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六
邓宏国凑过来,接过邓鑫元手里的公文包:“今天去花园碰到老王头,他还问你家念念一次吃多少奶,说他家孙子跟念念差不多大,吃得没念念多呢。”杨贵碧在厨房隔着门搭话:“是啊,你爸跟人家聊了半天,把咱们念念夸得天上有地下无的,说咱们念念是‘奶霸’。”邓鑫元笑着摇头:“爸,您别总跟人比,念念健康就好。”
没一会儿,杨贵碧端着菜从厨房出来:“开饭啦!”餐桌上摆得满满当当:奶白的鲫鱼汤、飘着党参的乌鸡汤、炖得软烂的黄豆排骨汤,还有清炒时蔬和给苏晚准备的蔬菜面。邓宏国给邓鑫元倒了杯白酒,自己也倒了半杯:“今天高兴,喝两杯。”杨贵碧抱着邓念云坐在旁边,时不时给苏晚夹菜:“晚晚,多吃点排骨,补补身子,你现在可是咱们家的‘功臣’。”
邓念云在杨贵碧怀里吃完奶,打了个饱嗝,小脑袋歪着靠在奶奶肩上,眼睛却盯着餐桌上的菜,小手动来动去。邓鑫元夹了块鱼肉,仔细挑掉刺,递到苏晚嘴边:“你多喝点鱼汤,对下奶好。”苏晚咬了口鱼肉,又给杨贵碧夹了一筷子青菜:“妈,您也吃,忙了一天了。”
饭桌上,邓宏国讲着白天带邓念云去花园的趣事,说小家伙看到小狗时,含着奶嘴的嘴都忘了嘬;杨贵碧则说苏晚今天奶水足,邓念云中午没喝奶粉就吃饱了,自己炖的汤没白费功夫;苏晚聊着给邓念云换纸尿裤时的趣事,邓鑫元偶尔插两句,邓念云的咿呀声、筷子碰撞的声音、酒杯轻碰的声音,混在一起,格外热闹。
吃完饭,邓鑫元主动收拾碗筷,苏晚陪着杨贵碧给邓念云换纸尿裤。邓宏国则坐在客厅,把白天拍的邓念云吃奶的照片导到电脑上,一边看一边念叨:“你看这张,念念吃奶的样子多认真;还有这张,嘴角沾着奶渍,跟你小时候一模一样。”
八点半,邓念云的“睡前奶”时间到了。杨贵碧冲好奶粉,递给邓鑫元:“你喂吧,让他跟你亲亲近近,晚上睡得香。”邓鑫元抱着儿子坐在摇椅上,奶瓶递到邓念云嘴边,小家伙含住后,立刻安静下来。他轻轻晃着摇椅,哼着不成调的摇篮曲,看着儿子的眼睛慢慢闭上,小呼吸变得均匀。
喂完奶,邓鑫元把邓念云放进婴儿床,盖好被子,在他额头轻轻吻了一下:“晚安,我的小念念。”走出婴儿房,邓宏国和杨贵碧正坐在沙发上,翻着白天拍的照片。邓鑫元走过去,挨着他们坐下,拿起遥控器把电视声音调小。
“爸,妈,你们也早点休息,别总熬夜。”邓宏国摆摆手:“不困,看着孙子的照片,就觉得精神好。你小时候,我跟你妈也是这样,每天盼着你吃奶、睡觉,看着你一点点长大。”杨贵碧拉着邓鑫元的手,掌心的老茧蹭得他胳膊有点痒:“现在好了,有了念念,我每天围着灶台和他转,炖汤、冲奶、换尿布,虽然累点,但心里踏实。”
邓鑫元看着父母鬓角的白发,心里一阵发酸。他想起小时候,父母也是这样起早贪黑,父亲在煤厂炼焦,母亲在田里种玉米,凑钱给他买奶粉时,母亲的手还裂着口子;现在他长大了,父母本该在白云村享清福,却要在城里帮他带孩子,每天围着邓念云的喂奶、换尿布转,还得想着给苏晚做营养餐,却乐在其中。
“爸,妈,辛苦你们了。”他轻声说。邓宏国拍了拍他的肩,眼神里满是满足:“傻小子,辛苦啥?我们俩这辈子没啥指望了,就想陪着念念,看他每天安安稳稳吃奶、健健康康长大,看着你和晚晚好好的,一家人能一起吃我老婆子做的热饭、。”杨贵碧也跟着点头,眼里闪着光:“是啊,每天能给念念冲奶,给你们做顿饭,看着你们吃得香、笑得甜,比啥都强,这就是我们的心愿。”
杨贵碧忽然想起什么,从抽屉里拿出一个红布包,递给邓鑫元:“这是我跟你爸给念云准备的长命锁,昨天去庙里求的,保我孙孙平平安安吃奶长大。”邓鑫元打开一看,银锁上刻着“长命百岁”四个字,还挂着两个小铃铛,一晃就叮当作响。“谢谢爸,谢谢妈。”他把红布包收好,指尖触到布料上的针脚,知道是母亲一针一线缝的。
九点多,邓宏国和杨贵碧回房休息,邓鑫元和苏晚坐在阳台上,看着窗外的夜景。苏晚靠在他肩上:“你看妈,每天既要给念念喂奶、换尿布,还要给咱们做三顿饭,忙得脚不沾地,却一点都不觉得累。”邓鑫元点点头,声音有些沙哑:“他们啊,是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咱们娘俩和念念身上了,能陪着念念度过吃奶的日子,看着他一点点长肉,再看着咱们吃着她做的热饭,就是他们最大的幸福。”
月光洒在阳台上,给两人的身上镀上一层银辉。客厅的婴儿房里,邓念云睡得正香,小嘴巴还在微微动着,仿佛还在回味奶香;厨房的灶台上,杨贵碧没来得及收的砂锅还带着余温,汤香似乎还萦绕在空气里;沙发上,放着邓宏国没来得及收起的照片,照片里的邓念云含着奶瓶,邓宏国和杨贵碧凑在两边,眼角的皱纹里都满是笑意。这个充满爱的家里,父母的梦想简单而纯粹,就在这日复一日的喂奶、做饭、哄睡里,在这热热闹闹的天伦之乐里,慢慢生根,悄悄绽放。
这份因邓念云到来而愈发完整的幸福,会像白云村的山泉水一样,源远流长,既滋养着他们的小家,也提醒着他:别让忙碌偷走了陪伴的时光,别让父母的等待,变成遗憾。