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廷烨在思考这件事的可行性,那边他的兄弟们却已经拿着他的生辰八字过去找算命先生了,就是这些人神神秘秘的,反而惹人注意。
所以一转眼就被赵策英的手下发现,走近听了几句顿感大事不妙,快速去找赵策英汇报。
等那群人兴高采烈的围着顾廷烨说什么命交华盖什么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的时候,外面赵策英已经带人将顾廷烨的房子给围了。
他一路都在思索这是陷害还是有人布局,毕竟这么多年确实针对顾廷烨的各种事情就没停过,只是隐秘的角落他也在思考,是不是顾廷烨的命格真的有问题?
若是这样,那皇城的追杀说不定就是来自皇位上的那个人,若是如此,也能解释顾廷烨屡屡能安然的逃过追杀。
九死一生,置之死地而后生,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所以这后福是什么?
赵策英将房子围了却迟迟不动手,他还没想好要怎么做的时候兵戈声却悄然响起,他下马车正要查看,结果却被南越早就安排好的探子一刀毙命。
一见赵策英死了,剩下的人更是张狂,仅仅几息之间槽帮的人已经将赵策英带来的人屠戮殆尽,顾廷烨从来没想到事情发生的这样快。
刚刚,就刚刚,上刻以这些人还嘻嘻哈哈的跟他说他命格贵重至极,下一刻就有人发现他的院子被围了,然后惊扰了一个兵将将人杀了。
再眨眼两边就打在一起了,他走到赵策英的尸首前正打算查看,却又被兄弟们拉走,“老大,不能耽搁了,蜀地是蜀王的封地,你再留下恐会性命不保。”
“老大快走,兄弟们就是拼了这条命也会护住你到安全的地方。”所有人都离开后赵策英的尸体孤零零的躺在地上,若是顾廷烨真的上前查看的话就会发现。
赵策英的伤不像是被人正面突然袭击,倒像是蓄谋已久然后从后面用匕首割喉。
等赵宗实赶过来的时候整个人彻底崩了,他就这一个儿子啊,他就这一个儿子啊,现在别说夺位了,他就是想找个继承人都难。
整个赵氏宗族的子嗣都难,尤其是越跟皇帝血脉接近的越难,赵宗实坐在地上嚎啕大哭,听到赵策英是被信任的人从后面割喉而死的时候更是崩溃。
“杀了他,本王要杀了他,天涯海角,本王绝对要杀了他。”赵宗实喊完之后整个人就彻底倒了,所有人都等着他起来复仇呢,包括南越。
怎料这家伙一醒来竟然疯了....
只能说也是不错,就是可惜,蜀地的事情全部压在了沈氏一族的头上,赵家宗室有点馋这个蜀王的位子,甚至安国公那边都上折子愿意过继一个孩子出去。
但是曹太后和南越这边正夺权呢,曹太后认为要跟着仁宗的脚步去接着治国仁册,但是南越认为好不容易国家有这么多余粮,你不打等什么?
要知道按照现在的普查来看,每家最少能存下三年的余粮,所以从知道这个数据之后南越再也没骂过赵祯懦弱。
若是懦弱能换取百姓户户有余粮,那估计所有的君主都愿意时不时的服个软。
南越在那理论了半天,然后才发现,曹后不是说觉得仁宗政策有多好,她就是单纯的要维持仁宗政策,这无关对错,就跟人即将要死时用机器也要续命一样。
南越想好之后一转身就去让大儿子带兵把皇城围了,什么破政策,什么破太后,这一路福没享多少,天天跟人在这吵架了。
前朝那些大臣是对的错的都来辩三分,什么事都有他们,后宫也是,曹后现在还想将曹家女子嫁给她的大儿子。
她想同意但是两个儿子不同意,然后曹后不找他们天天来找南越。
这是一场小兵变,南越依旧是当太后,就是少了个曹后出来晃悠,而她一直倚仗的曹家直到现在都没有出来为她说一句话。
若说嫡母在肯定是嫡母为尊,但是就现在皇帝母子对曹后这个厌恶程度,他们还是先保全自己的好,先看看皇帝太后给什么安抚他们在做准备。
安抚?什么安抚?南越将之前的政策大改,什么当官的不能处以死刑,那就跟盛家学学,打个半死然后扔回家里不就行了?
至于说什么留名青史,她不在乎青史上记载什么,她只知道一个掌权者的功绩永远是国土民生和百姓。
在早朝一连打死了十七个人之后朝臣的腰终于是弯下来了,因为他们发现太后是真不在乎名声,打死他们也是真的就打个半死扔回家。
这还是给你留一线生机的,你想户部的高大人直接是扔回去后将府邸围了,不许进不许出,就是说没大夫不就是要熬死人吗?
还有那言官家里是有会医的儿媳,可惜啊,这人不死外面的兵就不撤,最后那陈大人直接吊死在大门口,他们还以为终于能拿捏太后了。
怎料太后下旨说陈大人一家挑衅皇权,满门都被送去菜市场了。
这下子别说反抗了,他们就连说话做事都得掂量着来。
对内胜利对外也不弱,大宋的军事从来不算弱,尤其是现在合适的武将不少,将大儿子派出去又将粮草兵马备足,她现在只等好消息。
为数不多的担忧就是这个时候周边的人太多了,你不管先动哪边其他两方不可能不动手。
仗打了足足五年,说真的,打的还是有点惨的,主要谁能告诉她为什么辽国用着明显是中原的装备在打他们?
战线太长差点将国库拖垮了,但是南越压着就是不让官员增税,直到彻底胜利,又免了三年赋税,只是好在将士们卸甲归田,这些民生问题很快就能恢复。
等长兴伯回来的时候南越已经逐步将权力移交给皇帝,这也让很多隐忍许久的老臣松了口气,他们觉得自己这么些年来之所以明面上帮太后就是为了苟到权力交接的这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