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衡再三后,甘宁又命人让马韩被俘的将校集体写信,放几个俘虏回去给马韩国王送信,明码标价,让他交钱或拿等价粮食来赎人。
这几千俘虏虽然是不错的劳动力,但换物资更实在,人他可以随时出兵去抓,如今他需要囤积更多的粮食,以应对接下来大量的移民涌入。
马韩自己能击败一次,照样能击败第二次,连周边实力最强的都败了,相信这一仗过后,附近势力都安静一阵子了!
甘宁也需要时间来迎接春耕,耽罗岛西面他计划要开垦出五十万亩良田,至少安置五六万人!
当然回鄱阳湖之前自己还需要把精锐兵力补充回来,布置好耽罗岛的防御。
“系统,查看属性!”
【宿主】:甘宁(兴霸)
【武力】:101
【统帅】:91
【智力】:85
【政治】:74
【魅力】:76
【战魂点】:6810
【杀敌成就】:\/
又是一大笔战魂点,这些异族杀再多他也不心疼,反而更能对周边势力形成威慑力,对自己势力有利!
如今大汉人口五六千万,刚刚开始经过三国时期的人口大锐减,自己要是能弄来几百万,也能保留很多华夏民族的元气。
甘宁先是花费680战魂点将战损的劫营骑补充回三百骑,如今战马有限,甘宁暂时先保留300劫营骑的规模。
毕竟没有轻骑侍从和侦骑的配合,单靠劫营骑持久作战的能力有限,三百劫营骑足以保证耽罗岛的安全。
随即甘宁又消耗4670战魂点,补齐锦帆铁卫战损的同时将其兵力提升到1000人,这支兵马将是他绝对的两栖步兵主力!
还剩1460战魂点,甘宁暂时先保留着,长江水域那边到时也需要一支精锐协防,以免发生意外。
此时整编后的耽罗岛拥有轻重骑兵640骑,锦帆铁卫1000人,锦帆义从2000人。
除军队外的有人口余人,转入汉籍的百姓已经占了一大半。
二月二十五,在安排好耽罗事务后,甘宁留下黄忠周泰领1000义从和骑兵部队驻守耽罗岛。
他带着徐庶魏延蒋钦带领1000义从和1000铁卫,其余水手等近千人。
领艨艟10艘,可远航的楼船足足150艘,浩浩荡荡开启返程之旅。
船上装着大量三韩地区的野山参,及各种可以带回荆扬变卖的特产。
最核心的是500名三韩和倭人的年轻女子,个个被打扮得花枝招展,船上一路有人专门传授礼仪。
这是徐庶特意筛选,用来缓解危机的利器之一!
一路航行寂寞的甘宁徐庶等人也得以尽享齐人之福,亲自面试这些女子的能力!
“主公这次要回临江一趟吗?”
船舱里左拥右抱的徐庶望着几个三韩女子正在帮卸甲的甘宁闲聊道。
“元直啊,此间乐,倒颇有些不思回蜀也!”
“主公今大业未成,便沉迷温柔乡可不太好,这种磨难还是我等替主公分摊为好!”
“区区十几个女人,何须元直助阵,你那身子骨还是不要太贪心!
我好不容易找了个军师,可不能战死在异族女子身下!
元直为何提到临江,莫非有何忧虑?”
“主公虽无官职,但在巴郡百姓心中素有民望,加之前番矛盾。
今势盛而回,必不被巴郡太守曹谦相容,故庶劝主公切勿以身犯险!
主公重信义,然易相信于人,此人主之大忌也,若回益州,恐害主公者多为主公信任之人!”
“嘶!你是说严颜?
他不至于与曹谦同谋害我吧?”
“若杀一人而使州郡太平,虽亲可杀之,这人心是最经不起考验的,主公当早做提防!
如今主公引如此多精锐兵马战船返回,已成祸患,必招生疑!
主公虽未公开谋反,但私藏甲胄,私练军队,贩卖盐铁,私自开垦田地,聚民数万等等!
这每一件都能经易被定性为谋反大罪,前番主公实力弱小,各地太守还可以以贼寇处之不加理会。
如今带一百多艘楼船返回,朝廷和地方绝不允许此等势力存在,沿江州郡太守必欲除主公而后快!
主公做好与朝廷势力硬抗的准备了吗?”
