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四
江城理工大学行政楼三层的副校长办公室,窗明几净。邓鑫元坐在宽大的红木办公桌后,指尖轻轻拂过桌角烫金的“副校长”铭牌,铭牌冰凉的触感顺着指尖蔓延至全身,让他想起三个月前那场惊心动魄的举报风波。
任命大会的场景还历历在目——省委组织部的领导宣读任命文件时,台下响起的掌声震耳欲聋;老周激动得红了眼眶,悄悄在他耳边说“邓书记,不,邓校长,您终于熬出头了”;林晓雅和项目组的学生们举着写有“恭喜邓校长”的横幅,站在人群最前排,笑得一脸灿烂。可只有邓鑫元自己知道,这份看似光鲜的任命背后,藏着多少深夜的辗转难眠,多少被谣言刺痛的瞬间,以及一段再也回不去的兄弟情。
“咚咚咚——”敲门声响起,打断了邓鑫元的思绪。老周端着一杯刚泡好的绿茶走进来,茶杯放在桌上时,杯底与桌面碰撞发出轻响,像是在呼应他此刻的心跳。“邓校长,这是您要的化工学院年度科研经费报表,我已经按项目类别整理好了。”老周把报表递过来,脸上带着难掩的喜悦,“现在您可是咱们学校最年轻的副校长了,才四十出头就坐到这个位置,以后前途不可限量啊!”
邓鑫元接过报表,随意翻了几页,目光落在“基因编辑项目”那一行。2000万的经费额度在报表上格外醒目,可他眼前却浮现出汪伟仁在录音里阴狠的声音:“那个副校长的位置,本来就该是我的。”他深吸一口气,把报表放在桌上,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茶水的清香驱散了些许阴霾,却驱不散心底的沉重。
“老周,学院最近没什么事吧?”邓鑫元状似随意地问,目光却紧紧盯着老周的脸。自从汪伟仁被被处理后,他一直让老周多关注机械学院的动态,尤其是汪伟仁留下的几个研究生的情况。
老周点点头,又像是想起了什么,补充道:“没什么大事,就是汪副院长之前带的几个研究生,最近情绪不太稳定,有个女生还向我打听汪副院长的下落,说论文没人指导,不知道该怎么办。”
邓鑫元的眉头皱了起来。汪伟仁被调离时,仓促间没来得及交接研究生的指导工作,这些学生成了没人管的“孤儿”。他沉吟片刻:“这样,你把那几个学生的名单给我,我找人带他们一段时间,等找到合适的导师再交接。”
老周应了声“好”,转身要走,又停下脚步:“邓校长,您也别太操心了。汪副院长他……做错了事,是他自己的选择,您已经仁至义尽了。”
邓鑫元没有说话,只是摆了摆手。老周走后,办公室里恢复了寂静。他拿起手机,点开微信,通讯录里“汪伟仁”的名字静静躺在“大学同学”分组里,头像还是两人读博时的合影。他盯着那个名字,手指在屏幕上犹豫了很久,最终还是按下了“拉黑”按钮。
有些伤害,就像打碎的镜子,即便拼凑起来,裂痕也永远存在。他和汪伟仁,从无话不谈的兄弟,到反目成仇的对手,早已回不到过去。
本以为日子会就此平静下去,可半个月后的一个早上,邓鑫元刚到办公室,学校纪委书记赵刚就找上门来。赵刚脸色凝重,手里拿着一叠材料,进门就说:“邓校长,出大事了。”
邓鑫元心里咯噔一下,有种不好的预感。“赵书记,怎么了?”
