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三
新图书馆项目招标会结束那天,江城理工大学的校园里飘着细雨。邓鑫元站在行政楼的窗前,看着公示栏前围满的学生,心里悬了许久的石头终于落了地——中标企业是省建集团,一家以工程质量过硬、口碑良好着称的国企,评审组给出的评分比王海涛的城建集团高出12分,全程有学生代表、家长代表和廉政监督小组在场监督,所有流程公开透明,挑不出半点毛病。
他正准备回办公室整理后续对接资料,校办主任周明远匆匆跑进来,手里拿着一张湿漉漉的纸:“邓校长,王海涛刚才来了,在门口把这个塞给保安就走了,您看……”
邓鑫元接过纸,上面是王海涛潦草的字迹,语气满是怨气:“邓鑫元,你别给脸不要脸!我给足了你面子,你却非要跟我作对!这项目你不让我做,也别想让别人顺利做下去,咱们走着瞧!”
周明远皱着眉:“邓校长,这王海涛怕是要搞事,您得小心点。”
邓鑫元把纸折好放进抽屉,语气平静:“没事,咱们按规矩办事,身正不怕影子斜。他要是真敢乱来,自然有地方管他。你把招标过程的所有资料再整理一份,备份好,以防万一。”
可邓鑫元没想到,麻烦来得比他预想中更快。
周一早上,邓鑫元刚到学校,就看到三辆印着“市教委督查”字样的车停在行政楼前。几个穿西装的人从车上下来,为首的是市教委督查室主任赵立东,身后跟着两个陌生面孔,手里提着黑色的公文包,神色严肃。
赵立东直接走进邓鑫元的办公室,把一份《高校基建工作专项督查通知书》放在桌上:“邓校长,根据市教委安排,我们今天来对江城理工大学新图书馆项目进行专项督查,重点核查招标流程合规性、资金使用情况以及廉政风险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请你们配合。”
邓鑫元心里一沉——上周刚结束招标,这周就来督查,时机未免太巧了。他不动声色地让周明远把招标资料、财务凭证和廉政监督记录都拿过来,语气从容:“赵主任,欢迎督查组来指导工作。新图书馆项目从立项到招标,每一步都严格按照规定流程推进,所有资料都齐全,你们尽管查。”
督查组的人没多说,立刻开始工作。他们把资料分成三堆,分别核查招标公告发布时间、投标企业资质审核记录、评审专家资质以及资金预算明细。赵立东则单独找了校基建处主任、廉政监督小组的老师和参与监督的学生代表谈话,问题问得格外细致,甚至连评审时专家喝的矿泉水是谁提供的都问到了。
周明远悄悄跟邓鑫元说:“邓校长,我刚才听督查组的人私下说,这次督查是陈明威副主任亲自安排的,还特意交代要‘重点核查,不能放过任何疑点’。”
邓鑫元点点头——果然是陈明威在背后推动。上次“江城会”的局没成,王海涛没中标,陈明威怕是咽不下这口气,想通过督查找他的麻烦,给新图书馆项目添堵。
督查组查了一上午,没发现任何问题。中午吃饭时,赵立东找到邓鑫元,语气带着几分试探:“邓校长,你们的招标流程看起来是合规的,但有个问题——省建集团虽然资质齐全,但之前没有承建过高校图书馆的经验,你们为什么不选有经验的企业,比如王海涛的城建集团?”
邓鑫元放下筷子,语气不卑不亢:“赵主任,招标评审的核心是综合评分,包括企业资质、技术方案、报价、工期承诺和售后服务等多个维度。省建集团虽然没做过高校图书馆,但他们做过多个大型公共建筑项目,技术实力和质量管控能力都很突出,综合评分最高;而城建集团虽然有高校项目经验,但技术方案里关于图书馆特殊区域(如图书存储区、古籍修复室)的设计不符合学校要求,报价也比省建集团高8%,综合评分自然低一些。评审组是根据评分结果确定中标企业,这符合招标规定。”
赵立东没再多说,只是点了点头。
下午,督查组突然改变方向,开始查学校的财务账目,尤其是近三年的基建项目资金使用情况。他们翻出了去年学校维修教学楼的账目、前年改造操场的凭证,甚至连食堂装修的发票都一一核对,连小数点后两位的数字都没放过。
基建处主任急得满头大汗,找到邓鑫元:“邓校长,他们这是故意找茬啊!这些账目都是按规定走的,早就审计过了,现在又翻出来查,分明是想鸡蛋里挑骨头!”
邓鑫元拍了拍他的肩膀:“别慌,让他们查。账目没问题,就不怕他们查。咱们要是慌了,反而让他们觉得有问题。”
可没想到,傍晚时分,督查组的人拿着一张发票找到邓鑫元,语气严肃:“邓校长,我们发现去年教学楼维修项目中,有一张金额为5万元的建材发票,收款方是‘江城建材贸易公司’,但我们查了这家公司的注册信息,发现它去年年底就已经注销了。这张发票为什么会出现在你们的账里?是不是存在虚开发票的情况?”
邓鑫元接过发票,仔细看了看——这张发票是去年维修教学楼时,基建处采购钢筋的发票,当时他还签过字。他立刻让周明远联系基建处的老张,让他过来解释。
老张匆匆赶来,看到发票后,脸色瞬间变了:“这……这张发票怎么会有问题?当时是王海涛的城建集团推荐的这家建材公司,说他们的钢筋质量好,价格也合理,我们还去现场查验过货物,没问题才付的款啊!怎么会注销了呢?”
邓鑫元心里一凛——又是王海涛!看来陈明威和王海涛是早有准备,故意在旧账上做文章,想通过“虚开发票”的名义给学校扣上“资金违规”的帽子,进而暂停新图书馆项目,甚至追究他的责任。
赵立东看着邓鑫元,语气带着几分严肃:“邓校长,这件事性质很严重。如果真的存在虚开发票,那就是典型的资金违规,我们必须上报市教委,暂停新图书馆项目,立案调查。”
邓鑫元深吸一口气,语气平静却坚定:“赵主任,这张发票的情况,我们需要时间核实。但我可以保证,学校的资金使用绝对合规,不存在虚开发票的情况。请给我们三天时间,我们会联系王海涛的城建集团、建材公司的负责人,调取当时的采购合同、货物验收单和银行转账记录,证明这张发票的真实性。如果三天后我们拿不出证据,愿意接受市教委的任何处理。”
赵立东犹豫了一下,看了看身边的人,最终点了点头:“好,我们给你三天时间。但这三天里,新图书馆项目必须暂停,不能开工。”
邓鑫元没有反对——现在反对,只会让赵立东觉得他心虚。他必须先稳住局面,再找出证据,戳穿陈明威和王海涛的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