林心大拍拍她的手:“老姐姐,别客气。咱们这辈人,什么苦没吃过?现在孩子都大了,该享享福了。您这病得慢慢养,别着急,以后有啥不舒服,让念晴跟我说。”
这次上门问诊,早已超越了简单的医患关系。 它是两位经历过相似苦难的母亲之间的理解与扶持,也是一段始于虚拟世界歌声的缘分,在现实世界中开出的第一朵温暖的花。在回家的路上,林心大对念晴说:“帮了人,心里头踏实。”而念晴看着婆婆,心中充满了敬佩。她明白,婆婆帮助的,不仅仅是张乾的母亲,也是在慰藉那个曾经同样艰辛的自己。这份善良,是这个家最宝贵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