赵刚把材料放在桌上,推到邓鑫元面前:“学校纪委收到举报,称汪伟仁在担任机械学院院长期间,与他带的女研究生张萌发生了不正当性关系。这是举报材料,里面有聊天记录、照片,还有张萌的书面陈述,证据很充分。”
邓鑫元拿起材料,越看越心惊。聊天记录里,汪伟仁对张萌说着露骨的情话,甚至承诺等自己当上副校长后,就帮张萌解决留校问题;照片里,两人在酒店房间亲密相拥,背景里的床单和台灯清晰可见;张萌的书面陈述里,详细描述了汪伟仁如何利用导师身份胁迫她,如何在她拒绝后以论文答辩相威胁。
“什么时候收到的举报?张萌现在怎么样了?”邓鑫元的声音有些沙哑。他虽然恨汪伟仁的背叛,可看到这些材料,还是觉得一阵心惊——他从未想过,汪伟仁竟然会做出这种违背师德的事情。
“昨天下午收到的举报,我们已经找张萌谈过话了。”赵刚叹了口气,“小姑娘哭得很伤心,说这件事压在她心里很久了,直到汪伟仁被调离学校,她才敢站出来举报。她还说,汪伟仁之前承诺会对她负责,可自从举报你的事情败露后,就对她避而不见,甚至拉黑了她的联系方式。”
邓鑫元沉默了。他想起汪伟仁在举报自己时的处心积虑,想起他在调查组面前的伪装,现在又看到这些不堪的材料,心里五味杂陈。这个人,到底还有多少不为人知的一面?
“学校纪委已经成立了调查组,准备展开深入调查。”赵刚继续说,“按照《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这种情况一旦查实,必须严肃处理,最严重的可能会被开除公职。”
邓鑫元的心猛地一沉。开除公职,意味着汪伟仁的教师生涯彻底结束,甚至可能影响他的个人征信和未来的就业。虽然汪伟仁背叛了他,可毕竟两人是多年的兄弟,一起熬过了最艰难的岁月,他还是不忍心看着汪伟仁就此身败名裂。
“赵书记,能不能……能不能再考虑一下?”邓鑫元犹豫了很久,还是开口求情,“汪伟仁虽然犯了错,但他也是一时糊涂。而且他在学术上还是有一定成就的,主持过几个省级项目,培养了不少优秀的学生。能不能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不要开除他,给个记过处分或者降职处理?”
赵刚皱起眉头,看着邓鑫元:“邓校长,你要清楚,这件事性质太恶劣了。汪伟仁利用导师身份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不仅违反了教师职业道德,还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证据确凿,影响极坏。如果不严肃处理,怎么向张萌和她的家人交代?怎么向全校的学生和家长交代?又怎么维护学校的声誉?”
“我知道这件事很严重,可……”邓鑫元还想再争取一下,却被赵刚打断了。
“邓校长,我知道你和汪伟仁是大学同学,感情深厚。”赵刚的语气缓和了一些,“但你现在是副校长,是学校的领导干部,更要以身作则,维护学校的规章制度和公平正义。在原则问题上,不能有丝毫让步,否则只会让更多人钻空子,损害学校的利益。”
邓鑫元沉默了。他知道赵刚说得对,自己作为副校长,不能因为私人感情而违背原则。可一想到汪伟仁可能面临的后果,他心里还是有些不忍。
“这样吧,邓校长,你先冷静一下。”赵刚站起身,“调查组会尽快完成调查,到时候会召开纪委委员会,讨论对汪伟仁的处理意见。你作为副校长,如果有什么想法,可以在会上提出来,但最终的处理结果,必须依据调查事实和学校规定来定。”
赵刚走后,邓鑫元坐在办公桌后,久久没有说话。他拿起那份举报材料,再次翻看起来,张萌的哭诉声仿佛就在耳边回响。他想起自己带的学生,想起林晓雅因为谣言而休学的经历,心里突然涌起一股愧疚——如果当初自己能早点发现汪伟仁的问题,是不是就能避免这些事情的发生?
下午,邓鑫元特意去了机械学院,找到了张萌的室友李娜。李娜是个性格开朗的女生,看到邓鑫元,有些紧张。
“邓校长,您找我有事吗?”
“我想问问张萌的情况。”邓鑫元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温和,“她最近还好吗?有没有什么需要学校帮忙的地方?”
李娜叹了口气,眼圈红了:“张萌她……状态很不好。自从举报了汪伟仁,她就一直待在宿舍里,不吃不喝,也不说话。我们劝了她很多次,可她就是听不进去。她说她觉得很恶心,觉得自己对不起父母,对不起自己这么多年的努力。”
邓鑫元的心像被针扎了一下。他想起张萌刚入学时的样子,那个穿着白色连衣裙、怯生生地问他“邓书记,我能跟着汪老师做研究吗”的小姑娘,现在却变成了这副模样。
“你告诉张萌,学校一定会给她一个公道。”邓鑫元认真地说,“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可以来找我,学校会尽最大努力帮助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