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段时间的计算,屏幕上逐渐浮现出几个信号点高度集中的区域。
其中一个区域,主要集中在城市东南部的一个中档住宅小区附近,尤其是在夜间时段,信号点密集且稳定。
“看这里,”王媛指着那个小区,“晚上十点到次日早上八点,信号频繁出现在这个区域,而且信号强度稳定,说明他很可能在这里长时间停留,极有可能是住处。”
另一个区域,则集中在市中心一片繁华商业区,但活动时间多在工作日的白天,信号点相对分散,可能只是工作或活动区域。
“还有这里,”江欣蓉注意到一个细节,她放大了城市边缘的一个区域,“在改装无人机交付期前后,这个号码的信号曾多次出现在城西那片待拆迁区附近,与‘老鬼改装坊’的位置吻合。这进一步印证了‘老鬼’说法的真实性。”
她们将分析结果与经侦小陈那边的资金流信息进行交叉比对。
小陈发现,那个与“老鬼”钱包有关联的“账户b”,其部分小额套现行为发生的时间点和地理位置,与这个废弃号码在市中心商业区的活动轨迹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合!
“看这次套现,”小陈指着一条记录,“时间是在周二下午三点,地点是市中心xx银行的Atm机。而基站定位显示,这个废弃号码在周二下午两点到四点,一直在那个银行附近活动!”
虽然无法证明就是同一个人,但时间与空间的双重重合,使得嫌疑急剧上升。
“锁定那个东南部的小区!”秦风果断下令,“王媛,协调辖区派出所,以人口普查或其他合适的理由,秘密排查该小区内的住户信息,重点寻找符合我们侧写的男性,特别是那些有计算机、电子工程背景,或者无固定职业但经济状况异常、频繁接触加密货币的人员。”
“江工,小陈,你们继续深挖这个号码的历史数据,看能否找到他使用其他服务(如外卖、网购)时可能泄露的更多信息,或者‘账户b’其他套现点与这个号码轨迹的重合情况。”
“周队,你那边继续盯紧‘老鬼’,看能否通过他回忆出更多关于那个联系人的体貌特征、口音等细节。”
一条条指令清晰地下达下去。
这一次,侦查工作变得更加谨慎和细致。
没有大规模的排查行动,没有急于求成的抓捕计划。
所有的调查都在秘密中进行,力求不惊动可能隐藏在暗处的对手。
两条重要的线索——来自线下实体(老鬼改装坊)的信息与线上虚拟(资金流、通信记录)的数据——经过各自独立的延伸和艰难的溯源,终于在城市东南部的那个普通住宅小区上空,实现了历史性的交汇。
它们共同指向了一个具体的、可能就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为庞大犯罪帝国提供底层支持的辅助性嫌疑人。
他的具体身份尚未最终确认,姓名、相貌依然模糊。
但专案组已经能够感觉到,那个隐藏在层层迷雾后的阴影,其轮廓正在一点点变得清晰。
一张无形而缜密的网,正在悄然收紧。
经过辖区派出所的细致摸排和技术中队的深度数据挖掘,一个名叫“阿哲”(本名赵哲)的男子,迅速浮出水面,并引起了专案组的高度关注。
赵哲,二十八岁,本地人,曾因参与电信诈骗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一年前刚刚刑满释放。
他的档案显示,其在服刑期间曾自学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网络知识,表现出极强的学习能力和技术天赋。
释放后,他没有固定工作,但经济状况却显得颇为宽裕,频繁出入高档消费场所,与其无业状态明显不符。
更重要的是,根据王媛从社交平台和特定论坛挖掘的信息显示,赵哲是多个加密货币讨论群的活跃成员,经常发表对匿名货币和去中心化金融的见解,甚至私下向人炫耀过通过“特殊渠道”赚取“影币”的经历。
基站定位数据分析确认,那个与“老鬼”联系的废弃电话号码,在停机前的活动轨迹,与赵哲的常住地(那个东南部的中档小区)以及日常活动范围高度重合。
经侦部门小陈那边也传来关键信息:他们发现“账户b”的其中一个小额套现点,使用的Atm机摄像头虽然未能捕捉到清晰面部,但提取到的背影身形和衣着风格,与警方掌握的赵哲日常穿着习惯极为相似。
而周强再次询问“老鬼”时,通过展示不同体态和着装风格男性的照片(其中混入了赵哲近期被秘密拍摄到的生活照),“老鬼”在反复辨认后,虽然无法百分百确定,但指出赵哲的身形和走姿与他记忆中的那个联系人“有六七分相似”。
所有的线索,如同磁石般指向赵哲。
他符合侧写:有犯罪前科、熟悉黑市(通过狱中人脉或释放后接触)、精通电子设备、活跃于币圈并依赖加密货币。
他具备作案条件:时间自由,有技术能力理解并传达无人机改装要求。
他存在重大嫌疑:活动轨迹与废弃号码重合,身形与Atm取款人相似,且经济状况异常。
“基本可以锁定,”秦风在内部会议上总结,“这个赵哲,极有可能就是我们要找的,负责为‘暗影联盟’采购、改装和维护部分设备(尤其是无人机)的中间人,是其在本地后勤网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鉴于之前抓捕“鬣狗”失败的惨痛教训,专案组这次表现得异常谨慎。
张队明确指示:“没有我的命令,绝不允许擅自行动!我们要的不是抓住一个赵哲,是要通过他,挖出他背后的上线,乃至整个后勤网络!”
一场针对赵哲的长期、隐蔽布控迅速展开。
技术中队首先行动,在履行了严格的审批手续后,对赵哲目前使用的手机号码进行了通讯监听,并对其网络活动进行了实时监控。
周强则挑选了几名经验丰富、面孔生疏的侦查员,组成外线跟踪小组,配备高性能的远距离摄像和监听设备,对赵哲进行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轮班监视。
跟踪小组使用了多辆不同型号、不同牌照的民用车辆,交替使用,避免引起怀疑。
他们在赵哲居住的小区对面租用了一个高层房间,作为固定观察点,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赵哲家窗户和单元门入口。
侦查员们化装成快递员、物业维修工、遛狗的居民,在小区内外进行流动监视。
赵哲的社会关系网也被迅速梳理出来。
他的家庭成员、狱中结识的朋友、释放后往来的狐朋狗友,都被纳入调查范围,评估其与“暗影联盟”可能存在的关联。
布控初期,赵哲的行为似乎并无异常。
他深居简出,大部分时间待在家里,通过网络活动频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