“嘶——”甘宁深吸一口凉气,滚烫的小兴霸直接被徐庶的话如冷水般浇灭,险些缩阳入腹不知所踪!
“你们都下去!”甘宁挥手直接将侍女全部驱离,他不由有些后怕,此时早已没有动枪的念头。
他一直避免与朝廷和地方势力发生大矛盾,好苟住发育。
然而不是你想怎样就怎样,当你拥有威胁到他们的实力又不受控制时,矛盾瞬间就会爆发。
除非自己放弃回来接收移民或交出船队,或可暂缓这个爆发的时间,但显然不可能!
“元直,还请教我!”
“主公,此次回程,我军势力必引起荆、益、扬三州官府忌惮,明枪暗箭必将蜂拥而来!
首先说说暗箭,主公身系我等之希望,不可经易上岸以身犯险,一旦有机可乘,各方势力必想办法诱杀主公!
其次,这明枪庶以为还有时间周旋,我军船队实力强大,只要保持警惕,地方势力经易不敢擅自单独出兵。
其必相互联络平乱,包不住火时才会上报朝廷平叛,看似危险,只要我们适可而止,反而给了我等反转之计!
庶有上中下三策,分别是自立、顺势、割据,可供主公应对往后危机!”
“元直快快道来!”
“主公,这下策便是带领江上之众,借助水师之利,起兵先发制人;
裹挟灾民,召集五溪蛮,先下荆南四郡,再平江东,入益州,依托长江天险和水师之利,与汉庭分庭抗礼!”
“此举前期虽靠首义之威能有所收获,可一旦先太平道起兵,我军很容易陷入战争泥潭里,将面临汉庭和地方势力的主要兵锋!
非到不得已不可为之,没有稳定后方最多只能割据一方,固只为下策!”
“中策便是快速掩护转移长江诸岛人口资源到耽罗岛,再出兵灭掉三韩,向朝廷报功,携带钱财贿赂张让请求招安,驻守三韩!
如今天子急需开疆扩土的赫赫武功稳定国内形势,招安之路可通!
如此我军便可将我们与朝廷的矛盾转移到异族身上,然等太平道起事,朝廷必定会强令主公出兵与太平道自相残杀!
我军根基在流民,去则背盟失义,不去则不忠,不管如何都会大失声望,然主公仍可借此成就一方基业!
上策便是彻底控制长江,与其防范荆州水师突袭;
不如主动露出破绽,引诱荆州水师主动来攻,趁势覆灭荆州水师;
三州水师以荆州最强,其他二州不足为惧!
如此没了水师在手,只要我们不登陆攻取郡县,便只是地方流匪;
荆州刺史只能把钉子吞肚子里,我们面对的便只是地方军队的围剿!
因为一旦以民变或反贼上报不仅他官职不保,还直接逼我们攻城掠地,没有重建好水师的他绝对不敢冒险!
等荆州发大军和集结兵力筹备战船,大半年已经过去;
这段时间我军可以四处出击,依靠船只强势运输大量灾民扩充海外人口!
只要我军在海外有稳定的根基之地,天下十三州皆可去得!”
“妙,妙啊!元直前番请求同往,想必并非只为请二友出山,必是早看出我军危机!”
“呵呵,主公知我,此三策不知主公所取何对策?”
“下策所谋乃分裂国家,造成割据,我声望不够,无法形成燎原之势,最终大概率只得被迫流动作战!
如此只会让三州百姓因此陷入战争泥潭,我为救民而非害民,非我本意,此断不可取!”
“主公仁义,庶得遇主公,甚幸!!”
“中策平稳,意在顺势招安,利益最大,不过短时间内我军再难从长江流域转移更多难民。
只靠江上这数万百姓,却需要舍弃太多利益,长远来说不值得,何况没了朝廷支持我们还可以跟太平道互通有无!
上策重心在海外开疆,自立门户,虽然有些冒险,然若得文聘苏飞之助,把战争规模控制住,此计大有可为。
如此我军便可暂时避开汉朝的全部兵锋,全力移民开边,只要拖住一年,足矣!
汉可亡,天下不可亡!但有豪杰能重整河山,而救万民者,自当领河山自用,为万民之主!
就依上策!”
“主公胆略非凡,此荆州水师,庶定为主公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